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清慎 清慎的意思
qīngshèn

清慎

简体清慎
繁体
拼音qīng shèn
注音ㄑㄧㄥ ㄕㄣ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īng,(1) 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组词】:清水。清泉。清流(①澄澈的水流,如“一股清清”;②旧时指负有名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清澈。清碧。清朗。清新。清醇。月白风清。(2) 安静,不烦。【组词】:冷清。凄清。清闲。清静。清淡。清幽。清谧(宁静)。(3) 单纯不杂。【组词】:清唱。清茶。(4) 明白,明晰。【组词】:清楚。清晰。清醒。清通(文章层次清楚)。清亮。(5) 一点不留,净尽。【组词】:清除。肃清。清剿。清洗。清君侧(清除国君身边的亲信)。(6) 整理,查验。【组词】:清理。清查。清点。清仓。(7) 详细登记。【组词】:清册。清单。(8) 公正,廉洁。【组词】:清廉。清正。清官。清绩。(9) 洁净,纯洁。【组词】:清洁。清爽。冰清玉洁。(10) 高洁,高尚的,高明的。【组词】:清高。清绮。清雅。清操。清介(清高耿直)。清望(清白高尚的声望)。清识(高明的见识)。(11) 太平,不乱。【组词】:清平。清泰。清和。(12) 中国朝代名。【组词】:清代。清宫秘史。(13) 姓。

shèn,(1) 小心,当心。【组词】:谨慎。不慎。慎重(zhòng )。慎言。慎独(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2) 姓。

清慎的意思

清慎 [qīng shèn]

1. 清廉谨慎。

清慎 引证解释

⒈ 清廉谨慎。

《三国志·魏志·胡质传》“威,咸熙 中官至 徐州 刺史”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其父子清慎如此。於是名誉著闻,歷位宰牧。”
唐 皮日休 《元鲁山》诗:“三年 鲁山 吏,清慎各自持。”
宋 苏舜钦 《两浙路转运使司封郎中王公墓表》:“盖 文正公 以清慎训诸子,而公亦恬於进取也。”
《明史·忠义传五·高斗垣》:“﹝ 高斗垣 ﹞为人孤鯁,以清慎得名。”
清 刘大櫆 《送倪司城序》:“倪君 清慎自持,奉公勤民之术,不足为 倪君 告。”


国语词典

清慎 [qīng shèn]

