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行义 行义的意思
xíng

行义

简体行义
繁体行義
拼音xíng yì
注音ㄒㄧㄥˊ 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áng hàng héng xíng,(1) 行列。【组词】:字里行间。罗列成行。(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组词】:泪下两行。(5) 某些营业所。【组词】:银行。花行。商行。(6) 行业。【组词】:同行。各行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组词】:行棉袄。行几针。(1) 走。【组词】: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2) 出外时用的。【组词】:行装。行箧。行李。(3) 流通,传递。【组词】:行销。风行一时。(4) 从事。【组词】:进行。(5) 流动性的,临时性的。【组词】:行商。行营。(6) 足以表示品质的举止行动。【组词】:行径。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7) 实际地做。【组词】:行礼。行医。行文。(8) 可以。【例句】:不学习不行。(9) 能干。【组词】:你真行。(10) 将要。【组词】:行将毕业。(11) 古代指物质的基本元素。【例句】:五行(“金”、“木”、“水”、“火”、“土”)。(12) 古诗的一种体裁。【组词】:长歌行。(13) 汉字字体的一种。【组词】:行书。(14) 姓。

yì,(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组词】: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组词】: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3) 情谊。【组词】:义气。恩义。义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组词】: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5) 指认为亲属的。【组词】:义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组词】:义齿。义肢。(7) 姓。

基本含义

躬行仁义。 汉 刘向 《说苑·指武》:“纵马 华山 ,放牛 桃林 ,示不復用。天下闻者咸谓 武王 行义於天下,岂不大哉。”《后汉书·鲁恭传》:“今边境无事,宜当修仁行义,尚於无为,令家给人足,安业乐产。” 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老乡,你一行义,可真几乎把我的饭碗敲碎了。”
(1).品行,道义。《荀子·礼论》:“礼者,断长续短,损有餘,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史记·酷吏列传》:“始 汤 ( 张汤 )为小吏时,与钱通。及 汤 为大吏, 甲 ( 田甲 )所以责 汤 行义过失,亦有烈士风。” 清 袁枚 《新齐谐·陈圣涛遇狐》:“喜君行义甚高,开我之箱,分文不取,亦足敬也。”
(2).指履历,事迹。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九:“予即爱其( 韦应物 )诗,因考次其平生行义官阀,皆有凭藉始终,可概见如此。” 清 曾国藩 《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谨具歷官行义,牒付史馆,俾传循吏者采览焉。”

行义的意思

行义 [xíng yì]

1. 躬行仁义。

行义 引证解释

⒈ 躬行仁义。

汉 刘向 《说苑·指武》:“纵马 华山,放牛 桃林,示不復用。天下闻者咸谓 武王 行义於天下,岂不大哉。”
《后汉书·鲁恭传》:“今边境无事,宜当修仁行义,尚於无为,令家给人足,安业乐产。”
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老乡,你一行义,可真几乎把我的饭碗敲碎了。”

⒉ 品行,道义。

《荀子·礼论》:“礼者,断长续短,损有餘,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
《史记·酷吏列传》:“始 汤(张汤 )为小吏时,与钱通。及 汤 为大吏, 甲(田甲 )所以责 汤 行义过失,亦有烈士风。”
清 袁枚 《新齐谐·陈圣涛遇狐》:“喜君行义甚高,开我之箱,分文不取,亦足敬也。”

⒊ 指履历,事迹。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九:“予即爱其( 韦应物 )诗,因考次其平生行义官阀,皆有凭藉始终,可概见如此。”
清 曾国藩 《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谨具歷官行义,牒付史馆,俾传循吏者采览焉。”


