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敌对 敌对的意思
duì

敌对

简体敌对
繁体敵對
拼音dí duì
注音ㄉㄧˊ ㄉㄨㄟ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í,(1) 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组词】:敌人。敌方。敌寇。(2) 指敌人。【组词】:敌后。敌情。敌酋。敌特。轻敌。克敌制胜。(3) 抵挡。【组词】:寡不敌众。(4) 相当。【组词】:势均力敌。匹敌。敌手(能力相等的对手)。(5) 仇视。【组词】:敌意。“诸侯敌王所忾”。

duì,(1) 答,答话,回答。【组词】:对答如流。无言以对。(2) 朝着。【组词】:对酒当歌。(3) 处于相反方向的。【组词】:对面。(4) 跟,和。【例句】:对他商量一下。(5) 互相,彼此相向地。【组词】:对立。对流。对接。对称(chèn)。对峙。(6) 说明事物的关系。【组词】:对于。对这事有意见。(7) 看待,应付。【组词】:对待。(8) 照着样检查。【组词】:核对。校(jiào )对。(9) 投合,适合,使相合。【例句】:对应(yìng )。对劲。(10) 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组词】:神色不对。(11) 双,成双的。【组词】:配对。对偶。对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12) 平分,一半。【组词】:对开。(13) 搀和(多指液体)。【组词】:对水。(14) 量词,双。【组词】:一对鹦鹉。

基本含义

指敌对的、敌视的关系或态度。

敌对的意思

敌对 [dí duì]

1. 因利害冲突而不能相容;仇视而相对抗。

敌对分子。

[hostile;]

敌对 引证解释

⒈ 敌手;对手。

《艺文类聚》卷七四引 汉 应瑒 《奕势》:“挑诱既战,见欺敌对。”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一折:“韩魏公 见我这等干办公勤,决不和我做敌对。”
元 王晔 《桃花女》第一折:“如今世上,除了那 周公 一人妙算,再无敌对哩。”
鲁迅 《花边文学·“大雪纷飞”》:“如果自造一点丑恶,来证明他的敌对的不行,那只是他从隐蔽之处挖出来的自己的丑恶。”

⒉ 对抗;对立。

元 无名氏 《独角牛》第一折:“哥也,你凭着些甚么武艺敌对人也。”
杨沫 《我的生平》:“这时候,我已经有十岁左右了,已经对母亲的残忍、自私产生了憎恨、厌恶,甚至敌对的情感。”


国语词典

敌对 [dí duì]

⒈ 彼此因利害相冲突,或所据立场不同,而采取的一种对抗,甚或仇视的态度。

如:「辩论比赛时,敌对的双方必须保持优良的风度。」

敌视

亲善 友好


敌对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敌视释义:当做敌人看待;仇视:互相敌视。敌视的态度。

敌对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友好释义:⒈好朋友:生前友好。⒉亲近和睦:团结友好。友好邻邦。
    • 2.
      亲善释义:关系亲近友好(多指国家之间)。

