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酒 [xuán jiǔ]
1. 古代祭礼中当酒用的清水。指淡薄的酒。
玄酒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祭礼中当酒用的清水。
引《礼记·礼运》:“故玄酒在室,醴醆在户。”
孔颖达 疏:“玄酒,谓水也。以其色黑,谓之玄。而太古无酒,此水当酒所用,故谓之玄酒。”
《南齐书·礼志上》:“玄酒不容多,鲜鱼理宜约。”
宋 叶适 《祭蔡行之尚书文》:“燕尔玄酒,公尸之熏。”
鲁迅 《无题》诗:“夜邀潭底影,玄酒颂皇仁。”
⒉ 指淡薄的酒。
引晋 程晓 《赠傅奕休》诗:“厥客伊何, 许由、巢父 ;厥醴伊何,玄酒瓠脯。”
《晋书·祖逖传》:“玄酒忘劳甘瓠脯,何以咏恩歌且舞。”
国语词典
玄酒 [xuán jiǔ]
⒈ 水。水深色黑,太古用以祭祀,故称为「玄酒」。
引《礼记·礼运》:「故玄酒在室,醴醆在户。」
唐·孔颖达·正义:「玄酒谓水也。以其色黑,谓之玄,而大古无酒,此水当酒所用,故谓之玄酒。」
《晋书·卷六二·祖逖传》:「玄酒忘劳甘瓠脯,何以咏恩歌且舞。」
玄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侧尊释义:谓设尊只用酒醴,不用玄酒。是礼之简且古者。玄酒即明水,以其色黑,故称。
- 2.
元酒释义:即玄酒。古代祭祀时当酒用的水。
- 3.
卫布释义:指粗布衣服。语出《左传·闵公二年》:“卫文公 大布之衣,大帛之冠。”杨伯峻 注:“大布衣、大白冠,所以示俭。”卷盦《蔽庐丛志序》:“太羹玄酒,沃脣不旨;刘 冠 卫 布,入市则譁。”
- 4.
大羹释义:不和五味的肉汁。《礼记·乐记》:“大饗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郑玄 注:“大羹,肉湆,不调以盐菜。”《左传·桓公二年》:“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唐 郑薰《赠巩畴》诗:“淡薄贵无味,羊斟 惭大羹。”明 李东阳《土室》诗:“大羹及元酒,此味久已识。”
- 5.
大羹玄酒释义:大羹,不和五味的肉汁;玄酒,古代当酒用的水。 喻诗文风格古朴雅淡。
- 6.
太羹玄酒释义:古代祭祀用的不调和五味的肉汁和代酒的水。比喻品质醇正。太羹玄酒也作元酒,古代祭祀时替代酒的水。
- 7.
玄尊释义:亦作“玄樽”。犹言玄酒。
- 8.
瑞珪释义:⒈古代天子赐给诸侯作为凭信的圭玉。汉 班固《白虎通·崩薨》:“诸侯薨,使臣归瑞珪于天子何?诸侯以瑞珪为信,今死矣,嗣子谅闇三年之后,当乃更爵命,故归之。”⒉珪之美称。《后汉书·蔡邕传》:“或画一策而綰万金,或谈崇朝而锡瑞珪。”《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蜡百神乐章之一》:“綺币霞舒,瑞珪虹起。”唐 张馀庆《祀后土赋》:“玄酒式降以尚本,瑞珪不琢而贵质。”
- 9.
祝号释义:即六祝六号。《周礼·春官·小祝》:“掌小祭祀、将事、侯禳、祷祠之祝号,以祈福祥,顺丰年,逆时雨,寧风旱,弥烖兵,远辠疾。”孙诒让 正义:“祝号即《大祝》六祝六号是也。”《礼记·礼运》:“作其祝号,玄酒以祭,荐其血毛,腥其俎。”孔颖达 疏:“作其祝号者,谓造其鬼神及牲玉美号之辞,史祝称之以告鬼神,故云作其祝号。”参见“六祝”、“六号”。
- 10.
稻秫释义:稻及稷之黏者。唐 杜甫《有事于南郊赋》:“玄酒明水之上,越席疏布之侧,必取先於稻秫麯糵之勤,必取著於纷纯纹绣之饰。”宋 王炎《丰年谣》:“五风十雨天时好,又见西郊稻秫肥。”
- 11.
野享释义:亦作“野饗”。 在野外设食款待。《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 客聘于 晋,过 宋。大子知之,请野享之。”《文选·张衡<西京赋>》:“割鲜野饗,犒勤赏功。”薛综 注:“谓饗食士众於广野中,劳勤苦,赏有功。”晋 张华《游猎篇》:“野饗会众宾,玄酒甘且旨。”
- 12.
阴厌释义:古代祭礼。嫡长子未成年而死,祭之于宗庙幽阴之处,称为“阴厌”。《礼记·曾子问》:“孔子 曰:‘有阴厌,有阳厌。’曾子 问曰:‘殤不祔祭,何谓阴厌、阳厌?’孔子 曰:‘宗子为殤而死,庶子弗为后也。其吉祭特牲,祭殤不举肺,无肵俎,无玄酒,不告利成,是为阴厌。’”郑玄 注:“是宗子而殤,祭之於奥之礼。”孔颖达 疏:“此宗子殤死,祭於祖庙之奥,阴闇之处,是谓阴厌也。”孙希旦 集解:“曰‘阴厌’者,以其祭之於奥,其处幽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