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刻铭 刻铭的意思
míng

刻铭

简体刻铭
繁体刻銘
拼音kè míng
注音ㄎㄜˋ ㄇ一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è,(1) 雕,用刀子挖。【例句】:刻本(雕版印成的书本)。刻石。刻字。刻板。刻舟求剑。(2) 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组词】:五点一刻。(3) 时间。【组词】:此刻。即刻。顷刻(极短时间)。时刻。刻不容缓。(4) 形容程度极深。【组词】:深刻。刻意。刻骨(感受深切入骨)。刻苦。(5) 不厚道。【组词】:刻毒。刻薄。尖刻。苛刻。(6) 同“克”。

míng,(1) 铸、刻或写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迹或警诫自己的文字。【组词】:铭刻。铭文。铭志。墓志铭。座右铭。(2) 在器物上刻字,表示纪念,永志不忘。【组词】:铭记。铭心。铭骨。铭诸肺腑(喻永记)。(3) 中国古代用于铭刻的文字逐步形成的一种文体,如《文心雕龙》有《铭箴》篇。

基本含义

形容记忆深刻,铭记在心。

刻铭的意思

刻铭 [kè míng]

1. 在金石等器物上镂刻文字。

3. 刻于金石等器物上的文字。

刻铭 引证解释

⒈ 在金石等器物上镂刻文字。

《汉书·郊祀志下》:“大臣子孙刻铭其先功,臧之于宫庙也。”
唐 杜甫 《赠司空王公思礼》诗:“洗剑 青海 水,刻铭 天山 石。”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斛铭》:“家中量衡无二致,刻铭於斛之四面:出以是,入以是,子孙永如是。”

⒉ 刻于金石等器物上的文字。

《宋书·宋白传》:“泰山 有 唐玄宗 刻铭。”


刻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之罘刻石释义:乃石刻铭文。
    • 2.
      六历释义:⒈见“六历”。⒉亦作“六歷”。上古时的六种历法。《汉书·律历志上》:“三代 既没,五伯之末史官丧纪,畴人子弟分散,或在夷狄,故其所记,有《黄帝》、《顓頊》、《夏》、《殷》、《周》及《鲁历》……﹝ 汉 兴﹞以 北平侯 张苍 言,用《顓頊历》,比於六历,疏阔中最为微近。”南朝 梁 陆倕《新漏刻铭》:“察四气之盈虚,课六歷之疏密。”⒊谓《大衍历》、《宣明历》、《纪元历》、《统天历》、《大明历》、《授时历》。《元史·历志一》:“自 春秋 献公 以来,凡二千一百六十餘年,用《大衍》、《宣明》、《纪元》、《统天》、
    • 3.
      勒铭释义:⒈镌刻铭文。⒉指刻在金石上的铭文。⒊喻建立功勋。
    • 4.
      司历释义:⒈亦作“司历”。掌管历法之官。《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十一月乙亥朔,日有食之。辰在申,司歷过也,再失闰矣。”《文选·陆倕<新漏刻铭>》:“而司歷亡官,畴人废业。”吕延济 注:“司歷,主歷之官。”唐 张说《<大衍历>序》:“十六年八月端五,赤光照室之夜,皇雄成纪之辰,当一元之出符,献万寿之新歷。伏望藏之书殿,録於记言,掌之太史,颁於司歷。”⒉掌管时历。北周 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序》:“於时玄鸟司历,苍龙御行。”倪璠 注引 孔颖达 曰:“玄鸟,或单呼燕,或重名燕燕,异方语也。此鸟以春分来,秋分去,
    • 5.
      汤盘释义:⒈《礼记·大学》:“汤 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孔颖达 疏:“汤 之盘铭者,汤 沐浴之盘而刻铭为戒。必於沐浴之者,戒之甚也。”后以“汤盘”为自警之典。唐 李商隐《韩碑》诗:“汤 盘 孔 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词。”⒉盛菜汤的盘子。宋 洪巽《旸谷漫录》:“厨娘发行奩,取锅、銚、盂、勺、汤盘之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于是收了汤盘上去,送上一盘白汁鱖鱼来。”
    • 6.
      灵虬释义:⒈见“灵虯”。 ⒉亦作“灵虬”。虬龙。三国 魏 曹植《矫志》诗:“灵虯避难,不耻污泥。”晋 葛洪《抱朴子·守塉》:“鯈鮒汎滥以暴鳞,灵虯勿用乎不测。”元 杨载《寓长春道院春雨即事呈郑尊师》诗:“灵虯尚有蟠泥迹,老驥寧无越块心。”清 二石生《十洲春语·饮玉立词龛醉赠润卿》:“不如君驂灵虬我文駟,披云长啸 蓬莱峰。”⒊刻漏上的龙状装饰物。因借指刻漏。《文选·陆倕<新漏刻铭>》:“灵虬承注,阴虫吐噏。”李周翰 注:“虬,龙也……言刻漏之体以龙承之。”唐 杜甫《奉赠太常张卿垍二十韵》:“灵虬传夕箭,归马散霜啼。
    • 7.
      贞运释义:按一定的规则运行。晋 孙绰 《漏刻铭》:“夫二仪贞运,圣鉴通弘,数以器徵,理以象宣。”
    • 8.
      铭记于心释义:牢记在心中,时刻铭记。
    • 9.
      鼎钟释义:⒈见“鼎鐘”。⒉亦作“鼎钟”。鼎与钟。古代钟鼎上刻铭文,以旌有功者。有时即借指功业。

刻铭(kem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刻铭是什么意思 刻铭读音 怎么读 刻铭,拼音是kè míng,刻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刻铭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