行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龙释义:⒈三条龙。汉 焦赣《易林·丰之需》:“三龙北行,道逢六狼。”⒉喻三位杰出者。喻 汉 初三杰 张良、萧何、韩信。唐 马总《意林》附编引《裴氏新语》:“汉祖 驂三龙而乘云路,振长策而驱天下。三龙,人杰也。”⒊喻三位杰出者。喻 汉 代 蔡邕、崔寔、许受。宋 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蔡邕、崔寔 号‘并凤’,又与 许受 号‘三龙’。”⒋喻三位杰出者。喻 宋 代 孙逢吉、孙逢年、孙逢辰。《宋史·孙逢吉传》:“孙逢吉 字 从之 ……弟 逢年、逢辰,皆有文学行义,时称‘孙氏三龙’。”⒌喻 三国 时 魏 蜀 吴
    • 2.
      专柄释义:⒈不待请命而行事的权柄。 唐 元稹《加乌重胤检校司徒制》:“盖先王之懋典,授之专柄。”⒉独揽权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六:“秦太师 专柄十二年,只成就得一 胡邦衡。”《清史稿·高宗纪》:“九月乙巳朔,署 广西 提督 谭行义 以 安南 郑氏 专柄,清化镇 邵郡公 及 黎鷟 起兵与 郑氏 内哄,奏闻。”
    • 3.
      义侠释义:行义除暴之侠士。
    • 4.
      义女释义:⒈非己所生而抚养或收认的女儿。元 乔吉《两世姻缘》第三折:“小娘子本为义女,他却诈作亲生。”《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我举眼无亲,见了你,如见我女儿一般。你做我的义女肯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我是当女儿嫁的。不信,你到他家去查那婚帖。我们写的是义女,不是甚么鸦头。”⒉行义助人的女子。《镜花缘》第二六回回目:“遇强梁义女怀德,遭大厄灵鱼报恩。”
    • 5.
      义田释义: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富中 大塘者,勾践 治以为义田;为肥饶,谓之 富中。”此当为义田之始。后即泛称为赡养族人或贫困者而置的田产。宋 钱公辅《义田记》:“范文正公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羣族之人。”清 恽敬《沙陇胡氏学田记》:“后世君子私田之公於族者曰义田,义田之给於士者曰学田。”建国前,陕甘宁边区 政府也提倡设置义田,以救济贫苦劳动人民。林伯渠《陕甘宁边区政府一年工作总结》:“奖励和推行义田义仓运动,建立社会救济事业的基础。”
    • 6.
      保任释义:⒈保守;保持。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昔陪臣 书,能输力於王室,王施惠焉。其子 黶,不能保任其父之劳。”明 李贽《复京中友朋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只此一字,便是 孔 门学派。能亲便是生机。些子意思,人人俱有,但知体取,就是保任之扩充之耳。”⒉担保。《周礼·秋官·大司寇》“使州里任之,则宥而舍之”唐 贾公彦 疏:“云使州里任之者,仍恐习前为非而不改,故使州长里宰保任乃舍之。”宋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其次则恩泽子弟,庠序不教之以道艺,官司不考问其才能,父兄不保任其行义,而朝廷輒以官
    • 7.
      债权人释义:根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有权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人。
    • 8.
      先决条件释义:权利若附条件,至少有些事实尚待发生,先决条件指以一方首先履行某种行为,或以某种事件的发生,或以经过一定的时间作为对方履行义务的前提条件,先决条件未满足之前不必履行,不承担责任。
    • 9.
      内鬨释义:亦作“内哄”。内訌。《清史稿·高宗纪一》:“﹝ 乾隆 四年﹞九月乙巳朔,署 广西 提督 谭行义 以 安南 郑氏 专柄,清化镇 邵郡公 及 黎鷟 起兵与 郑氏 内鬨,奏闻。”《新华文摘》1981年第6期:“李桦 不但自己搞起了木刻,并于1934年6月发动他的学生组织起‘现代创作版画研究会’,乘 两广 军阀 陈济棠 与 蒋介石 发生内哄所造成的政治空隙,在 广州 举起了木刻运动的战旗。”
    • 10.
      十科释义:宋 代科举取士的十项科目。元祐 元年,据 司马光《乞以十科举士札子》奏设。名目是:一、行义纯固可为师表科;二、节操方正可备献纳科;三、智勇过人可备将帅科;四、公正聪明可备监司科;五、经术精通可备讲读科;六、学问该博可备顾问科;七、文章典丽可备著述科;八、善听狱讼尽公得实科;九、善治财赋公私俱便科;十、练习法令,能断请谳科。参阅《宋史·哲宗纪一》、《宋史·选举志六》。
    • 11.
      嘉赖释义:嘉许和倚赖。 《左传·昭公七年》:“其先君鬼神实嘉赖之,岂惟寡君?”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浊漳水》:“原其逆顺,揆其表里,脩防排通,以正水路,功绩有成,民用嘉赖,题云《漳河神坛碑》。”《清史稿·礼烈亲王代善传》:“必正身行义以相辅佐,朕始嘉赖焉。”
