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斋日 斋日的意思
zhāi

斋日

简体斋日
繁体齋日
拼音zhāi rì
注音ㄓㄞ ㄖ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āi,(1) 屋舍,常指书房、学舍、饭店或商店。【组词】:书斋。聊斋。荣宝斋。(2) 祭祀前或举行典礼前清心洁身。【组词】:斋戒。封斋(亦称“把斋”)。斋月。斋坛。斋会。斋果。(3) 佛教、道教等教徒、道徒吃的素食。【组词】:斋饭。斋堂。吃斋。(4) 舍饭给僧人吃。【组词】:斋僧。

rì,(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组词】: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组词】:日班。(3) 天,一昼夜。【组词】:多日不见。今日。日程。(4) 某一天。【组词】:纪念日。(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组词】:春日。往日。(7) 每天,一天一天地。【组词】:日记。日益。(8) 特指“日本国”。

基本含义

斋日是指守戒节食的日子,也指节制饮食的日子。

斋日的意思

斋日 [zhāi rì]

1. 定为斋戒和祈祷的日子。

[fast day;]

斋日 引证解释

⒈ 斋戒的日子。如佛制有六斋日、十斋日等。

《隋书·礼仪志二》:“到斋日,宜去庙二百步断哭。”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或至斋日,时烛光明。”
清 陈维崧 《映山红慢·竹菇用湘瑟词咏石榴韵》词:“正此际,太常斋日,小摘珊瑚一树。”


斋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长斋月释义:同“三长善月”。 《梵网经》卷下:“於六斋日年三长斋月,作杀生劫盗破斋犯戒者,犯轻垢罪也。”
    • 2.
      乌饭释义:以南烛草液汁浸米煮成之饭,其色青碧,故称。 亦指以杨桐叶、乌桕叶等液汁染黑的饭。道家谓久服可强身延年。释家亦于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又名青精饭。唐 陆龟蒙《四月十五日道室书事寄袭美》诗:“乌饭新炊芼臛香,道家斋日以为常。”
    • 3.
      六斋释义:指六斋日。阴历每月的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佛教认为此六日是“恶日”,应持斋修福。见《大智度论》卷六五。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大统寺》:“至於六斋,常有中黄门一人,监护僧舍,衬施供具,诸寺莫及。”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普令百姓,俱稟六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缚喝国》:“凡此三物,每至六斋,法侣成会,陈设供养。”
    • 4.
      十斋释义:见“十斋日”。
    • 5.
      十斋日释义:佛教语。 谓每月持斋素食并禁止屠宰的十天。《地藏经·如来赞叹品》:“復次 普广,若未来世众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能於是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是经一徧,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唐 高祖《禁行刑屠杀诏》:“自今以后,每年正月、五月、九月及每月十斋日,并不得行刑,所在公私,宜断屠杀。”亦省作“十斋”。唐 白居易《春日闲居》诗之一:“今日非十斋,庖童馈鱼肉。”《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老身年五十一岁了,又奉十斋,怎敢説谎?”
    • 6.
      十斋期释义:即十斋日。
    • 7.
      十直释义:道家指于十斋日到下界伺察人间善恶的诸神。
    • 8.
      大斋释义:天主教的一种斋戒,规定在大斋日只能饱食一餐,其余两餐减食。
    • 9.
      常式释义:⒈固定的制度。《管子·君臣下》:“国有常式,故法不隐,则下无怨心。”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三:“按《唐会要》,武德 二年正月二十四日,詔自今已后,每年正月、九月及每月十斋日并不得行刑,所在公私宜断屠钓,永为常式。”⒉法式;常规。《史记·秦始皇本纪》:“羣臣诵功,请刻于石,表垂于常式。”《三国志·魏志·王肃传》:“禄代其耕,乃往古之常式,当今之所宜也。”《魏书·乐浪王万寿传》:“朝廷衣冠,应有常式,何为著百戏衣?”《魏书·孙惠蔚传》:“校练句读,以为定本,次第均写,永为常式。”
    • 10.
      神足月释义:亦称“神变月”。 正、五、九三长斋月之异名。佛教语。谓每年正、五、九三月诸天神以神足巡行四天下,视察善恶,故名。在此三月中每月初一至十五日持每日不过中食之戒。《大智度论》卷十三:“﹝偈曰﹞六曰神足月,受持清浄戒,是人寿终后,功德必如我。”《杂阿含经》卷四十:“於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及神变月,受戒布萨。”《杂阿含经》卷四一:“尔时世尊告诸释氏:‘汝等瞿曇,於法斋日及神足月,受持斋戒修功德不?’”
    • 11.
      禁忌日释义:元 代制度,以每月初一、初八、十五日、二十三日为四斋日,禁止行刑和宰杀生物,又称“禁忌日”。
    • 12.
      竹米释义:即竹实。唐 皮日休《夏初访鲁望偶题小斋》诗:“野客病时分竹米,邻翁斋日乞藤花。”宋 杨万里《竹鱼》诗:“鱼生竹溪中,家在竹根菱荇丛,昼餐竹叶与竹米,夜饮竹露吹竹风。”明 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二》:“竹花踰年即死,谓之竹米,此乃竹之疫,非花也。”参见“竹实”。
    • 13.
      贼烽释义:贼寇进犯的战火。明 张凤翼《红拂记·奇逢旧侣》:“竟相从,他出门投主我无人共,谁料 咸阳 起贼烽。”明 边大绶《虎口馀生记》:“余十一月自 泽 归里,捻指逾岁,贼烽已逼 晋 而东。”清 吴大澂《愙斋日记·咸丰十一年》:“连日贼烽甚紧,青浦 一股,窜扰 泗涇,蔓延至于 真如、大场。”
斋日是什么意思 斋日读音 怎么读 斋日,拼音是zhāi rì,斋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斋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