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顷 [qiān qǐng]
1. 百亩为顷。千顷,极言其广阔。
千顷 引证解释
⒈ 百亩为顷。千顷,极言其广阔。
引《淮南子·说林训》:“寻常之谿,灌千顷之泽。”
唐 韩愈 《酬卢给事曲江荷花行》:“曲江 千顷秋波浄,平铺红云盖明镜。”
明 陈所闻 《中秋同齐王孙瑞堂春堂虎丘坐月》曲:“望白云千顷,野鹤翱翔。”
丘复 《寄曹耐公汕头》诗:“罄此一樽酒,如对千顷汪。”
千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专封释义:⒈擅自分封。《穀梁传·僖公二年》:“故非天子不得专封诸侯,诸侯不得专封诸侯。”⒉指无限占田。汉 荀悦《汉纪·文帝纪下》:“《春秋》之义,诸侯不得专封,大夫不得专地。今豪民佔田,或至数百千顷,富过王侯,是自专封也。”按,《申鉴·时事》作“诸侯不专封。富人民田踰限,富过公侯,是自封也。”
- 2.
两川释义:东川 和 西川 的合称。唐肃宗 至德 二年,剑南道 置 东川、西川 两节度使,因有 两川 之称。唐 白居易《同梦得寄贺东西川二杨尚书》诗:“两川 风景同三月,千里江山属一家。”宋 韩驹《次韵参寥》:“君今振锡归千顷,我亦收身入 两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至今 两川 风俗,女人自小从师上学,与男人一般读书。”
- 3.
中岁释义:⒈农业收成一般的年景。《周礼·地官·均人》“中年则公旬用二日焉”汉 郑玄 注:“人食三鬴为中岁。”《宋史·食货志上四》:“熙河 四州田无虑万五千顷,十分取一以为公田,大约中岁亩一石,则公田所得十五万石。”⒉中年。南朝 齐 谢朓《赋贫民田》诗:“中岁歷三臺,旬月典邦政。”唐 王维《终南别业》诗:“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明 吴承恩《斋居》诗之一:“中岁志丘壑,茅斋寄城郭。”清 唐孙华《张母陈太孺人贞节诗》:“娥月悲掩曜,中岁忽云徂。”
- 4.
六井释义:又称 钱塘 六井。 即:相国井、西井、金牛井、方井、白龟井、小方井。唐 李泌 做 杭州 刺史时,因居民饮水苦恶,引 西湖 水而成。井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内,多已湮没。《新唐书·白居易传》:“﹝ 居易 ﹞为 杭州 刺史,始筑堤捍 钱塘湖,钟洩其水,溉田千顷;復浚 李泌 六井,民赖其汲。”《宋史·苏轼传》:“﹝ 軾 ﹞后造堰牐,以为湖水畜洩之限,江潮不復入市。以餘力復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参阅 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十三。
- 5.
农月释义:农事繁忙的月份。《后汉书·循吏传·秦彭》:“兴起稻田数千顷,每於农月,亲度顷亩,分别肥塉,差为三品,各立文簿,藏之乡县。”《三国志·吴志·华覈传》:“臣省月令,季夏之月,不可以兴土功……六月戊己,土行正王,既不可犯,加又农月,时不可失。”《旧唐书·韦凑传》:“明年春,起 金仙、玉真 两观,用工巨亿。凑 进諫曰:‘陛下去夏,以妨农停两观作,今正农月,翻欲兴功。’”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又命天下:乡置一鼓,遇农月,晨鸣鼓,众皆会,及时力服田。”
- 6.
千顷牌释义:封建时代为奖励巨富,地过千顷者,官府赐牌,以示褒荣。
- 7.
千顷释义:百亩为顷。千顷,极言其广阔。
- 8.
堤塘释义:⒈堤岸。《旧唐书·高瑀传》:“瑀 召集州民,绕郭立堤塘一百八十里,蓄洩既均,人无饥年。”⒉隄塘:有堤坝的水塘。《汉书·高帝纪上》“尝息大泽之陂”唐 颜师古 注:“盖於泽陂隄塘之上休息而寝寐也。”《新唐书·地理志五》:“高邮,上,有隄塘,溉田数千顷。”
- 9.
守常释义:固守常法;按照常规。《管子·侈靡》:“故法而守常,尊礼而变俗。”尹知章 注:“谓古法得其法者,则守常故而不革也。”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鲍丘水》:“山水暴发,则乘遏东下;平流守常,则自门北入,灌田岁二千顷。”唐 元稹《中书省议举县令状》:“选授者例无异绩,尚得四考守常;举荐者纵未殊尤,岂可二年便罢。”清 龚自珍《春秋决事比答问第一》:“吏也者,守常奉故,直而弗有。”
- 10.
