中服 [zhōng fú]
1. 中式服装的简称。
英[traditional Chinese clothes;]
中服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指驾车四马中居中的两匹马。又叫“服”。
引《诗·秦风·小戎》“騏騮是中” 汉 郑玄 笺:“中,中服也。”
⒉ 中式服装。
引冰心 《我的学生》:“现在她已完全换了中服,一句英语不说,但还是同 欧 美 的小女孩一样的活泼淘气。”
国语词典
中服 [zhōng fú]
⒈ 中国传统服装。
例如:「中服与西服各具特色,以旗袍为例,女士穿起来,显得高雅端庄。」
中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余子释义:⒈古代卿大夫嫡长子之外的儿子。《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谓 知徐吾、赵朝、韩固、魏戊,餘子之不失职,能守业者也。”杜预 注:“卿之庶子为餘子。”《吕氏春秋·报更》:“张仪,魏氏 餘子也。”高诱 注:“大夫庶子为餘子,受氏为 张。”⒉指百姓家庭中服役正卒以外的子弟。古代军制,家致一人为正卒,馀皆为羡卒,称“餘子”。《周礼·地官·小司徒》:“凡国之大事,致民;大故,致餘子。”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国有一事,当徵召会聚百姓,则小司徒召聚之。餘子谓羡也。”孙诒让 正义:“云‘大故,致餘子’者,谓国被灾寇,则发
- 2.
兵役制度释义:国家关于公民参加武装组织或在武装组织之外承担军事义务、接受军事训练的制度。 主要包括公民依照法律在军队中服现役,在军队外服预备役以及在校学生接受军事训练等规定。
- 3.
军界释义:在军队中服役的军官们。
- 4.
匠班释义:指从外地轮班征调到京师官办手工业中服徭役的工匠。
- 5.
号服释义:从前有地位爵位或有资产的人赐给家臣、侍从穿戴的有特色的有鉴别性的衣服-尤其是在战争中服役时穿戴的。
- 6.
后备兵释义:⒈泛指战时可以征集到军队中服兵役的人员。⒉某些国家分兵役为现役、预备役和后备役,服预备役期满后转入后备役的士兵叫后备兵。
- 7.
夫徒释义:旧时称 秦 汉 时刑徒中服劳役的人。
- 8.
女宫释义:因罪或从坐没入宫中服役的女子。
- 9.
寄附铺释义:唐 宋 时一种代人出售物品并放高利贷的商行。类似后世之当铺与寄卖商店。唐 蒋防《霍小玉传》:“﹝ 霍小玉 ﹞资用屡空,往往私令侍婢卖篋中服玩之物,多託於西市寄附铺 侯景先 家货卖。”《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七六引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寄附铺》:“今世所在市井,有寄附铺,唐 世已然矣。”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五节:“唐 时商业多至二百余行,每行总有较大的商店。据现有材料看,最大的商业当是放高利贷的柜坊。柜坊又有僦柜、寄附铺、质库、质舍等名称,类似后世的当铺。”
- 10.
小费释义:顾客、旅客额外给饭馆、旅馆等行业中服务人员的钱。 也叫小账。
- 11.
志愿兵释义:⒈依照志愿兵役制或募兵制征召的军人。⒉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服现役满一定年限,已成为技术骨干,根据军队需要,由本人申请,经批准继续留在军队服役的士兵。包括专业军士和军士长。
- 12.
现役军人释义:正在军队中服役的军人。
- 13.
行雁释义:⒈成行的飞雁。唐 李溟《无题》诗:“向月片帆去,背云行雁来。”⒉谓平行,平列。语本《诗·郑风·大叔于田》:“两服上襄,两驂鴈行。”郑玄 笺:“鴈行者,言与中服相次序。”《北史·薛叔传》:“若使选曹唯取年劳,不简贤否,使义均行雁,次若贯鱼,勘簿呼名,一吏足矣。数人而用,何谓銓衡?”⒊指兄弟。谓如雁之飞翔有序。清 赵翼《吴门喜晤王述庵司寇》诗:“繄余年亦七十七,幸附殷兄列行雁。”
- 14.
赐宴释义:⒈亦作“赐燕”。亦作“赐讌”。君命臣下共宴。《北史·韦师传》:“后从上幸 醴泉宫,上召 师 与左僕射 高熲、上柱国 韩擒 等於卧内赐宴,令各叙旧事,以为笑乐。”唐 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赐燕聆簫韶,侍祠閲琮璧。”宋 乐史《广卓异记·杨椿》:“椿 请归老,詔服侍中服,赐讌於 华林园。”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问中国治安之 道,马委曲上陈,大蒙嘉叹,赐宴离宫。”⒉见“赐宴”。
- 15.
配宫释义:谓发配宫中服刑役。《北史·崔昂传》:“依律,妇人年六十以上免配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