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形式 形式的意思
xíngshì

形式

简体形式
繁体
拼音xíng shì
注音ㄒㄧㄥˊ ㄕˋ
结构AB式
词性名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íng,(1) 实体。【例句】:形仪(体态仪表)。形体。形貌。形容。形骸。形单影只。形影相吊。(2) 样子。【组词】:形状。形式。形态。形迹。地形。情形。(3) 表现。【组词】:形诸笔墨。喜形于色。(4) 对照,比较。【组词】:相形见绌。(5) 状况,地势。【组词】:形势。(6) 古同“型”,模子。(7) 古同“刑”,刑罚。

shì,(1) 物体外形的样子。【组词】:式样。样式。(2) 特定的规格。【组词】:格式。程式。(3) 典礼,有特定内容的仪式。【组词】:开幕式。阅兵式。(4) 自然科学中表明某些关系或规律的一组符号。【组词】:分子式。算式。公式。(5) 一种语法范畴,表示说话者对所说事情的主观态度。【组词】:叙述式。命令式。

基本含义

指外表、表面的样子。

形式的意思

形式 [xíng shì]

1. 某物的样子和构造,区别于该物构成的材料。

纯以形式。——蔡元培《图画》
形式笔势以外。

[form;]

形式 引证解释

⒈ 外形。

《南史·颜延之传》:“及 建武 即位,又铸 孝建 四銖,所铸钱形式薄小,输廓不成。”

⒉ 对内容而言,指事物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方式。

朱自清 《中国歌谣·歌谣的修辞》:“大约拟人是先有的形式,拟物则系转变,已是艺术的关系多了。”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八:“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⒊ 犹言表象。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夫所谓奴隶者,岂徒以形式言邪?”
周恩来 《一年来的谈判及前途》:“抗战八年中, 蒋 对共产党无论在形式上本质上,都不是放在平等的地位。”


国语词典

形式 [xíng shì]

⒈ 外观、外形。

《南史·卷三四·颜延之传》:「及孝武即位,又铸孝建四铢,所铸钱形式薄小,轮郭不成。」
《文明小史·第五一回》:「又到各处工匠厂游览了一番,问明白了各种机器的形式,什么价钱,一一都记在手折上。」

格式 方式

实质 内容

⒉ 文学作品上指作品外在的体式。如诗、散文、小说等,都属形式。相对于内容而言。

⒊ 抽象或具体的事物,其形态的直接表现或组成。


形式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式样释义:人造的物体的形状:各种式样的服装。楼房式样很美观。
    • 2.
      形势释义:⒈地势(多指从军事角度看):形势险要。 ⒉事物发展的状况:国际形势。客观形势。形势逼人。形势好转。
    • 3.
      形态释义:⒈事物的形状或表现:意识形态。观念形态。⒉生物体外部的形状。⒊词的内部变化形式,包括构词形式和词形变化的形式。
    • 4.
      方式释义:说话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工作方式。批评人要注意方式。
    • 5.
      方法释义: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工作方法。学习方法。思想方法。
    • 6.
      样式释义:式样;形式:样式美观。别墅样式新颖。
    • 7.
      格式释义:一定的规格式样:公文格式。书信格式。
    • 8.
      表面释义:⒈物体跟外界接触的部分:地球表面。桌子表面的油漆锃亮。⒉外在的现象或非本质的部分:他表面上很镇静,内心却十分紧张。

形式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内容释义:⒈哲学范畴。指构成事物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与“形式”相对。⒉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东西或意义:内容丰富。
    • 2.
      实质释义:本质。

