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和 [xī hé]
1. 羲氏和和氏的并称。传说尧曾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两对兄弟分驻四方,以观天象,并制历法。
2.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驾御日车的神。
3.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太阳的母亲。
4. 代指太阳。
6. 王莽时主掌全国财赋的官吏。
羲和 引证解释
⒈ 羲氏 和 和氏 的并称。传说 尧 曾命 羲仲、羲叔、和仲、和叔 两对兄弟分驻四方,以观天象,并制历法。
引《书·尧典》:“乃命 羲 和,钦若昊天,厤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⒉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驾御日车的神。
引《楚辞·离骚》:“吾令 羲和 弭节兮,望 崦嵫 而勿迫。”
王逸 注:“羲和,日御也。”
《初学记》卷一引《淮南子·天文训》:“爰止 羲和,爰息六螭,是谓悬车。”
原注:“日乘车,驾以六龙, 羲和 御之。”
⒊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太阳的母亲。 《山海经·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 甘水 之间,有 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 羲和,方浴日於 甘渊。
引羲和 者, 帝俊 之妻,生十日。”
⒋ 代指太阳。
引《后汉书·崔駰传》:“氛霓鬱以横厉兮,羲和忽以潜暉。”
李贤 注:“羲和,日也。”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昼竞羲和之末景,夕照望舒之餘耀。”
⒌ 王莽 时主掌全国财赋的官吏。
引《汉书·王莽传中》:“更名大司农曰羲和,后更为纳言。”
《后汉书·鲁恭传》:“祖父 匡,王莽 时为羲和,有权数,号曰智囊。”
国语词典
羲和 [xī hé]
⒈ 称唐虞时掌历法之官羲氏及和氏。
⒉ 神话传说中为太阳驾车的人。
引《广雅·释天》:「日御谓之羲和,月御谓之望舒。」
羲和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六骥释义:⒈谓驾车的六骏马。 《荀子·修身》:“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驥不致。”《晋书·后妃传上·武元杨皇后》:“金路晻蔼,裳帐不舒。千乘动軫,六驥踌躇。”宋 陆游《试笔》诗:“心手适调一,运此紫毫鋩。前却俱称意,六驥驰康庄。”⒉相传 羲和 为日御,驾六龙,故亦以“六驥”比喻日光、光阴。《史记·李斯列传》:“夫人生居世间也,譬犹骋六驥过决隙也。”金 边元鼎《和致仕李政奉韵》:“车马年年陌路尘,安知六驥过窗频。”
- 2.
六龙释义:⒈谓《易》乾卦的六爻。 ⒉指太阳。神话传说日神乘车,驾以六龙,羲和为御者。⒊古代天子的车驾为六马,马八尺称龙,因以为天子车驾的代称。⒋六兄弟的美称。
- 3.
占岁释义:⒈观察岁星(即木星)的运行以推算制历。 《吕氏春秋·勿躬》:“羲和 作占日,尚仪 作占月,后益 作占岁。”⒉占卜一年的吉凶。《史记·天官书》:“夫自 汉 之为天数者,星则 唐都,气则 王朔,占岁则 魏鲜。”宋 王安石《寄杨德逢》:“占岁以知子,将勤而后食。”
- 4.
四岳释义:相传为唐尧臣、羲和四子。分管四方的诸侯,所以叫四岳。汉孔安国,宋孔平仲,明杨慎均以四岳为一人。
- 5.
回日释义:⒈谓日神 羲和 驾车前进,不得过,为之回车。 形容极高。唐 李白《蜀道难》诗:“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宋 梅尧臣《赋秋鸣送刘衡州》诗:“峰前想回日,青冥生路歧。”⒉来日。《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庆元三年》:“若回日復相,必乱天下。”⒊亦作“廻日”。却日回行。语出《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 与 韩 搆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晋 郭璞《游仙诗》之四:“愧无 鲁阳 德,迴日向三舍。”晋 张协《七命》之一:“衝飇发而迴日,飞砾起而洒天。”南朝 梁 江淹《萧拜太尉扬州牧表》:“
- 6.
地日草释义:古代传说中食之使人不老的草。旧题 汉 郭宪《别国洞冥记》卷四:“朔(东方朔)曰:‘臣能使少者不老。’帝(汉武帝)曰:‘服何药耶?’朔 曰:‘东北有地日之草,西南有春生之草。’”明 杨慎《艺林伐山》卷三:“南荒有地日草,日中三足乌欲下食此草,羲和 驭之,以手掩乌目。”
- 7.
敬顺释义:⒈敬重顺从。 《史记·五帝本纪》:“乃命 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⒉犹敬慎。《淮南子·道应训》:“成王 问政於 尹佚 曰:‘吾何德之行,而民亲其上。’对曰:‘使之时而敬顺之。’”刘文典 集解引 王念孙 曰:“顺与慎同。”《清史稿·淳度亲王允祐传》:“雍正 元年,进封亲王,詔褒其安分守己,敬顺小心。”
- 8.
