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闹事 闹事的意思
nàoshì

闹事

简体闹事
繁体鬧事
拼音nào shì
注音ㄋㄠˋ ㄕ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nào,(1) 不安静。【组词】:闹市。热闹。(2) 搅扰。【组词】:闹心。闹腾。(3) 戏耍,耍笑。【组词】:戏闹。闹洞房。(4) 发生(疾病或灾害)。【组词】:闹病。闹事。闹水灾。(5) 发泄,发作。【组词】:闹气。闹情绪。(6) 生机勃勃,旺盛,声势浩大,热火朝天地搞。【例句】: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元宵。

shì,(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组词】:事情。事件。事业。(2) 变故。【例句】: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3) 职业。【例句】:谋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例句】:你走吧,没你的事了。(5) 办法。【例句】: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组词】:不事生产。无所事事。(7) 服侍。【组词】:事父母。

基本含义

指人们在某种情况下故意制造骚动、纷争或混乱。

闹事的意思

闹事 [nào shì]

1. 制造事端;聚众生事。

[cause a trouble;]

闹事 引证解释

⒈ 聚众捣乱,惹起事端。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藩臺起初只知道儿子和师爷在外闹事,不曾知道打伤人一节。”
康濯 《东方红》第一章五:“何况那伙人偏要瞅着干部们不在的工夫来闹事,这其实也显出了他们是邪不压正,胆怯心虚。”


国语词典

闹事 [nào shì]

⒈ 惹祸滋事。

《文明小史·第四回》:「至于闹事的人,还是地方上的痞棍,那些求名应考之人,断断没有此事。」

滋事


闹事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平息释义:⒈(风势、纷乱等)消失或停止:风渐渐地平息下来。 他们的争吵难以平息。⒉用武力平定:平息叛乱。

闹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逞之徒释义:《左传·襄公十年》:“聚群不逞之人。 ” 指心怀不满而捣乱闹事的人。不逞:欲望未得到满足。
    • 2.
      仇货释义:敌对国家的商品和货物。 瞿秋白《乱弹·“铁流”在巴黎》:“巴黎 的报纸、书籍……似乎不在‘仇货之列’。”巴金《家》八:“据说这两年来学生太爱闹事了,今天检查仇货,明天示威游行。”夏丏尊 叶圣陶《文心》:“各地学校纷纷组织抗日会,努力于宣传及抵制仇货的工作。”
    • 3.
      传风搧火释义:犹煽风点火。搧,同“扇”。比喻煽动别人闹事。多用于贬义。
    • 4.
      作过释义:⒈做坏事。⒉特指叛乱、闹事等。
    • 5.
      作闹释义:起哄闹事。
    • 6.
      兴妖作孽释义:妖魔鬼怪到处闹事作乱。比喻小人兴风作浪,为非做歹。
    • 7.
      凶徒释义:⒈恶人;坏人。南朝 梁 任昉《进梁公爵为王诏》:“本朝危切,樊邓 遐远,凶徒盘据,水陆相望。”唐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旧物森犹在,凶徒恶未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一回:“理儒 道:‘那不是甚么少爷师爷,是两个闹事伤人的凶徒。’”⒉凶恶的暴徒。南朝 陈 徐陵《梁贞阳侯与王太尉僧辩书》:“凡厥兇徒,谁不歼扑。”唐 柳宗元《古东门行》诗:“兇徒侧耳潜愜心,悍臣破胆皆杜口。”《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徐爷 在 徐 家生长,已熟知这班兇徒杀人劫财,非止一事。”清 张维屏《
    • 8.
      凶酒释义:酒醉发狂闹事。
    • 9.
      吵乱子释义:犹闹事。
    • 10.
      处理释义:⒈安排(事物);解决(问题):处理日常事务。⒉处治;惩办:依法处理。处理了几个带头闹事的人。⒊指减价或变价出售:处理品。这些积压商品全部削价处理。⒋用特定的方法对工件或产品进行加工,使工件或产品获得所需要的性能:热处理。
    • 11.
      寻隙释义:⒈故意挑毛病,引起争端:寻隙闹事。⒉找空子;找机会:寻隙行窃。
    • 12.
      小丑跳梁释义:指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坏人闹事作乱。
    • 13.
      影迹无端释义:影迹无端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指没有任何踪迹和缘由来寻衅闹事
    • 14.
      打街骂巷释义:街、巷:指邻里街坊。 形容无事生非,寻衅闹事,耍无赖。
    • 15.
      搆哄释义:闹事。《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遐迩贯珍》:“江苏 上海县 於八月五日晨为 闽 粤 人聚党搆哄,戕县令,劫监司,毁文武大小各署。”
    • 16.
      无端生事释义:无端:没有理由。无缘无故地捣乱闹事。
    • 17.
      木商释义:经营木材购销的商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谁知他去年办 镇江 木釐,因为勒捐闹事,被木商联名来省告了一告。”
    • 18.
      构哄释义:闹事。
    • 19.
      滋闹释义:犹生事,闹事。
    • 20.
      煽动释义:鼓动(别人去做坏事):煽动闹事。煽动暴乱。也作扇动。

