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浣花溪 浣花溪的意思
huànhuā

浣花溪

简体浣花溪
繁体
拼音huàn huā xī
注音ㄏㄨㄢˋ ㄏㄨㄚ ㄒㄧ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huàn,(1) 洗。【组词】:浣衣。浣纱。浣雪。浣濯。(2) 中国唐代定制,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沐浴,每月分为上、中、下浣,后借作上旬、中旬、下旬的别称。

huā,(1) 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组成,有各种形状和颜色,一般长得很美丽,有的有香味,凋谢后结成果实。(2) 供观赏的植物。【组词】:花木。花草。花匠。花事(游春看花等事)。(3) 形状像花的东西。【组词】:雪花。浪花。钢花。火花。棉花(棉的絮亦称花)。礼花(烟火)。挂花(指战斗中受伤)。(4) 用花装饰的。【例句】:花圈(quān )。花篮。花灯。花车。(5) 具有条纹或图形的,不只一种颜色的。【组词】:花样。花边。花花绿绿。印花。(6) 指“痘”。【例句】:天花(一种急性传染病)。(7) 混杂的,不单纯的。【组词】:花猫。花白头发。(8) 虚伪的,用来迷惑人的。【组词】:花言巧语。(9) 表面好看,没有实效的。【组词】:打花拳。花架子。(10) 模糊不清。【组词】:头昏眼花。(11) 喻事业的精华。【组词】:体育之花。(12) 喻女子。【组词】:姊妹花。(13) 用掉。【组词】:花钱。(14) 名目繁复的。【例句】:花名册(人员名册)。(15) 犒赏的钱或物。【组词】:花红。(16) 某些细嫩的东西。【组词】:蚕花。鱼花。(17) 指妓女或与妓女有关的。【例句】:花娘(妓女)。花魁。(18) 〔花甲〕指六十岁,如“年逾花花。”(19) 姓。

xī, ◎ 山里的小河沟,泛指小河沟。【组词】:山溪。清溪。溪水。溪涧。溪谷。溪壑。

基本含义

指美丽的溪流,也比喻美女。

浣花溪的意思

浣花溪 [huàn huā xī]

1. 一名濯锦江。又名百花潭。在四川省·成都市西郊,为锦江支流。溪旁有唐·杜甫的故居浣花草堂。

浣花溪 引证解释

⒈ 一名 濯锦江。又名 百花潭。在 四川省 成都市 西郊,为 锦江 支流。溪旁有 唐 杜甫 的故居 浣花草堂。

唐 杜甫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诗之三:“竹寒沙碧 浣花溪,橘刺藤梢咫尺迷。”
仇兆鳌 注引《梁益记》:“溪水出 湔江,居人多造綵牋,故号 浣花溪。”
唐 张籍 《送客游蜀》诗:“杜 家曾向此中住,为到 浣花溪 水头。”
明 梁辰鱼 《七犯玲珑·惜别》曲:“浣花溪 畔惊重见,谁发夜深船。”
清 赵翼 《寄题怀杜阁》诗:“逈胜 浣花溪,当年只草堂。”


国语词典

浣花溪 [huàn huā xī]

⒈ 河川名。位于四川省成都县西五里。昔唐杜甫曾在此居住。

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二四·百花潭》:「成都府城西南有浣花溪,一名百花潭。任夫人微时,见一僧坠污渠,为濯其衲,百花满潭。」