小聚释义:⒈小村落。 宋 陆游《埭西小聚》诗:“小聚数家秋靄里,平波千顷夕阳西。”清 钱谦益《阻风满家湾》诗:“柳市三家成小聚,桃源数里得虚名。”⒉短暂而随便地聚会。宋 张炎《庆清朝》词:“闲扶短策,邻家小聚清欢。”⒊小量积聚。清 魏源《支陇承气论序》:“气大聚则建都立邑,生人以託命焉;气小聚则卜兆归藏,死人以復命焉。”
- 11.
尸祝释义:⒈古代祭祀时对神主掌祝的人;主祭人。《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郭象 注:“庖人尸祝,各安其所。”成玄英 疏:“尸者,太庙之神主也;祝者,则今太常太祝是也;执祭版对尸而祝之,故谓之尸祝也。”《晋书·嵇康传》:“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故为足下陈其可否。”清 龚自珍《六经正名》:“《尔雅》者,释《诗》《书》之书,所释又《诗》《书》之肤末,乃使之与《诗》《书》抗,是尸祝舆儓之鬼,配食昊天上帝也。”⒉祭祀。明 宋濂《题傅氏诰敕后》:“﹝ 金昌年 ﹞尝浚 慈湖,溉田千顷,民
- 12.
撩清释义:犹撩洗。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郡中 西湖,环三十里,溉湖上良田千顷…… 武肃 置撩清军以疏其恶。”明 归有光《嘉靖庚子科乡试对策》之五:“收图回之利,养撩清之卒,更番迭役以浚之。”《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五年》:“淮安 以东,河 入海处宜倣 宋 置撩清夫。”参见“撩洗”。
- 13.
玉界释义:⒈天空。唐 陆龟蒙 皮日休《开元寺楼看雨联句》:“写作玉界破,吹为羽林旋。”宋 张孝祥《浪淘沙》词:“楼外卷重阴。玉界沉沉,何人低唱醉泥金?”⒉指碧绿澄清的水域。宋 文天祥《乱礁津》诗:“万家画图里,千崖玉界中。”明 郑若庸《玉玦记·同妓游湖》:“琼田玉界,隐约碧澄千顷。”⒊指仙境。明 汤显祖《牡丹亭·魂游》:“俺老道姑看守 杜小姐 坟菴,三年之上,择取吉日,替他开设道场,超生玉界。”
- 14.
盐酪释义:盐和乳酪。《礼记·杂记下》:“功衰食菜果,饮水浆,无盐酪,不能食食,盐酪可也。”《宋书·刘瑜传》:“三年不进盐酪,号泣昼夜不絶声。”宋 陆游《书意》诗:“秋江菰菜喜新尝,盐酪亲调七箸香。”《明史·朱燮元传》:“鸭池、安庄 傍河可屯之土,不下二千顷,人赋土使自赡,盐酪芻茭出其中。”
- 15.
良田释义:肥沃的田地:良田千顷。荒漠变成良田。
- 16.
起科释义:谓对农田计亩征收钱粮。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良乡行》:“良乡 疆域甚狭,復有军屯者三,宫勋子粒十二,山水衝没者七,起科地不满三千顷,而民无后占者仅六百丁,其实不及大县一里。”清 顾炎武《日知录·地亩大小》:“国初有奉旨开垦永不起科者,有因洿下鹻薄而无粮者,今一概量出作数。”《清史稿·圣祖纪一》:“庚午,詔民间垦荒田亩,以十年起科。”
- 17.
鸿隙陂释义:陂名。故址在今 河南 淮河 北 正阳、息县 间。跨 汝河,受 淮 北诸水,郡以为饶。汉成帝 时,关 东患水,陂溢为害,翟方进 等奏罢之。后岁旱、民失其利。东汉 邓晨 为 汝南 太守,修复旧陂,起塘四百馀里,灌田数千顷,汝 土以饶。至 安帝 永初 三年,诏以陂假与贫民,自是遂废。宋 秦观《汝水涨溢说》:“《汉书》称 汝南 有 鸿隙陂,翟方进 为相始奏罢,郡人怨甚切。意 鸿隙陂 者,非特为灌溉之利,菱芡蒲鱼之饶,实一郡瀦水处也。”
- 18.
麦雨释义:麦熟时节所降的雨。南朝 梁简文帝 《饯临海太守刘孝仪蜀郡太守刘孝胜》诗:“凉风绕轻幕,麦雨交新溜。” 唐 李贺 《南园》诗之十三:“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清 唐孙华 《暮春杂诗》之三:“麦雨乾千顷,苹风散一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