    • 12.
      守器释义:⒈守护国家的重器。 器,指象征君权的器物,如祭器、车服等。《左传·成公二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杜预 注:“名,爵号;器,车服。”⒉指所守护的重器。《左传·昭公十六年》:“宣子 有环,其一在 郑 商。宣子 謁诸 郑伯,子产 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知。’”⒊封建时代太子主宗庙之器,因借指太子。《南齐书·文惠太子传赞》:“二象垂则,三星丽天。树嫡惟长,义匪求贤。方为守器,植命不延。”《南史·齐武帝诸子等传
    • 13.
      守礼释义:遵守礼教,奉行礼制。《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邪。”唐 柳宗元《驳复仇议》:“而 元庆 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衝讐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清 恽敬《姜太孺人墓志铭》:“本朝之制,命妇不得以节旌门,所以教士大夫之家守礼明让也。”郭沫若《卓文君》第三景:“但是我家产业也尽足使你享福;你就不愿回家,便大归守礼也是不妨的事情,但你怎可轻贱你金玉之质,做出这样有伤风教的举动呢?”
    • 14.
      完固释义:⒈完好坚固。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天将寒,必增屋瓦,补墙壁,使极完固。”明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二》:“山形完固,不犯水蚁,不近田畴,土膏明润,梧楸森鬱。死者之宅永安,子孙自阴受其庇矣。”清 顾炎武《孝陵图》诗:“殿门达明楼,周遭尚完固。”⒉坚定。宋 司马光《荐范祖禹状》:“自 祖禹 年未二十为举人时,臣已识之,今年四十餘,行义完固,常如一日。”⒊饱满;充沛。明 李东阳《寿冢宰尹公序》:“虽深藏静蓄,不必再试於天下,而志气之完固,神采之充溢,占诸寿祉,殆亦有徵焉。”《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看
    • 15.
      寥邈释义:⒈高远;遥远。唐 吴筠《游仙》诗:“高真诚寥邈,道合不我遗。孰谓 姑射 远,神人可同嬉。”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徐凝》:“忽自星沉,千载寥邈,后之学者,往往继踵芳尘,文华伟杰,义逼云天。”⒉稀少。明 宋濂《赠李子贞序》:“昔天下盛时,文学行义之士,多出於 江 淮 以北,今岂异於昔哉,何其寥邈而未之见也?”清 罗有高《邓先生墓表》:“近百年来,高风寥邈矣,而先生独奋发於陈编蠧简之中,成之以勇迈不回之气,佐之以坚苦廉毅之操。”
    • 16.
      尽心知性释义:孟子 提倡的内省修行方法。谓充分发挥心中的良知良能,认识人性,不违“天命”。语出《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宋 陆游《谢曾侍郎启》:“兹盖伏遇某官尽心知性,惟道集虚,气塞天地之间,辞编《诗》《书》之策。”宋 陈亮《送吴允成运干序》:“为士者耻言文章行义而曰‘尽心知性’;居官者耻言政事书判而曰‘学道爱人’。”
    • 17.
      布义释义:指行义。
    • 18.
      平等权释义:中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它意指公民同等地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宪法对之最为经典性的表述就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19.
      志愿兵役制释义:自愿参军入伍的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1954年前一直实行志愿兵役制;1955年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1978年起,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 20.
      意称释义:美好的声誉。意,通“懿”。《汉书·高帝纪下》:“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王先谦 补注:“吴仁杰 曰:‘《文选·王融<曲水诗序>》李 注引《汉书》作“懿称”。’钱大昕 曰:‘懿称,美称也……古文懿与意通。’”

行义(xing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行义是什么意思 行义读音 怎么读 行义,拼音是xíng yì,行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行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