浣花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南溪释义:⒈指四川成都西郊的浣花溪,锦江的支流。⒉指河南登封县的南溪。
    • 2.
      杜浣花释义:指 唐 杜甫。杜甫 晚年定居在 四川 浣花溪 畔,故称。清 薛雪《一瓢诗话》:“千古诗人推 杜浣花,其诗……如时雨一过,夭矫百物,随地而兴,生意各别,无不俱足。”又,“杜浣花 云:‘晚岁渐於诗律细。’又云:‘语不惊人死不休。’”
    • 3.
      杜甫释义:(712—770)唐代诗 人。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巩县(今属河南)。自幼好学,知识渊博。举进士不第。后漫游各地。公元744年在洛阳与诗人李白相识。安史之乱以后,颠沛流离,逃至凤翔,任 左拾遗。后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并曾任 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四川,病死途中。作品揭露了社会矛盾、政治腐败,反映 了人民深重的苦难,表现了忧国爱民的思想感情。语言精练,诗风沉郁。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取得了 极高的成就,成为中
    • 4.
      杜甫溪释义:即 浣花溪。 在 四川省 成都市 西郊,为 锦江 支流。因溪旁有 唐 代大诗人 杜甫 的故居,故称。元 虞集《仁寿寺僧报生瑞竹》诗:“杜甫溪 头花匼匝,孔明 庙里柏阑珊。”
    • 5.
      杜甫草堂释义:唐代大诗人杜甫晚年流居成都的故居,位于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南部浣花溪畔,内有杜甫石刻像、工部祠、诗史堂等,1954 年建立杜甫草堂纪念馆。
    • 6.
      浣花释义:⒈即 浣花溪。宋 陆游《岁晚诗》:“浣花 道上人谁识,华表千年老 令威。”清 戴名世《李县圃唱和诗》序:“然 子美 故乐 蜀,锦江 之上,浣花 之滨,时时有 子美,时时有 子美 之诗也。”参见“浣花溪”。⒉即浣花笺。宋 陆游《闲居无客戏作长句》诗:“韞玉面凹观墨聚,浣花理腻觉豪飞。”自注:“浣花,蜀 笺名。”参见“浣花牋”。⒊见“浣花日”。
    • 7.
      浣花叟释义:亦称“浣花翁”。指 唐 诗人 杜甫。因 杜 宅位于 浣花溪 畔,故称。
    • 8.
      浣花日释义:亦作“浣花天”。成都 旧时习俗,每年四月十九日,宴游于 浣花溪 畔,称“浣花日”。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四月十九日,成都 谓之浣花,遨头宴於 杜子美草堂 沧浪亭。倾城皆出,锦绣夹道。自开岁宴游,至是而止,故最盛於他时。予客 蜀 数年,屡赴此集,未尝不晴。蜀 人云:‘虽戴白之老,未尝见浣花日雨也。’”宋 陆游《初夏》诗:“已过浣花天,行开解粽筵。”亦省称“浣花”。宋 苏轼《次韵刘景文周次元寒食同游西湖》:“蓝尾忽惊新火后,遨头要及浣花前。”自注:“成都 太守自正月十日出游至四月十九日浣花乃止。”宋
    • 9.
      浣花草堂释义:即 杜甫草堂。位于 成都市 浣花溪 畔,故名。唐 杜甫《从事行赠严二别驾》诗:“成都 乱罢气萧索,浣花草堂 亦何有。”
    • 10.
      濯锦江释义:江名。即 锦江。岷江 流经 成都 附近的一段。一说,成都市 内之 浣花溪。濯锦,锦彩鲜润逾于常,故名。唐 王维《送王尊师归蜀中拜扫》诗:“大罗天上神仙客,濯锦江 头花柳春。”唐 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之六:“濯锦 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 扬州。”唐 杜甫《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诗:“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 浣花村。河阳县 里虽无数,濯锦江 边未满园。”
    • 11.
      琴台释义:⒈作为弹琴场所的一种高而平的建筑物。 南朝 齐 谢朓《奉和随王殿下》:“宴私移烛饮,游赏藉琴臺。”⒉安放琴的座垫。⒊台名。在 四川 成都 浣花溪 畔,相传为 汉 司马相如 弹琴之所。北周 庾信《为梁上黄侯世子与妇书》:“龙飞剑匣,鹤别 琴臺。”倪璠 注:“《益州记》曰:‘司马相如 宅在州西 笮桥 北百步许。’李膺 曰:‘市桥西二百里,得 相如 旧宅。今按 梅安寺 南有 琴臺。’”唐 岑参《司马相如琴台》诗:“相如 琴臺 古,人去臺亦空。”唐 杜甫《琴台》诗:“酒肆人间世,琴臺 日暮云。”《二刻拍案惊奇》
    • 12.
      百花潭释义:潭名。在今 四川省 成都市 西郊。潭北有 唐 代著名诗人 杜甫 的草堂。唐 杜甫《狂夫》诗:“万里桥 西一草堂,百花潭 水即 沧浪。”宋 乐史《太平寰宇记·剑南西道一·益州》:“杜甫 宅在西郭外,地属 犀浦县,接 浣花溪,地名 百花潭。”宋 黄庭坚《老杜浣花溪图引》:“碧鸡坊 西结茅屋,百花潭 水濯冠缨。”阿英《明朝的笑话》二一:“官呼狂生试诗,成绩甚坏,乃笑谓之曰:‘姑免问罪,发去 百花潭 上,看守 杜工部 祠堂。’”
    • 13.
      薛涛笺释义:亦作“薛陶牋”。亦作“薛涛牋”。笺纸名。唐 女诗人 薛涛,晚年寓居 成都 浣花溪,自制深红小彩笺写诗,时人称为“薛涛笺”。旧时八行红笺犹沿此称。唐 李匡乂《资暇集》卷下:“松花牋其来旧矣。元和 初,薛陶 尚斯色,而好製小诗,惜其幅大,不欲长,乃命匠人狭小之。蜀 中才子既以为便,后减诸牋亦如是,特名曰‘薛陶牋’。今 蜀 纸有小样者皆是也,非独松花一色。”宋 张元干《小重山》词:“薛涛牋上 楚 妃吟,空凝睇,归去梦中寻。”明 唐寅《黄莺儿》曲:“緑窗前,挥毫未写,泪洒薛涛笺。”
浣花溪是什么意思 浣花溪读音 怎么读 浣花溪,拼音是huàn huā xī,浣花溪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浣花溪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