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浮 [yán fú]
1. 亦作“阎扶”。梵语的音译,大树名。
3. 阎浮提的省称。
阎浮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阎扶”。梵语的音译,大树名。
引《长阿含经》:“阎浮提,有大树王,名曰阎浮,围七由旬,高百由旬。”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释氏 书言, 须弥山 南面有阎扶树。”
⒉ 阎浮提 的省称。
引南朝 梁 沉约 《内典序》:“圣跡彪炳,日焕於阎浮;神光陆离,星繁於净刹。”
明 张居正 《敕建慈寿寺碑文》:“要使苦海诸有,悉度无漏之舟,阎浮众生,咸证菩提之果。”
清 华伟生 《开国奇冤·梦警》:“人声寂,犬吠尨, 阎浮 鼾睡梦初长。”
国语词典
阎浮 [yán fú]
⒈ 阎浮洲的略称。为梵语 jambu的音译。佛教宇宙观中,以日月照临的范围为一个世界。它以须弥山为中心,山外是大海,四边有四大洲。阎浮洲位在南方。在释迦牟尼佛所教化的世界中,阎浮洲指人所住之世界。
引《西游记·第一回》:「他只在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须索向阎浮世界中去走一遭。」
阎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日一夜释义:一昼夜。《素问·玉枢真藏论》:“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汉 王充《论衡·说日》:“日行一度,天一日一夜行三百六十五度。”《梁书·诸夷传·扶南国》:“阿育王 即 铁轮王,王 阎浮提,一天下,佛灭度后,一日一夜役鬼神造八万四千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然后把船驶到 澎湖 相近,浪头最大的地方,颠播了一日一夜。”
- 2.
劫初铃释义:亦作“刼初铃”。佛教传说成劫之初 善顺菩萨 所拾之阎浮金铃。
- 3.
四大洲释义:古 印度 传说,谓 须弥山 四方咸海中有四大洲,为人类居住的地区。其说为佛教所采用,传来 中国 后,因佛经译本不一,洲名也各不相同。通称为:东 胜身洲(亦作东 毗提诃洲、东 拂於逮洲),南 赡部洲(亦作南 阎浮提洲),西 牛货洲(亦作西 瞿陀尼洲、西 瞿耶尼洲),北 俱卢洲(亦作北 鬱单越洲)。
- 4.
超腾释义:⒈跳跃;翻腾。 汉 刘向《新序·杂事五》:“子独不见夫玄猿乎?当其居桂林之中,峻叶之上,从容游戏,超腾往来。”唐 李邕《斗鸭赋》:“超腾兮往来,澄潭为之濆濩。”明 郎瑛《七修类稿·诗文三·钱塘十咏》:“超腾 渤澥 三千界,照耀 阎浮 四百州。”《东周列国志》第四四回:“一军凡三百乘,无不超腾而上者。”⒉飞腾;驰骤。《文选·王褒<洞箫赋>》:“状若捷武,超腾踰曳,迅漂巧兮。”吕向 注:“簫声状如捷武之人,超腾於空也。”唐 李白《东海有勇妇》诗:“学剑 越 处子,超腾若流星。”宋 陆游《夜归》诗:“须臾一饱各
- 5.
辘轳刼释义:佛教语。 即中劫。明 王鏊《震泽长语·仙释》:“一增一减,共一千六百八十万年,名一轆轤刼。凡二十轆轤刼,共三万三千六百万年,为一成刼。”亦作“轆轤劫”。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中》:“中劫者,即轆轤劫,初阎浮提人寿八万四千岁,身长八丈,凡过百年,命减一年,身减一寸,过千年,命减十年,身减一尺,减至十岁,身长一尺,则减之极也。自尔復入增劫,凡过百年,命增一年,身增一寸,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身增八丈,则增劫之极也。如是一减一增,共计一千六百八十万年,名一轆轤劫。”参见“中劫”。
- 6.
铁轮释义:⒈铁铸的车轮。 佛教传说地狱中挤压恶鬼的刑具。⒉佛教语。指转轮王的四宝(金、银、铜、铁四轮)之一。此四宝分领四大洲,铁轮王领南阎浮提之一洲。
- 7.
阎扶释义:见“阎浮”。
- 8.
阎浮释义:⒈亦作“阎扶”。梵语的音译,大树名。⒉阎浮提的省称。
- 9.
阎浮世释义:即阎浮提。 多泛指人世间。
- 10.
阎浮提释义:梵语,即 南赡部洲。阎浮,树名。提为“提鞞波”之略,义译为洲。洲上阎浮树最多,故称 阎浮提。诗文中多指人世间。
- 11.
阎浮檀释义:梵语。 河名。檀,义译为河。阎浮树下有河,故称 阎浮檀。
- 12.
阎浮界释义:即阎浮提。多泛指人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