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牂柯 牂柯的意思
zāng

牂柯

简体牂柯
繁体
拼音zāng kē
注音ㄗㄤ ㄎㄜ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āng,(1) 母羊。(2) 古水名,在今中国贵州省。

kē,(1) 斧子的柄。【组词】:斧柯。(2) 草木的枝茎。【组词】:交柯错叶。(3) 姓。

牂柯的意思

牂柯 [zāng kē]

1. 亦作“牂牁”。

3. 船只停泊时用以系缆绳的木桩。

牂柯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牂牁”。船只停泊时用以系缆绳的木桩。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周 之季世, 楚威王 遣将军 庄蹻,泝 沅水 出 且兰 以伐 夜郎,植牂柯繫舡……因名 且兰 为 牂柯国。”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字说·集字一》:“牂柯者,繫船杙也。 楚 伐 夜郎,椓船於 且兰 岸,因以名其地。”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城南录》:“水有牂牁繫舟,陆有木寨繫马。”


国语词典

牂柯 [zāng kē]

⒈ 船只停泊时用以系绳的木桩。唐·张守节·正义:「崔浩牂柯船杙也。」也作「牂牁」。

《史记·卷一一六·西南夷传》:「道西北牂柯。」


牂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且兰释义:本为 汉 代西南地区小国之名。武帝 于其地置 故且兰县,属 牂柯郡。见《史记·西南夷列传》、《汉书·地理志上》。地约在今 贵州 福泉县。清 顾炎武《李生符自南中归檇李三年矣追惟壮游兼示旧作》诗:“文飞 鹤拓 云,墨染 且兰 树。”
    • 2.
      两林释义:唐 代西南部落名。《新唐书·南蛮传下·两爨蛮》:“勿邓 南七十里,有 两林 部落,有 十低 三姓、阿屯 三姓、亏望 三姓隶焉。”《新唐书·南蛮传下·两爨蛮》:“勿邓、丰琶、两林 皆谓之东蛮,天宝 中,皆受封爵。”《新五代史·楚世家·马希范》:“溪州 西接 牂柯、两林,南通 桂林、象郡。”《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五年》:“秋,七月,西川 奏 两林 鬼主邀 南詔 蛮,败之,杀获甚众。”
    • 3.
      牂柯郡释义:牂柯郡(牂,音臧),郡名。
    • 4.
      竹王释义:汉 时 夜郎 国王。 传说生于大竹中,故名。《后汉书·西南夷传·夜郎》:“夜郎 者,初有女子浣於 遯水,有三节大竹流入足閒,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 夜郎侯,以 竹 为姓。武帝 元鼎 六年,平 南夷,为 牂柯郡,夜郎侯 迎降,天子赐其王印綬。后遂杀之。夷獠 咸以 竹王 非血气所生,甚重之,求为立后。牂柯 太守 吴霸 以闻,天子乃封其三子为侯。”唐 皮日休《寄琼州杨舍人》诗:“行遇 竹王 因设奠,居逢木客又迁家。”
    • 5.
      面木释义:树名。即桄榔。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昭仪尼寺》:“堂前有酒树、麪木。” 周祖谟 校释:“《后汉书·西南夷传》:‘ 牂柯 句町县 有桄桹木,可以为麪,百姓资之。’《齐民要术》曰:‘都句树似栟櫚,木中出屑,如麪可啖。’”麪,一本作“ 麵 ”。参见“ 桄2榔 ”。

牂柯(zangk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牂柯是什么意思 牂柯读音 怎么读 牂柯,拼音是zāng kē,牂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牂柯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