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薄 [dé bó]
1. 德行浅薄。
德薄 引证解释
⒈ 德行浅薄。
引《易·繫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礼记·祭统》:“其德薄者,其志轻。”
唐 韩愈 《鳄鱼文》:“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 江 汉 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 楚 越。”
宋 欧阳修 《泷冈阡表》:“俾知夫小子 修 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清 吴定 《答鲍生桂星书》:“乡者僕方穉昧,不自度德薄才庸,奋然以继 洛、闽、鲁、邹 之传自任,其志岂小哉!”
德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称释义:⒈不相称;不相副。《诗·曹风·候人》:“彼其之子,不称其服。”郑玄 笺:“不称者,言德薄而服尊。”《史记·文帝本纪》:“﹝ 孝文皇帝 ﹞德厚侔天地……明象乎日月,而庙乐不称,朕甚惧焉。其为 孝文皇帝 庙为昭德之舞。”晋 陆机《文赋》:“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二刻拍案惊奇》卷六:“只怕小生才能浅薄,不称将军任使,岂敢推辞。”清 魏源《湘江舟行》诗之二:“十载画 瀟湘,不称 瀟湘 月。”⒉不胜任;不称职。《史记·亷颇蔺相如列传》:“括 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汉书·宣帝纪》:
- 2.
乖中释义:同“乖衷”。《周书·武帝纪上》:“岂朕德薄,刑赏乖中歟?”
- 3.
冲薄释义:年幼德薄。《陈书·废帝纪》:“閔予冲薄,王道未昭,荷兹神器,如涉灵海。”
- 4.
凉昧释义:谓德薄才庸。《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七年》:“朕以凉昧,嗣承六圣休德鸿緖。”
- 5.
小君释义:⒈周 代称诸侯之妻。《春秋·僖公二年》:“夏五月辛巳,葬我小君 哀姜。”《穀梁传·庄公二十二年》:“小君非君也。其曰君何也?以其为公配,可以言小君也。”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一:“周 制诸侯曰国君,妻曰小君。”⒉称皇后。《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至冬,立为皇后。辞让者三,然后即位。手书表谢,深陈德薄,不足以充小君之选。”⒊对无亲族关系的长辈或所尊敬者之妻妾的尊称。《晋书·陶侃传》:“﹝ 张夔 ﹞妻有疾,将迎医於数百里。时正寒雪,诸纲纪皆难之。侃 独曰:‘资於事父以事君。小君,犹母也,安有父母
- 6.
彼其释义:亦作“彼己”。亦作“彼记”。《诗·曹风·候人》:“彼其之子,不称其服。”郑玄 笺:“不称者言其德薄而服尊。”《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引作“彼己”。《礼记·表记》引作“彼记”。后以“彼其”、“彼己”讥功德不称其位者。《后汉书·明帝纪》:“《易》陈负乘,《诗》刺彼己,永念慙疚,无忘厥心。”《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今臣无德可述,无功可纪,若此终年无益国朝,将挂风人‘彼其’之讥。”唐 刘禹锡《苏州加章服谢宰相状》:“有黷陟明之典,诚招彼己之讥。”宋 王禹偁《谢衣袄表》:“饰之瑞兽,空倾率舞之心;徵乃维鵜,难
- 7.
憎怨释义:⒈憎恶怨恨。 汉 王充《论衡·自然》:“德薄多欲,君臣相憎怨也。”唐 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髮救之而不辞也。”清 刘大櫆《乌程闵君墓志铭》:“而人亦多谅其诚,鲜有憎怨之者。”⒉指厌恶责怪。崔左夫《钱塘风雨》:“这个年轻教师有些憎怨起来了。”
- 8.
懋绩释义:大功绩;功绩。《晋书·王湛传论》:“虽崇勋懋绩,有闕於旂常,素德清规,足传於汗简矣。”宋 张友正《歙州披云亭记》:“友正 家正此山之下,获游此亭之上,思刊懋绩,輒课庸词。”明 朱鼎《玉镜台记·擒王敦》:“懋绩丰庸,捷书奏九重。”黄远庸《北京之新年》:“秉钧 德薄才鲜,毫无懋绩。”
- 9.
才轻德薄释义: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同“才疏德薄”。
- 10.
损友释义:对自己有害的朋友。语本《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恨海》第十回:“他又不幸遇了那一班损友,学的流连忘反。女儿德薄,不能感格得他回心。”谢觉哉《交朋友的道理》:“所以我们要知道‘择交’;要交‘益友’,不交‘损友’。”
- 11.
易换释义:交换;更换。《金史·张万公传》:“时兵兴,国用不给,万公 乃上言乞将僧道度牒、师德号、观院名并盐引,付 山东 行部,於五州给卖,纳粟易换。”《元典章·户部九·至元新格》:“其社长若年小德薄,不为众人信服,即听询,举深知农事、高年纯谨之人易换。”
- 12.
有自释义:⒈有其原因。《庄子·寓言》:“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陈鼓应 今注:“有自也,有所由来,即有它的原因。”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俾知夫小子 修 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⒉有其来处。《元史·后妃传二·显宗宣懿淑圣皇后》:“阴功久积,衍圣绪於无疆;神器攸归,知庆源之有自。”茅盾《子夜》十一:“刘玉英 是一个聪明的女子。十七岁前读过几年书……对于交易所证券市场的经络,那她更是‘渊源有自’。”
- 13.
稚昧释义:亦作“稺昧”。亦作“穉昧”。幼稚无知;年幼愚昧。唐 韩愈《袁氏先庙碑》:“今祭,既不荐金石音声,使工歌诗,载烈象容,其奚以飭稚昧於长久。”清 刘大櫆《章大家略》:“櫆 时虽穉昧,见言之哀,亦知从傍泣。”清 吴定《答鲍生桂星书》:“乡者僕方穉昧,不自度德薄才庸,奋然以继 鲁、邹、洛、闽 之传自任,其志岂小哉!”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十二章:“此实出诸不得已之苦衷,望慈母恕儿穉昧。”
- 14.
舞缀释义:《礼记·乐记》:“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郑玄 注:“民劳则德薄,酇相去远,舞人少也;民逸则德盛,酇相去近,舞人多也。”缀,犹酇,指舞人的站位。后以“舞缀”指舞乐。
- 15.
贵始释义:谓尊贵始封之君。《穀梁传·僖公十五年》:“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是以贵始,德之本也,始封必为祖。”杨士勋 疏:“始,谓受封之君,所以贵之者,由是德之本也。言有大德,故受高位,高位由之而来,故始封之君必为祖矣,祖谓庙不毁也。”《荀子·礼论》:“故王者天太祖,诸侯不敢坏,大夫士有常宗,所以别贵始,贵始,得之本也。”杨倞 注:“得,当为德。言德之本在贵始。”
- 16.
鳖灵释义:亦作“鱉令”。亦作“鱉泠”。传说中古代 蜀国 帝名。《经典集林》卷十四引 汉 扬雄《蜀王本纪》:“荆 有一人名 鳖灵,其尸亡去,荆 人求之不得。鳖灵 尸随江水上至 郫,遂活,与 望帝 相见。望帝 以 鳖灵 为相……自以德薄不如 鳖灵,乃委国授之而去,如 尧 之禪 舜。鳖灵 即位,号曰 开明帝。”《后汉书·张衡传》:“鳖令 殪而尸亡兮,取 蜀 禪而引世。”李贤 注:“鳖令,蜀王 名也。令音灵。”宋 乐史《太平寰宇记·剑南西道一·益州》:“时有 荆 人 鳖泠 死,其尸随水上,荆 人求之不得,鳖泠 至 汶山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