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克明 克明的意思
míng

克明

简体克明
繁体
拼音kè míng
注音ㄎㄜˋ ㄇㄧ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è,(1) 能够。【组词】:克勤克俭。(2) 战胜,攻下。【组词】:攻克。克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3) 制伏。【组词】:克服。克制。克己奉公。以柔克刚。(4) 严格限定。【组词】:克日。克期。克扣。(5) 消化。【组词】:克食。(6)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例句】: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7)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míng,(1) 亮,与“暗”相对。【组词】:明亮。明媚。明净。明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组词】: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3) 懂得,了解。【组词】: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4) 公开,不隐蔽。【组词】:明说。明讲。明处。(5) 能够看清事物。【组词】: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6) 睿智。【组词】:英明。贤明。明君。(7) 视觉,眼力。【组词】:失明。(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例句】: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组词】:明日。明年。(10) 中国朝代名。【组词】:明代。(11) 姓。

基本含义

克明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克指克制、克服,明指明亮、明白。克明的基本含义是指克服困难、努力奋斗,使事物变得明亮、清晰。

克明的意思

克明 [kè míng]

1. 《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孔传:“能明俊德之士任用之,以睦高祖玄孙之亲。”克明,能明。后亦用作歇后语,谓任用贤能之士。

2. 能察是非。

4. 谓能尽君道。

克明 引证解释

克明,能明。后亦用作歇后语,谓任用贤能之士。

《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孔 传:“能明俊德之士任用之,以睦高祖玄孙之亲。”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克明之旨弗远,钦若之义復还。”

⒉ 能察是非。

《诗·大雅·皇矣》:“貊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
郑玄 笺:“照临四方曰明。”
朱熹 集传:“克明,能察是非也。”
晋 陆机 《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篤生我后,克明克秀。”

⒊ 谓能尽君道。

《书·伊训》:“居上克明,为下克忠。”
蔡沉 集传:“居上克明,言能尽临下之道。”


国语词典

克明 [kè míng]

⒈ 能够明察是非。

《诗经·大雅·皇矣》:「克明克类,克长克君。」
晋·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笃生我后,克明克秀。」