形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决高下释义:指通过某种形式的较量来分出实力的高低。
    • 2.
      一头儿沉释义:⒈书桌或办公桌的一种构造形式,一头有柜子或抽屉,另一头没有。也指这种形式的桌子。⒉比喻进行调解时偏袒一方。
    • 3.
      一形释义:⒈指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形态。⒉指个人形体。⒊同一个样子。⒋犹言一种表现。
    • 4.
      一律千篇释义:一律:同样的。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文章、题材、写法公式化。泛指事物形式陈旧呆板。
    • 5.
      一花独放释义:一种花独自开放。与“百花齐放”相对,常比喻缺少各种不同形式、风格的艺术作品。
    • 6.
      一花独放不是春释义:比喻缺少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作品就不算繁荣;也常比喻一个人、一个地区先进不是理想的效果。
    • 7.
      三教一体释义: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一体:一家。旧时认为三教形式不同,但同是一个本源。
    • 8.
      三新经济释义:三新经济指一种有别于传统经济划分模式的表现形式。
    • 9.
      三柱楹联释义:以三支或三支以上联语组合而成,能够充分客观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型对联艺术形式。
    • 10.
      三段论释义:形式逻辑间接推理的基本形式之一,由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出结论。如“凡金属都能导电”(大前提),“铜是金属”(小前提),“所以铜能导电”(结论)。也叫三段论法或三段论式。
    • 11.
      三段论式释义:逻辑名词。也叫三段论、三段论法。形式逻辑间接推理的基本形式,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部分组成,故称。如:“凡金属都能导电”(大前提),“铜是金属”(小前提),“所以铜能导电”(结论)。
    • 12.
      上栋下宇释义:《易·繫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后用以指宫室的基本结构形式。
    • 13.
      下行释义:⒈我国铁路部门规定,列车行驶方向和上行相反,即在干线上背着首都的方向行驶,从干线向支线行驶,叫做下行。下行列车编号用奇数,例如45次,103次等。⒉船从上游向下游行驶。⒊公文由上级送往下级。⒋文字自上而下直写直排的形式,汉字在改为横写横排前,书写和印刷就是这种款式。⒌下面的一行。
    • 14.
      不径相同释义:不完全相同,即两个事物类似,有共同之处,但是有区别,主要是属性、特点、功能、表现形式和作用等对人们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如,同样是抗菌药物,氨基糖甙类和青霉素类药,就不尽相同。
    • 15.
      不成文法释义:由国家认可其法律效力,但不具有成文形式的法。一般指习惯法,也包括判例法。与“成文法”相对。
    • 16.
      不死牛释义:旧时 藏 族地区的一种高利贷形式,以牛为本贷放给农奴,牛死后仍须付利,故称“不死牛”。 《新华半月刊》19513:“在高利贷中有一种叫‘不死牛’的,就是世世代代还不清的债,被强迫贷放了这种牛的农奴,每年要交纳一定数量的酥油,牛死后酥油照交。”
    • 17.
      不脩边幅释义:形容不讲究衣饰仪容或不拘形式小节。亦作“不修边幅”。
    • 18.
      不请之法释义:佛教语。谓佛陀在无人请问时,随机宣说的特别教旨。其内容即净土法门;其形式即十二分教中的优陀那,意为无问自说。见《翻译名义集·十二分教》。
    • 19.
      专名号释义:标点符号的一种。 形式为“——”。标示于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下面。只限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中。
    • 20.
      世俗释义:⒈宗教教义认为一切事物具有两种形式,把天上的形式称为神圣,把人间的形式称为世俗。 ⒉指当时社会流行的:世俗之见。

