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浣纱溪 浣纱溪的意思
huànshā

浣纱溪

简体浣纱溪
繁体浣紗溪
拼音huàn shā xī
注音ㄏㄨㄢˋ ㄕㄚ ㄒㄧ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huàn,(1) 洗。【组词】:浣衣。浣纱。浣雪。浣濯。(2) 中国唐代定制,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沐浴,每月分为上、中、下浣,后借作上旬、中旬、下旬的别称。

shā,(1) 用棉麻纤维、化学纤维等纺成的细缕,用它可以捻成线或织成布。【组词】:棉纱。纺纱。(2) 经纬线稀疏或有小孔的纺织品。【组词】:羽纱。窗纱。纱布。纱帽(古代文官戴的一种帽子,后作官职的代称。亦称“乌纱帽”)。(3) 像纱布的。【组词】:铁纱。塑料纱。

xī, ◎ 山里的小河沟,泛指小河沟。【组词】:山溪。清溪。溪水。溪涧。溪谷。溪壑。

基本含义

指清洗衣物的地方,比喻心灵纯净无瑕疵。

浣纱溪的意思

浣纱溪 [huàn shā xī]

1. 见“浣溪沙”。

2. 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省绍兴县南若耶山下,溪旁有浣纱石,相传为西施浣纱处。

4. 水名。在浙江省青田县长寿峰。相传南朝宋谢灵运遇浣纱仙女于此。见《浙江通志·山川》引《括苍汇记》。

浣纱溪 引证解释

⒈ 见“浣溪沙”。

⒉ 即 若耶溪。在今 浙江省 绍兴县 南 若耶山 下,溪旁有浣纱石,相传为 西施 浣纱处。

唐 司空图 《杨柳枝》词:“何似 浣纱溪 畔住,緑阴相间两三家。”
清 陈维崧 《浣溪沙·投金濑怀古》词:“击絮人纔怜 伍员,浣纱溪 又产 夷光,英雄生死繫红粧。”

⒊ 水名。在 浙江省 青田县 长寿峰。相传 南朝 宋 谢灵运 遇浣纱仙女于此。见《浙江通志·山川》引《括苍汇记》。


国语词典

浣纱溪 [huàn shā xī]

⒈ 河川名:(1)​ 在浙江省青田县长寿峰。相传南朝宋谢灵运遇浣纱仙女于此。(2)​ 在浙江省绍兴县。因西施曾于此地浣纱而得名。


浣纱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梵钟释义:佛寺中的大钟。唐太宗《谒并州大兴国寺》诗:“梵鐘交二响,法日转双轮。”清 吴翷《金陵》诗:“回首 景阳 遗簴失,但餘百八梵鐘声。”清 纳兰性德《浣纱溪·小兀喇》词:“犹记当年军垒跡,不知何处梵鐘声。莫将兴废话分明。”
    • 2.
      浣水释义:指 浣纱溪。
    • 3.
      浣溪沙释义:⒈亦作“浣溪纱”。亦作“浣纱溪”。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韵、仄韵两体。平韵见唐人词,仄韵始自南唐李煜,均双调四十二字。参阅清万树《词律》卷三。⒉曲牌名。有二,均属南曲南吕宫。其一字数格律与词牌半阕同,用作引子;另一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 4.
      浣纱津释义:即 浣纱溪。
    • 5.
      若耶释义:亦作“若邪”。山名。在 浙江省 绍兴市 南。又溪名。出 若耶山,北流入 运河。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相传 西施 浣纱于此,故一名 浣纱溪。《史记·东越列传》:“越侯 为戈船、下瀨将军,出 若邪、白沙。”唐 李白《子夜吴歌·夏歌》:“五月 西施 採,人看隘 若耶。”宋 陆游《斋中杂兴》诗:“道逢 若耶 叟,握手开苍颜。”清 秋瑾《剑歌》:“若耶 之水赤厪铁,铸出霜锋凛冰雪。”
浣纱溪是什么意思 浣纱溪读音 怎么读 浣纱溪,拼音是huàn shā xī,浣纱溪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浣纱溪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