敌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专政释义:统治阶级凭借军队、警察等国家机器对敌对阶级实行的强力统治。任何国家的实质都是一定阶级的专政。
    • 2.
      世界大战释义:敌对国家集团之间,在世界范围进行的大规模战争。 已经发生的世界大战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3.
      两军对峙释义:意思是大战在即,两方敌对的人马已经蓄势待发,即将展开厮杀。
    • 4.
      两鼠斗穴释义:比喻敌对双方在地势险狭的地方相遇,只有勇往直前的才能获胜。
    • 5.
      中立主义释义:某些国家在国际关系中所持的原则和所执行的政策。 即保持本国政治独立、主权完整,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不把自己的领土作为外国的军事基地,也不对任何国家采取敌对态度。
    • 6.
      为丛驱雀释义:丛:丛林;驱:赶。 把雀赶到丛林。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 7.
      为渊驱鱼释义:原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现多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过来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 8.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释义: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 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烈斗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
    • 9.
      二虎相斗释义: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 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烈斗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
    • 10.
      交捽释义:犹对抗,敌对。《国语·晋语一》:“戎夏交捽。交捽是交胜也。” 韦昭 注:“言 晋 胜戎,戎復胜 晋 。” 唐 杜牧 《原十六卫》:“斧鉞在前,爵赏在后,以首争首,以力搏力,飘暴交捽,岂暇异略!” 章炳麟 《讨满洲檄》:“衰 周 板荡,始有 赤狄 、 白狄 、 九洲 、 陆浑 之戎,交捽诸夏。”
    • 11.
      交绥释义:⒈谓敌对双方军队刚接触即各自撤退。《左传·文公十二年》:“秦 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杜预 注:“古名退军为绥。秦 晋 志未能坚战,短兵未至争而两退,故曰交绥。”汉 焦赣《易林·需之同人》:“两矛相刺,勇力钧敌。交绥结和,不破不缺。”宋 陈师道《赠赵奉议》诗:“旧好无新功,终年此交绥。未须坚百战,当即建降旗。”⒉交战。《梁书·武帝纪上》:“接距交绥,电激风扫。”唐 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南宫载勋业,凡百慎交绥。”陈春生《庚子惠州起义记》:“革军在距 法梅湖 四英里之 三角湖 地方,与官军交
    • 12.
      仇人相见,分外眼明释义: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
    • 13.
      仇人相见,分外眼睁释义: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
    • 14.
      仇对释义:指敌对的双方。
    • 15.
      仇人相见,分外明白释义: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
    • 16.
      仇货释义:敌对国家的商品和货物。 瞿秋白《乱弹·“铁流”在巴黎》:“巴黎 的报纸、书籍……似乎不在‘仇货之列’。”巴金《家》八:“据说这两年来学生太爱闹事了,今天检查仇货,明天示威游行。”夏丏尊 叶圣陶《文心》:“各地学校纷纷组织抗日会,努力于宣传及抵制仇货的工作。”
    • 17.
      仪尚释义:战国 时 张仪 与 靳尚 的并称。 二人为 屈原 外交、政治主张的敌对者。
    • 18.
      内奸释义:暗藏在内部做破坏活动的敌对分子:铲除内奸。
    • 19.
      内鬼释义:就是潜伏在己方人员内部,并且为敌对势力提供情报、消息、资源的敌对阵营的特务人员。
    • 20.
      决战释义:敌对双方使用主力进行的决定最后胜负的作战。 分为战略决战和战役决战。