形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决高下释义:指通过某种形式的较量来分出实力的高低。
    • 2.
      一头儿沉释义:⒈书桌或办公桌的一种构造形式,一头有柜子或抽屉,另一头没有。也指这种形式的桌子。⒉比喻进行调解时偏袒一方。
    • 3.
      一形释义:⒈指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形态。⒉指个人形体。⒊同一个样子。⒋犹言一种表现。
    • 4.
      一律千篇释义:一律:同样的。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文章、题材、写法公式化。泛指事物形式陈旧呆板。
    • 5.
      一花独放释义:一种花独自开放。与“百花齐放”相对,常比喻缺少各种不同形式、风格的艺术作品。
    • 6.
      一花独放不是春释义:比喻缺少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作品就不算繁荣;也常比喻一个人、一个地区先进不是理想的效果。
    • 7.
      三教一体释义: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一体:一家。旧时认为三教形式不同,但同是一个本源。
    • 8.
      三新经济释义:三新经济指一种有别于传统经济划分模式的表现形式。
    • 9.
      三柱楹联释义:以三支或三支以上联语组合而成,能够充分客观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型对联艺术形式。
    • 10.
      三段论释义:形式逻辑间接推理的基本形式之一,由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出结论。如“凡金属都能导电”(大前提),“铜是金属”(小前提),“所以铜能导电”(结论)。也叫三段论法或三段论式。
    • 11.
      三段论式释义:逻辑名词。也叫三段论、三段论法。形式逻辑间接推理的基本形式,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部分组成,故称。如:“凡金属都能导电”(大前提),“铜是金属”(小前提),“所以铜能导电”(结论)。
    • 12.
      上栋下宇释义:《易·繫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后用以指宫室的基本结构形式。
    • 13.
      下行释义:⒈我国铁路部门规定,列车行驶方向和上行相反,即在干线上背着首都的方向行驶,从干线向支线行驶,叫做下行。下行列车编号用奇数,例如45次,103次等。⒉船从上游向下游行驶。⒊公文由上级送往下级。⒋文字自上而下直写直排的形式,汉字在改为横写横排前,书写和印刷就是这种款式。⒌下面的一行。
    • 14.
      不径相同释义:不完全相同,即两个事物类似,有共同之处,但是有区别,主要是属性、特点、功能、表现形式和作用等对人们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如,同样是抗菌药物,氨基糖甙类和青霉素类药,就不尽相同。
    • 15.
      不成文法释义:由国家认可其法律效力,但不具有成文形式的法。一般指习惯法,也包括判例法。与“成文法”相对。
    • 16.
      不死牛释义:旧时 藏 族地区的一种高利贷形式,以牛为本贷放给农奴,牛死后仍须付利,故称“不死牛”。 《新华半月刊》19513:“在高利贷中有一种叫‘不死牛’的,就是世世代代还不清的债,被强迫贷放了这种牛的农奴,每年要交纳一定数量的酥油,牛死后酥油照交。”
    • 17.
      不脩边幅释义:形容不讲究衣饰仪容或不拘形式小节。亦作“不修边幅”。
    • 18.
      不请之法释义:佛教语。谓佛陀在无人请问时,随机宣说的特别教旨。其内容即净土法门;其形式即十二分教中的优陀那,意为无问自说。见《翻译名义集·十二分教》。
    • 19.
      专名号释义:标点符号的一种。 形式为“——”。标示于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下面。只限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中。
    • 20.
      世俗释义:⒈宗教教义认为一切事物具有两种形式,把天上的形式称为神圣,把人间的形式称为世俗。 ⒉指当时社会流行的:世俗之见。

形式造句

1.名目繁多的西方现代文艺流派,其实是一家眷属,都是形式主义的流派。

2.用传统的艺术形式,表现新的内容不正是旧瓶新酒吗?

3.写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内容,那是舍本逐末。

4.二十年来,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无不发生了剧烈的革命。

5.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文章总会是意到笔随,文从字顺,内容与形式都是一气呵成的。

6.用文学艺术反映时代面貌,形式要多样化,诗歌、小说、电视、戏剧等等都可以,总之不拘一格。

7.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同学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8.相声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9.小品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10.这些传言的形式大同小异。

11.政府扩张的另一个形式更加让人心惊胆战。

12.随着经济的飞快发展,广告业方兴未艾,人们巧妙利用各种形式、各种宣传媒介大作广告,真可谓见缝扎针。

13.体育广告在所有形式的广告里都独当一面。

14.这种艺术形式虽不常见,但也算聊备一格,可以参考。

15.在一个贪婪的社会里,贪财是自私自利的突出表现形式

16.巡考过程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17.这些文章无论从语言到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典范性。

18.党员干部要务实,不要尽走形式

19.机会对于天才是一种形式,对于强者是一把钥匙,对于弱者是一种奢望。

20.实践都是目的性的实践,都是由活动目的所指引和支配的。实践都是对象性的实践,都是要改变某种形式的主客观事物或其存在状态的。实践都是制度性的实践,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并遵循一定的社会制度来进行的。

形式(xing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形式是什么意思 形式读音 怎么读 形式,拼音是xíng shì,形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形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