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及 [bō jí]
1. 扩散到;传播到。
例疾病波及全岛。
英[ spread to; ]
2. 影响到。
例经济危机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英[ involve; affect; ]
波及 引证解释
⒈ 扩散到;传播到。
引《国语·晋语四》:“其波及 晋国 者,君之餘之,又何以报?”
《魏书·天象志三》:“其餘灾波及 晋 魏,仍其兵革之祸。”
清 李渔 《奈何天·锡祺》:“我们三个,一齐具疏,求上帝推男子之爱,波及妇人,免他轮迴一转。”
吴玉章 《论辛亥革命》:“这个运动波及十多个省的大小城市。”
⒉ 影响到;牵连到。
引唐 柳宗元 《与友人论为文书》:“其间耗费简札,役用心神者,其可数乎?登文章之籙,波及后代,越不过数十人耳。”
《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君今日之祸,波及妻子。”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武昌起义》:“设此营兵士受革命军波及,反受危险,不若将輜重营全体带至 汉口 清静地方集合,再从长计议。”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十章:“有些不明了政策,怕波及自己而自杀。”
国语词典
波及 [bō jí]
⒈ 泽及、影响。比喻如水波扩散,及于四周。
引《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
唐·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登文章之箓,波及后代,越不过数十人耳。」
波及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关系释义:⒈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正确处理科学技术普及和提高的关系。这个电门跟那盏灯没有关系。⒉人和人或人和事物之间的某种性质的联系:拉关系。关系户。夫妻关系。军民关系。社会关系。⒊对有关事物的影响或重要性;值得注意的地方(常跟“没有、有”连用):这一点很有关系。没有关系,修理修理照样儿能用。⒋泛指原因、条件等:由于时间关系,暂时谈到这里为止。⒌表明有某种组织关系的证件:随身带上团的关系。⒍关联;牵涉:石油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
- 2.
影响释义:⒈对别人的思想或行动起作用(如影之随形,响之应声):父母应该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影响孩子。⒉对人或事物所起的作用:这件事造成很大的影响。⒊传闻的;无根据的:模糊影响之谈。
- 3.
涉及释义:牵涉到;关联到:案子涉及好几个人。 这个问题涉及面很广。
波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印度民族大起义释义:1857-1859年印度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起义。1857年5月10日,起义在密拉特爆发。第二天起义军攻占首都德里。起义波及印度北部、中部、南部的二十个地区。1859年起义遭到镇压。
- 2.
存在主义释义:世纪30年代形成并广泛流行于西方的现代哲学思潮。主张把存在当做哲学的研究对象,认为个人存在是一切存在的出发点,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其影响波及西方社会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主义又可分为有神论的、无神论的和人道主义的。
- 3.
楚波释义:⒈《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 公子 重耳 ﹞及 楚,楚子 饗之,曰:‘公子若反 晋国,则何以报不穀?’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 其波及 晋国 者,君之餘也;其何以报君?’”后因以“楚波”谓馀波。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托庇》:“远脉曰楚波,餘波所及。”⒉泛指 楚 地的江河湖泽。前蜀 韦庄《又闻湖南荆渚相次陷没》诗:“尸填 汉水 连 荆 阜,血染 湘 云接 楚 波。”
- 4.
波及释义:牵涉到;影响到:水灾波及南方数省。事件波及整个世界。他怕此事波及自身。
- 5.
波累释义:波及带累;拖累。
- 6.
波靡释义:⒈随波起伏,顺风而倒。比喻胸无定见,相率而从。⒉比喻倾颓之世风、流俗。⒊波及,扩散。
- 7.
流迁释义:⒈犹波及。 ⒉迁移流动。
- 8.
流逮释义:犹波及。
- 9.
火山地震释义:地震的一种,由火山爆发而引起。波及范围和破坏性都较小。
- 10.
爱己及人释义:爱自己从而推广到别人。及:波及,推广。
- 11.
眼丹释义:中医眼病名。症见整个眼胞漫肿赤痛,甚者波及周围脸部组织,硬结拒按,常伴有寒热头痛。
- 12.
祸及池鱼释义:犹殃及池鱼。比喻无辜波及而受害。
- 13.
