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父 [gōng fù]
1. 亦作“公甫”。
3. 复姓。春秋时鲁国有公父文伯。见《左传·定公五年》。
公父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公甫”。复姓。 春秋 时 鲁国 有 公父文伯。见《左传·定公五年》。
公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公父释义:亦作“公甫”。 复姓。春秋 时 鲁国 有 公父文伯。见《左传·定公五年》。
- 2.
公父训释义:指 春秋 时 鲁国 大夫 公父文伯 之母 敬姜 对 文伯 深明礼义的训辞。
- 3.
公甫释义:见“ 公父 ”。
- 4.
冲平夷易释义:犹言冲和平易。清 龚自珍 《凤山知县常州汤公父子画像记》:“曰《与竹居诗》者,仅半卷,赠公所为也,其言冲平夷易。”参见“ 冲夷 ”。
- 5.
姜孟释义:敬姜 和 孟母 的并称。 一为 春秋 时 鲁 大夫 公父歜 之母,一为 孟轲 之母。
- 6.
方刚释义:⒈谓人在壮年时体力、精神正当旺盛。 《诗·小雅·北山》:“嘉我未老,鲜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鬭。”《三国志·吴志·陆凯传》:“禕 体质方刚,器干彊固,董率之才,鲁肃 不过。”⒉指壮年。晋 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上》:“陛下年在方刚,圣虑未衰,愿还既误之封,析后族之势。”《后汉书·文苑传上·黄香》:“臣 香 年在方刚,适可驱使。”清 叶廷琯《鸥陂渔话·侯忠节公父子为僮宾作书》:“宾 齿方刚,其尚努力进德,为纲为纪,为楷为则,则吾将观於尔后。”⒊刚才。《二十
- 7.
牛头阿旁释义:亦作“牛头阿傍”。亦作“牛首阿旁”。佛教谓地狱中的鬼卒。语本《五苦经》:“狱卒名阿帝,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法苑珠林》卷八四引《罪业报应教化地狱经》:“牛头阿傍,以三股铁叉,叉人内著鑊汤中,煮之令烂。”宋洪迈《夷坚乙志·李孝寿》:“贵人就坐,女妓环列左右,忽拊掌一声,悉变为牛头阿旁之属,奇形丑貌,可怖可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阎罗薨》:“﹝魏经歷﹞言一出,即有牛首阿旁执公父至,即以利叉刺入油鼎。”吕湛恩注:“牛首阿旁,恶鬼名。”鲁迅《朝花夕拾·无常》:“我也没有研究过小乘佛教的经典,但据耳食
- 8.
纮綖释义:⒈古代冠冕上装饰的绳带。《左传·桓公二年》:“衡、紞、紘、綖,昭其度也。”孔颖达 疏:“此四物者,皆冠之饰也。”汉 张衡《东京赋》:“珩紞紘綖,玉笄綦会。”宋 欧阳修《章望之字序》:“故紘綖冕弁以为首容,佩玉玦环以为行容。”⒉《国语·鲁语下》载 公父文伯 劝其母勿绩,其母教训 文伯 应勤职不怠,并谓“王后亲织玄紞,公侯之夫人加之以紘、綖……男女效绩,愆则有辟,古之制也。”后因以“紘綖”为贵显人家妇女具有勤俭美德的典故。北周 庾信《周大都督阳林伯长孙瑕夫人罗氏墓志铭》:“苹藻维敬,紘綖是勤。”明 张居正《祭
- 9.
良月释义:⒈吉祥的月份。《左传·庄公十六年》:“公父 定叔 出奔 卫,三年而復之……使以十月入,曰:‘良月也,就盈数焉。’”古人以盈数为吉,数至十则小盈,故以十月为良月。⒉以良月作为十月的代称。晋 陶潜《和郭主簿》之二:“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宋 欧阳修《延福宫开启密词》:“寒律正时,适临於良月。”
- 10.
顶公释义:指屋。 清 梁同书《直语补证》:“顶公,俗语谓屋也。见 明 吴忠节公 麟徵 年谱。公父售屋与人乃叹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