敲日释义:谓 羲和 御日车,鞭之使快行。
- 9.
日御释义:⒈古代掌记天象历数之官。《左传·桓公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日御不失日,以授百官于朝。”杨伯峻 注:“天子之日官定历以颁于诸侯,诸侯之日御奉之以授百官。”唐 张说《和张监观赦》:“日御临双闕,天街儼百神。”⒉古代神话中为太阳驾车的神,名 羲和。御,通“驭”。《楚辞·离骚》“吾令 羲和 弭节兮”汉 王逸 注:“羲和,日御也。”南朝 宋 颜延之《赤槿颂》:“日御北至,夏德南宣。”南朝 梁 沉约《梁甫吟》:“龙驾有驰策,日御不停阴。”⒊指太阳。隋 江总《芳林园天渊池铭》:“晓川漾碧,如日御之在河
- 10.
日车释义:⒈太阳。太阳每天运行不息,故以“日车”喻之。亦指神话中太阳所乘的六龙驾的车。《庄子·徐无鬼》:“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於 襄城 之野。’”汉 李尤《九曲歌》:“年岁晚暮时已斜,安得力士翻日车?”唐 刘禹锡《同乐天和微之深春好》之二:“桥峻通星渚,楼暄近日车。”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谭涤生诗》:“羲和 鞭日车,欲去不得恋。”⒉引申为时光。唐 李贺《感讽》诗之二:“奇俊无少年,日车何躄躄!”参见“日驭”、“日御”。
- 11.
曦车释义:羲和 所驾之车。 指太阳。
- 12.
曦和释义:即 羲和。
- 13.
曦驭释义:羲和 驭车。指太阳运行。
- 14.
末景释义:⒈馀辉。晋 葛洪《抱朴子·任命》:“昼竞 羲和 之末景,夕照 望舒 之餘耀。”⒉喻晚年。
- 15.
术数释义:谓以种种方术,观察自然界可注意的现象,来推测人的气数和命运。 也称“数术”。《汉书·艺文志》列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种,并云:“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但史官久废,除天文、历谱外,后世称术数者,一般专指各种迷信,如星占、卜筮、六壬、奇门遁甲、命相、拆字、起课、堪舆、占候等。《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阴阳,和於术数。”晋 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二》:“﹝ 蔡邕 ﹞博学,有雋才,善属文,解音声、伎艺并术数之事,无不精综。”宋 马永卿《嬾真子》卷三:“洛 中 邵康节 先
- 16.
朱羲释义:太阳。 古代称日为朱明,而 羲和 为日御,合而为“朱羲”。
- 17.
正长释义:⒈谓君主或各级行政长官。 《墨子·尚同中》:“方今之时,復古之民始生,未有正长之时。”《穀梁传·僖公十九年》:“上无正长之治,大臣背叛,反为寇盗。”《周书·苏绰传》:“非直州郡之官,宜须善人,爰至党族閭里正长之职,皆当审择。”宋 曾巩《正长各举属官诰》:“然存於《书》,二帝所命者 羲和 九官十二牧皆官之正长也,至於属官则未有二帝尝命之者。”⒉古代指塾师。《逸周书·大聚》:“立勤人以职孤,立正长以顺幼,立职丧以卹死,立大葬以正同。”朱右曾 校释:“正长,若书传所言,卿大夫致仕而归,居门侧之塾,以教子弟是也。
- 18.
浴日补天释义:这是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后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形容伟大的功业。
- 19.
浴日释义:⒈语本《淮南子·天文训》:“日出于暘谷,浴于咸池。”后以“浴日”指太阳初从水面升起。⒉古有羲和浴日的传说。见《山海经·大荒南经》。后以喻功勋巨大。参见“补天浴日”。
- 20.
淫湎释义:⒈沉溺于酒色。《左传·成公二年》:“蛮夷戎狄,不式王命,淫湎毁常,王命伐之。”杨伯峻 注:“淫谓淫于女色,湎谓沉湎于酒。”《吕氏春秋·当务》:“舜 有不孝之行,禹 有淫湎之意。”高诱 注:“禹 甘旨酒而饮之,故曰有淫湎之意。”《后汉书·律历志下》:“夏后 之时,羲和 淫湎,废时乱日,胤 乃征之。”章炳麟《訄书·原学》:“希腊 之末,甘食好乐而俗淫湎。”⒉迷惑;沉迷。《韩诗外传》卷九:“寡人不仁,无良左右,淫湎寡人,以至於此。”唐 欧阳詹《曲江池记》:“其或淫湎以情,泛览无斁,则飘风暴振,洪涛喷射,崩腾骆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