⒈ 清廉谨慎。

唐·皮日休〈元鲁山〉诗:「三年鲁山吏,清慎各自持。」
《明史·卷二九三·忠义传五·许永禧传》:「为人孤鲠,以清慎得名。」


清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善状释义:⒈好的事迹。宋 苏洵《史论上》:“所襃莫见其善状,所贬弗闻其恶实。”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六:“三变 释褐到官始踰月,善状安在,而遽荐论?”明 沉德符《野获编·叛贼·武定四叛》:“陈 抚 滇 十六年,实少善状。”⒉指行状。唐 柳宗元《柳州司马孟公墓志铭》:“孟氏 之孤曰 遵庆,奉其父命书九篇,为善状一篇。”⒊唐 时吏部考课之法有四善: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善状之外,有二十七最。见《唐六典·吏部考功郎中》、《旧唐书·职官志二》。
    • 2.
      官绢释义:官府的绢帛。三国 魏 曹操《与太尉杨彪书》:“今赠足下锦裘二领,八节银角桃杖一枚,青氊牀褥三具,官绢五百疋,钱六十万。”《晋书·庾冰传》:“冰 天性清慎,常以俭约自居。中子 袭 尝贷官绢十匹,冰 怒,捶之,市绢还官。”《北齐书·循吏传·孟业》:“﹝ 业 ﹞性廉谨,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十疋与之,拒而不受。”
    • 3.
      机悟释义:⒈亦作“机晤”。机敏颖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王导 须臾至,徒跣下地谢曰:‘天威在颜,遂使 温嶠 不容得谢。’嶠 於是下谢,帝乃释然。诸公共叹 王 机悟名言。”《隋书·牛弘传》:“吏部侍郎 高孝基,鉴赏机晤,清慎絶伦。”南唐 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宣宗 尝亲试神童 李瑴 於便殿,瑴 年数岁,聪慧详敏,对问机悟,上甚悦之。”⒉指机智。清 昭槤《啸亭杂录·戴学士》:“﹝ 戴梓 ﹞少有机悟,自製火器,能击百步外。”
    • 4.
      清慎释义:清廉谨慎。《三国志·魏志·胡质传》“威,咸熙 中官至 徐州 刺史”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晋阳秋》:“其父子清慎如此。於是名誉著闻,歷位宰牧。”唐 皮日休《元鲁山》诗:“三年 鲁山 吏,清慎各自持。”宋 苏舜钦《两浙路转运使司封郎中王公墓表》:“盖 文正公 以清慎训诸子,而公亦恬於进取也。”《明史·忠义传五·高斗垣》:“﹝ 高斗垣 ﹞为人孤鯁,以清慎得名。”清 刘大櫆《送倪司城序》:“倪君 清慎自持,奉公勤民之术,不足为 倪君 告。”
    • 5.
      清慎勤释义:清廉、谨慎、勤勉。《三国志·魏志·李通传》“以宠异焉”裴松之 注引 晋 王隐《晋书》:“﹝ 李秉 ﹞尝答 司马文王 问,因以为《家诫》曰:昔侍坐於先帝,时有三长吏俱见。临辞出,上曰:‘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后用以为官箴。衙署公堂多书“清慎勤”三字作匾额。梁启超《新民说·论公德》:“近世官箴,最膾炙人口者三字,曰:‘清、慎、勤。’”
    • 6.
      留犊释义:《三国志·魏志·常林传》:“林 遂称疾篤”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载,寿春 令 时苗,少清白。 到任时乘薄軬车,黄牸牛,布被囊。居官岁馀,牛生一犊。离任时,留其犊,谓主簿曰:“令来时,本无此犊,犊是 淮 南所生有也。”又《晋书·羊祜传》载,鉅平侯 羊篇“歷官清慎,有私牛於官舍产犊,及迁而留之。”后以留犊喻居官清廉,纤介不取。
    • 7.
      词雅释义:言词雅正。宋 范仲淹《与李宗易向约堪任清要状》:“﹝ 李宗易 ﹞ 天禧 三年进士第九人及第,素负词雅,居常清慎,有静理之才,无躁进之跡。”
    • 8.
      青菜刘释义:明 刘玺 的绰号。嘉靖 中,刘 任督漕总兵,居官清慎自持,莅事五年,罢归,行李萧然。人称“青菜刘”。清 张岱《夜航船·清廉》:“刘璽,龙驤卫 人。少业儒,长袭世职,居官廉洁,人呼‘青菜刘’,或呼为‘刘穷’。继推总漕运,上识其名,喜曰:‘是 刘穷 耶!’可其奏。”
    • 9.
      风流罪过释义:⒈因风雅之事而犯的过失。《北齐书·循吏传·郎基》:“基 性清慎,无所营求……唯颇令写书。潘子义 曾遗之书曰:‘在官写书,亦是风流罪过。’”⒉指男女风情过失。宋 黄庭坚《满庭芳》词:“些子风流罪过,都説与明月空牀。”⒊轻微的过失。元 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你唤 尉迟恭 来,寻他些风流罪过,则説他有二心,将他下在牢中。”《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忽一日,学士被宰相 王荆公 寻件风流罪过,把学士奏贬 黄州 安置去了。”《水浒传》第一二○回:“朝廷既已生疑,必然来寻风流罪过。”

清慎(qingsh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清慎是什么意思 清慎读音 怎么读 清慎,拼音是qīng shèn,清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清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