⒉ 能够明识贤才。

《书经·尧典》:「克明俊德。」
唐·孔颖达·正义:「能明俊德之士任用之。」
《文选·陆机·石阙铭》:「克明俊德,大庇生民,其揆一也。」

⒊ 能善尽君道、体察民情。

《书经·伊训》:「居上克明,为下克忠。」
《文选·潘岳·夏侯常侍诔》:「克明克圣,光启夏政。」


克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二昆释义:⒈两兄。《左传·成公五年》:“我在,故 欒氏 不作。我亡,吾二昆其忧哉。”杨伯峻 注:“昆,兄也。赵同、赵括 为 赵婴 之两兄。”《晋书·张亢传》:“﹝ 亢 ﹞才藻不逮二昆,亦有属缀,又解音乐伎术。”二昆,指 亢 兄 载 与 协。⒉兄弟两个。晋 陆机《与弟清河云》诗之二:“篤生二昆,克明克俊。”二,一本作“三”。
    • 2.
      克明释义:⒈《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孔 传:“能明俊德之士任用之,以睦高祖玄孙之亲。”克明,能明。后亦用作歇后语,谓任用贤能之士。南朝 齐 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克明之旨弗远,钦若之义復还。”⒉能察是非。《诗·大雅·皇矣》:“貊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郑玄 笺:“照临四方曰明。”朱熹 集传:“克明,能察是非也。”晋 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篤生我后,克明克秀。”⒊谓能尽君道。《书·伊训》:“居上克明,为下克忠。”蔡沉 集传:“居上克明,言能尽临下之道。”
    • 3.
      北固释义:山名。固,也写作“顾”。在今 江苏省 镇江市 东北。有南、中、北三峰。北峰三面临江,形势险要,故称“北固”。南朝 梁武帝 曾登此山,谓可为 京口 壮观,改曰“北顾”。参阅《世说新语·言语》“荀中郎 在 京口,登 北 固 望海云”刘孝标 注引《南徐州记》、《南史·临川静忠王宏传》。元 萨都剌《偕曹克明登北固楼》诗:“江南 三月万花柳,北固山 头一回首,东风吹緑 扬子江,灧灧红波泻春酒。”
    • 4.
      启惎释义:启发教导。语出《文选·张衡〈西京赋〉》:“天啟其心,人惎之谋。”薛综 注:“惎,教也。”南朝 梁 陆倕《石阙铭》:“晷纬冥合,天人启惎,克明俊德,大庇生民。”
    • 5.
      周伯释义:⒈星名。 象征太平昌盛的瑞星。《晋书·天文志中》:“瑞星:二曰周伯星。黄色煌煌然,所见之国大昌。”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一:“景德 三年,有巨星见於天氐之西,光芒如金圆,无有识者。春官正 周克明 言:‘按《天文録》,荆州 占其星,名周伯。语曰:其色金黄,其光煌煌,所见之国,大平而昌。’”⒉星名。象征灾凶的客星。《宋史·天文志五》:“客星有五……周伯,大而黄,煌煌然,所见之国,兵丧,飢饉,民庶流亡。”陈继儒《偃曝谈馀》卷上引 明 桑悦《客星亭记》:“客星有曰周伯……凡有所犯,无不菑凶。”
    • 6.
      孙刘释义:⒈三国 吴 主 孙权 和 蜀 主 刘备 的并称。《文选·皇甫谧<三都赋序>》:“孙 刘 二氏,割有 交 益。”刘良 注:“孙 刘,谓 孙权、刘备 也。”南朝 梁元帝《与武陵王纪书止蜀军东下》:“地拟 孙 刘,各安境界。”《周书·静帝纪论》:“静帝 越自幼冲,绍兹衰绪。内相挟 孙 刘 之诈,戚藩无 齐 代 之彊。”元 萨都剌《同曹克明清明日登北固山次韵》:“孙 刘 事业今何在,百年狠石生莓苔。”⒉三国 魏 孙资 和 刘放 的并称。《三国志·魏志·刘放传》:“刘 放 文翰,孙资 勤慎,并管喉舌,权闻当时,雅亮
    • 7.
      招附释义:招之使依附。《后汉书·班超传》:“若出屯 楼兰,足以招附其心。”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中:“韦太尉皋 镇 西川,亦二十年,降 土蕃 九节度,擒 论莽热 以献,大招附西南夷。”《宋史·曹克明传》:“玉 所向力战,屡败蛮军。是时朝廷意在招附,数詔諭 克明,而 克明 亦惮深入,屡移文止 玉。”
    • 8.
      搜奇访古释义:搜寻奇山异水,访问名胜古迹。出处:宋·赵佶《宣和画谱·山水二·高克明》:“喜游佳山水,搜奇访古,穷幽探绝,终日忘归。
    • 9.
      播殖释义:亦作“播植”。 播种;种植。《国语·郑语》:“周弃 能播殖百穀蔬,以衣食民人者也。”《后汉书·郑玄传》:“年过四十,乃归供养,假田播殖,以娱朝夕。”三国 魏 曹植《社颂》:“克明播植,农正曰社。”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中:“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而才能之异,或有长於礼乐,长於政教,长於水土播植者,则就其成德而因使益精。”
    • 10.
      施针释义:以针刺治疗。《宋史·方技传下·王克明》:“魏安行 妻风痿,十年不起,克明 施鍼,而步履如初。”
    • 11.
      满铺地毯释义:分为威尔顿地毯、簇绒地毯、阿克明斯特地毯、及手工地毯。
    • 12.
      睦族释义:和睦亲族。语出《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唐 元稹《代李中丞谢官表》:“虽牵丝入仕,或因琐碎之文,而执简当朝,实由睦族而致。”《旧唐书·文宗纪下》:“宜开列土之封,用申睦族之典。”明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迎武宗驾还帐词》:“一统山河调玉烛,尧 舜 至仁先睦族。”
    • 13.
      笑咪咪释义:犹言笑眯眯。孙犁《秀露集·克明<荷灯记>序》:“主题鲜明乐观,和他那总是笑咪咪的模样相仿。”韦君宜《似水流年·两村行》:“那位笑咪咪的队长坐在椅上。”王蒙《悠悠寸草心》:“传达立刻笑咪咪地递给我一个入门证。”
    • 14.
      肇造释义:谓始建。《书·康诰》:“惟乃丕显考 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鰥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顾我弘济苍生,其益多;肇造区夏,其功大。”《明史·太祖纪三》:“当其肇造之初,能沉几观变,次第经略,绰有成算。”郭沫若《蜩螗集·董老行》:“共和肇造三十三,空有其名尚襁褓。”
    • 15.
      超类絶伦释义:谓超出寻常,无与伦比。 明 李贽《答耿司寇书》:“故使 克明 即不中舉……亦當爲天地間有數奇品,超類絶倫,而可以公眼前蹊徑限之歟?”亦作“超羣絶倫”。《花月痕》第四回:“自經略到 晉,尅復 平陽,會剿 陳汝,他二人便超羣絶倫,爲經略賞識了。”
    • 16.
      阿尊事贵释义:逢迎侍奉位高权重的权贵。 《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刘交传》:“以不能阿尊事贵,孤特寡助,抑厌遂退,卒不克明。”
    • 17.
      风禁释义:⒈犹风纪。⒉指口噤不开的病症。《宋史·方技传下·王克明》:“卢州守王安道风禁不语旬日,他医莫知所为。”

克明(kem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克明是什么意思 克明读音 怎么读 克明,拼音是kè míng,克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克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