窣堵波释义:亦作“窣堵坡”。梵语stūpa的音译。即佛塔。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呾蜜国》:“诸窣堵波及佛尊像,多神异,有灵鉴。”唐 黄滔《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释之西天谓之窣堵波,中华谓之塔。塔制以层,增其敬也。”宋 王安石《草堂怀古》诗:“周顒 宅作阿兰若,娄约 身归窣堵波。”清 黄遵宪《锡兰岛卧佛》诗:“遥望窣堵坡,相约僧躋攀。”亦省作“窣堵”。《新唐书·西域传上·天竺》:“﹝ 中天竺 ﹞死者燔骸取灰,建窣堵,或委野中及河,饵鸟兽鱼鳖,无丧纪。”宋 陆游《予数年不至城府丁巳火后今始见之》诗:“窣堵招提俱
-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释义:1914— 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而进行的战争。战争一方是以德、奥匈、意为首 的同盟国集团,一方是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战火遍及欧、亚、非三洲,欧洲为主要战场。参战国有33个。战祸波及的人口在15亿以上。结果同盟国集团战败,德国被迫于1918年11月11日投 降。
- 15.
衍射释义:旧称绕射。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障碍物边缘或孔隙时发生的偏离直线进行方向的展衍现象。如光通过小孔时,在孔后屏上出现一亮斑,它的亮度向外逐渐减弱。电磁波、声波、水波及物质波都能发生衍射现象。
波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印度民族大起义释义:1857-1859年印度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起义。1857年5月10日,起义在密拉特爆发。第二天起义军攻占首都德里。起义波及印度北部、中部、南部的二十个地区。1859年起义遭到镇压。
- 2.
存在主义释义:世纪30年代形成并广泛流行于西方的现代哲学思潮。主张把存在当做哲学的研究对象,认为个人存在是一切存在的出发点,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其影响波及西方社会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主义又可分为有神论的、无神论的和人道主义的。
- 3.
楚波释义:⒈《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 公子 重耳 ﹞及 楚,楚子 饗之,曰:‘公子若反 晋国,则何以报不穀?’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 其波及 晋国 者,君之餘也;其何以报君?’”后因以“楚波”谓馀波。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托庇》:“远脉曰楚波,餘波所及。”⒉泛指 楚 地的江河湖泽。前蜀 韦庄《又闻湖南荆渚相次陷没》诗:“尸填 汉水 连 荆 阜,血染 湘 云接 楚 波。”
- 4.
波及释义:牵涉到;影响到:水灾波及南方数省。事件波及整个世界。他怕此事波及自身。
- 5.
波累释义:波及带累;拖累。
- 6.
波靡释义:⒈随波起伏,顺风而倒。比喻胸无定见,相率而从。⒉比喻倾颓之世风、流俗。⒊波及,扩散。
- 7.
流迁释义:⒈犹波及。 ⒉迁移流动。
- 8.
流逮释义:犹波及。
- 9.
火山地震释义:地震的一种,由火山爆发而引起。波及范围和破坏性都较小。
- 10.
爱己及人释义:爱自己从而推广到别人。及:波及,推广。
- 11.
眼丹释义:中医眼病名。症见整个眼胞漫肿赤痛,甚者波及周围脸部组织,硬结拒按,常伴有寒热头痛。
- 12.
祸及池鱼释义:犹殃及池鱼。比喻无辜波及而受害。
- 13.
窣堵波释义:亦作“窣堵坡”。梵语stūpa的音译。即佛塔。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呾蜜国》:“诸窣堵波及佛尊像,多神异,有灵鉴。”唐 黄滔《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释之西天谓之窣堵波,中华谓之塔。塔制以层,增其敬也。”宋 王安石《草堂怀古》诗:“周顒 宅作阿兰若,娄约 身归窣堵波。”清 黄遵宪《锡兰岛卧佛》诗:“遥望窣堵坡,相约僧躋攀。”亦省作“窣堵”。《新唐书·西域传上·天竺》:“﹝ 中天竺 ﹞死者燔骸取灰,建窣堵,或委野中及河,饵鸟兽鱼鳖,无丧纪。”宋 陆游《予数年不至城府丁巳火后今始见之》诗:“窣堵招提俱
-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释义:1914— 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而进行的战争。战争一方是以德、奥匈、意为首 的同盟国集团,一方是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战火遍及欧、亚、非三洲,欧洲为主要战场。参战国有33个。战祸波及的人口在15亿以上。结果同盟国集团战败,德国被迫于1918年11月11日投 降。
- 15.
衍射释义:旧称绕射。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障碍物边缘或孔隙时发生的偏离直线进行方向的展衍现象。如光通过小孔时,在孔后屏上出现一亮斑,它的亮度向外逐渐减弱。电磁波、声波、水波及物质波都能发生衍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