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主断 主断的意思
zhǔduàn

主断

简体主断
繁体主斷
拼音zhǔ duàn
注音ㄓㄨˇ ㄉㄨ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ǔ,(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组词】: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组词】:君主。主上。(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组词】:主张。主见。主意。主义。(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组词】: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组词】: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6) 预示。【组词】:早霞主雨。(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组词】:木主。神主。(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9) 姓。

duàn,(1)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组词】:断裂。断层。断面。截断。断肠。断魂。断线风筝。(2) 不继续,禁绝。【组词】:断粮。断水。断炊。断奶。断档。断流。断种(zhóng )。断交。断片。断续。断子绝孙。(3) 判定,决定。【组词】:判断。诊断。断狱(审理和判决罪案)。(4) 一定,绝对。【组词】:断乎不可。断然施行。

基本含义

指在决策、处理问题时果断、坚定、有决心。

主断的意思

主断 [zhǔ duàn]

1. 专断;决断。

3. 负责判决。

主断 引证解释

⒈ 专断;决断。

《韩非子·内储说上》:“叔孙 相 鲁,贵而主断。”
《战国策·楚策四》:“夫人主年少而矜材,无法术以知奸,则大臣主断国私,以禁诛於己也。”
隋 王通 《中说·立命》:“故不学《春秋》,无以主断。”

⒉ 负责判决。

《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后有贤明有司主断者, 述 儿奉酬白金三百两。”


主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主断释义:⒈专断;决断。《韩非子·内储说上》:“叔孙 相 鲁,贵而主断。”《战国策·楚策四》:“夫人主年少而矜材,无法术以知奸,则大臣主断国私,以禁诛於己也。”隋 王通《中说·立命》:“故不学《春秋》,无以主断。”⒉负责判决。《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后有贤明有司主断者,述 儿奉酬白金三百两。”
    • 2.
      北罗酆释义:即 罗酆山。 道家谓山上有六天鬼神主断人间的生死祸福。山在北方癸地,故称“北罗酆”。简称“北酆”。
    • 3.
      相雠释义:⒈亦作“相仇”。互相仇恨。《史记·游侠列传》:“雒阳 人有相仇者,邑中贤豪居间者以十数,终不听。”宋 叶适《福建运使直显谟阁少卿赵公墓铭》:“猺昔自相讎而鬭,我主断不平,数使叛逆,已前误矣。”⒉争相出售。宋 王安石《灵山》诗:“水玉比来闻长价,市人无数起相讎。”
    • 4.
      美材释义:⒈优良的木材。 三国 魏 何晏《景福殿赋》:“或以嘉名取宠,或以美材见珍。”明 吴承恩《赠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诗序:“美材取於既成,硕果食於方熟。”⒉不凡的资质。《韩非子·奸劫弑臣》:“人主无法术以御其臣,虽长年而美材,大臣犹将得势擅事主断,而各为其私急。”《韩诗外传》卷六:“美材也而不闻君子之道、隐小物以害大物者,灾必及身矣。”
    • 5.
      贼曹释义:⒈官署名。 西汉 成帝 于尚书初置二千石主郡国事。东汉 光武帝 改以二千石曹掌中都官水火、盗贼、词讼、罪法,亦称贼曹。《后汉书·何敞传》:“敞 备数股肱,职典贼曹,故欲亲至发所,以纠其变,而二府以为故事三公不与贼盗。”《通典·职官五》:“汉成帝 时,尚书初置二千石曹,主郡国二千石,又置三公曹,主断狱。后汉 光武,改三公曹主岁尽考课诸州郡政,二千石曹掌中都官水火、盗贼、词讼,罪法,亦谓之贼曹,重於诸曹。”⒉官名。东汉 太尉属官以及各郡县置贼曹,主盗贼事。《后汉书·党锢传·岑晊》:“又以 张牧 为中贼曹吏。”
    • 6.
      黑狱释义:⒈地处幽深、关押重犯的监狱。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监禁》:“第四层最深邃者为黑监,所谓黑狱是也。强盗歷年缓决及新盗拟辟者居之。”⒉冤狱。清 龚炜《巢林笔谈·沉宗伯为郑峚阳作传》:“如世所图 阎罗、包老,主断黑狱者乎?”

主断(zhud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主断是什么意思 主断读音 怎么读 主断,拼音是zhǔ duàn,主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主断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