敌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专政释义:统治阶级凭借军队、警察等国家机器对敌对阶级实行的强力统治。任何国家的实质都是一定阶级的专政。
    • 2.
      世界大战释义:敌对国家集团之间,在世界范围进行的大规模战争。 已经发生的世界大战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3.
      两军对峙释义:意思是大战在即,两方敌对的人马已经蓄势待发,即将展开厮杀。
    • 4.
      两鼠斗穴释义:比喻敌对双方在地势险狭的地方相遇,只有勇往直前的才能获胜。
    • 5.
      中立主义释义:某些国家在国际关系中所持的原则和所执行的政策。 即保持本国政治独立、主权完整,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不把自己的领土作为外国的军事基地,也不对任何国家采取敌对态度。
    • 6.
      为丛驱雀释义:丛:丛林;驱:赶。 把雀赶到丛林。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 7.
      为渊驱鱼释义:原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现多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过来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 8.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释义: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 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烈斗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
    • 9.
      二虎相斗释义: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 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烈斗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
    • 10.
      交捽释义:犹对抗,敌对。《国语·晋语一》:“戎夏交捽。交捽是交胜也。” 韦昭 注:“言 晋 胜戎,戎復胜 晋 。” 唐 杜牧 《原十六卫》:“斧鉞在前,爵赏在后,以首争首,以力搏力,飘暴交捽,岂暇异略!” 章炳麟 《讨满洲檄》:“衰 周 板荡,始有 赤狄 、 白狄 、 九洲 、 陆浑 之戎,交捽诸夏。”
    • 11.
      交绥释义:⒈谓敌对双方军队刚接触即各自撤退。《左传·文公十二年》:“秦 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杜预 注:“古名退军为绥。秦 晋 志未能坚战,短兵未至争而两退,故曰交绥。”汉 焦赣《易林·需之同人》:“两矛相刺,勇力钧敌。交绥结和,不破不缺。”宋 陈师道《赠赵奉议》诗:“旧好无新功,终年此交绥。未须坚百战,当即建降旗。”⒉交战。《梁书·武帝纪上》:“接距交绥,电激风扫。”唐 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南宫载勋业,凡百慎交绥。”陈春生《庚子惠州起义记》:“革军在距 法梅湖 四英里之 三角湖 地方,与官军交
    • 12.
      仇人相见,分外眼明释义: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
    • 13.
      仇人相见,分外眼睁释义: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
    • 14.
      仇对释义:指敌对的双方。
    • 15.
      仇人相见,分外明白释义: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
    • 16.
      仇货释义:敌对国家的商品和货物。 瞿秋白《乱弹·“铁流”在巴黎》:“巴黎 的报纸、书籍……似乎不在‘仇货之列’。”巴金《家》八:“据说这两年来学生太爱闹事了,今天检查仇货,明天示威游行。”夏丏尊 叶圣陶《文心》:“各地学校纷纷组织抗日会,努力于宣传及抵制仇货的工作。”
    • 17.
      仪尚释义:战国 时 张仪 与 靳尚 的并称。 二人为 屈原 外交、政治主张的敌对者。
    • 18.
      内奸释义:暗藏在内部做破坏活动的敌对分子:铲除内奸。
    • 19.
      内鬼释义:就是潜伏在己方人员内部,并且为敌对势力提供情报、消息、资源的敌对阵营的特务人员。
    • 20.
      决战释义:敌对双方使用主力进行的决定最后胜负的作战。 分为战略决战和战役决战。

敌对造句

1.我们有强大的人民民主专政,不怕极少数敌对分子兴妖作怪。

2.面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我们必须猜拳行令,做好反和平演变的思想准备。

3.有些国家发生内战,敌对双方经常滥杀无辜,草菅人命。

4.国外的敌对势力和国内的坏分子遥相呼应,妄图破坏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

5.中国的国防力量正在迅速崛起以抵御国际敌对实力的威胁,捍卫了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6.鲁迅的杂文像一颗颗重型炮弹攻击着敌对营垒的黑暗和反动。

7.地上的树像古代坚守阵地的勇士,一排排,一行行,用挺拔的身躯与风沙这个宿敌对峙着。

8.面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我们必须常备不懈,做好反和平演变的思想准备。

9.朋友说项出内心,显示关系真是亲。只报喜来不报忧,对敌对友观念新。

10.然后和这些人变得熟悉,依赖,或者敌对,仇恨。

11.这是一句有技术含量话。你想一想当时的情况,如果说话人和你是敌对关系,那就是骂人的话。

12.敌对势力总想丑化我们国家的伟大形象。

13.是了,即便一贯敌对的两个女生,也肯定会在共同喜爱着的某本书,某首歌,某个偶像上找到一致的立场。

14.信任一位虚伪的朋友,增加一个敌对的证人。

15.矛盾风格指的是在种种敌对的交互情形中的对矛盾的各种反应的一般趋势或模式。

16.有人单纯以反抗周围的敌对势力而支撑自己。如果这敌对势力一旦消失,他势必会像没有支座的物体一样倒下。

17.人民渴望和平,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总是企图制造混乱。

敌对(didu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敌对是什么意思 敌对读音 怎么读 敌对,拼音是dí duì,敌对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敌对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