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g zhòng,(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组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组词】:暗中。房中。中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例句】: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组词】:在研究中。(5) 特指“中国”。【组词】:中式。中文。(6) 适于,合于。【组词】:中看。(1) 恰好合上。【组词】: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2) 受到,遭受。【组词】:中毒。中计。(3) 科举考试被录取。【组词】:中举。中状元。
shí,(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组词】:时间。时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组词】:时代。古时。(3) 泛指一段时间。【组词】:时光。时令。时分。(4) 现在的,当前的。【组词】:当时。时下。时务。时宜。(5) 常常。【组词】:时常。学而时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组词】:时序。四时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组词】:时钟。时差(chā)。(9) 某一时刻。【组词】:按时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组词】:时而。时阴时晴。(11) 机会。【组词】:时机。待时而动。(12) 姓。
1. 午时。不好也不坏的时机。古代以春、夏、秋、冬四时配木、火、金、水四行,另分立秋前十八日配土,名为“中央时”,简称“中时”。后因以泛指夏末。
⒈ 午时。
引《后汉书·方术传上·李南》:“明日中时应有吉问。”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肉芝﹞五月五日中时取之,阴乾百日。”
《陈书·儒林传·沉洙》:“若其日有长短,分在中时前后。”
⒉ 不好也不坏的时机。
引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大豆》:“春大豆次植穀之后,二月中旬为上时(一亩用子八升),三月上旬为中时(用子一斗),四月上旬为下时(用子一斗二升)。”
⒊ 古代以春、夏、秋、冬四时配木、火、金、水四行,另分立秋前十八日配土,名为“中央时”,简称“中时”。后因以泛指夏末。参阅 清 王夫之 《礼记章句·月令·季夏》。
引唐 贾岛 《送僧》诗:“中时山果熟,后夏竹阴繁。”
1.那篇小品文切中时弊。
2.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切中时弊,一定又是小王的杰作。
3.他的文章切中时弊,很有价值,应当尽快发表。
4.他的观点很正确,一针见血,切中时弊。
5.我们上初中时,刚学了一点电的知识,就想发明“永动机”,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6.时间像一个不公正的弹簧,快乐的时光中时间这一个弹簧就会缩短,让我们享受不够快乐。
7.时间像一个不公正的弹簧,欢乐的时光中时间这一个弹簧就会缩短,让我们享受不够欢乐;愁苦的时间中,时间这一个弹簧就会伸长,让我们感到愁苦的时间过的异常慢。
8.秋天来了,树叶在空中时而旋转,时而翻跳展示着优美的舞姿。
9.朋友是我们站在窗前欣赏冬日飘零的雪花时手中捧着的一盏热茶;朋友是我们走在夏日大雨滂沱中时手里撑着的一把雨伞;朋友是春天来临时吹开我们心中冬的郁闷的那一丝春风;朋友是收获季节里我们陶醉在秋日私语中的那杯
10.他们从小一块儿长大,初中时又被分到了一个班,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11.他身在异国他乡,但心中时刻怀念着祖国的父老乡亲。
12.在介绍金钱问题中时间价值方面的知识前,我们必须解释一下背后的一些经济概念。
13.当我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洞穴之中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停止挖掘。
14.初中时代已经离我很遥远了,可那时的笑声却久久地回荡在脑海中,使我终生难忘。
15.不知道写给的是谁,这是我曾经初中时期的同学告别赠言。希望会对你有所帮助。
16.诸葛亮未出隆中时是一介书生,自有“观其大略”的治学之道。
17.他的观点很正确,切中时弊,一针见血。
18.泰山的顶峰在云雾缭绕中时隐时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