闹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逞之徒释义:《左传·襄公十年》:“聚群不逞之人。 ” 指心怀不满而捣乱闹事的人。不逞:欲望未得到满足。
    • 2.
      仇货释义:敌对国家的商品和货物。 瞿秋白《乱弹·“铁流”在巴黎》:“巴黎 的报纸、书籍……似乎不在‘仇货之列’。”巴金《家》八:“据说这两年来学生太爱闹事了,今天检查仇货,明天示威游行。”夏丏尊 叶圣陶《文心》:“各地学校纷纷组织抗日会,努力于宣传及抵制仇货的工作。”
    • 3.
      传风搧火释义:犹煽风点火。搧,同“扇”。比喻煽动别人闹事。多用于贬义。
    • 4.
      作过释义:⒈做坏事。⒉特指叛乱、闹事等。
    • 5.
      作闹释义:起哄闹事。
    • 6.
      兴妖作孽释义:妖魔鬼怪到处闹事作乱。比喻小人兴风作浪,为非做歹。
    • 7.
      凶徒释义:⒈恶人;坏人。南朝 梁 任昉《进梁公爵为王诏》:“本朝危切,樊邓 遐远,凶徒盘据,水陆相望。”唐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旧物森犹在,凶徒恶未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一回:“理儒 道:‘那不是甚么少爷师爷,是两个闹事伤人的凶徒。’”⒉凶恶的暴徒。南朝 陈 徐陵《梁贞阳侯与王太尉僧辩书》:“凡厥兇徒,谁不歼扑。”唐 柳宗元《古东门行》诗:“兇徒侧耳潜愜心,悍臣破胆皆杜口。”《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徐爷 在 徐 家生长,已熟知这班兇徒杀人劫财,非止一事。”清 张维屏《
    • 8.
      凶酒释义:酒醉发狂闹事。
    • 9.
      吵乱子释义:犹闹事。
    • 10.
      处理释义:⒈安排(事物);解决(问题):处理日常事务。⒉处治;惩办:依法处理。处理了几个带头闹事的人。⒊指减价或变价出售:处理品。这些积压商品全部削价处理。⒋用特定的方法对工件或产品进行加工,使工件或产品获得所需要的性能:热处理。
    • 11.
      寻隙释义:⒈故意挑毛病,引起争端:寻隙闹事。⒉找空子;找机会:寻隙行窃。
    • 12.
      小丑跳梁释义:指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坏人闹事作乱。
    • 13.
      影迹无端释义:影迹无端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指没有任何踪迹和缘由来寻衅闹事
    • 14.
      打街骂巷释义:街、巷:指邻里街坊。 形容无事生非,寻衅闹事,耍无赖。
    • 15.
      搆哄释义:闹事。《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遐迩贯珍》:“江苏 上海县 於八月五日晨为 闽 粤 人聚党搆哄,戕县令,劫监司,毁文武大小各署。”
    • 16.
      无端生事释义:无端:没有理由。无缘无故地捣乱闹事。
    • 17.
      木商释义:经营木材购销的商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谁知他去年办 镇江 木釐,因为勒捐闹事,被木商联名来省告了一告。”
    • 18.
      构哄释义:闹事。
    • 19.
      滋闹释义:犹生事,闹事。
    • 20.
      煽动释义:鼓动(别人去做坏事):煽动闹事。煽动暴乱。也作扇动。

闹事造句

1.闹事一方见众寡悬殊,只好罢休。

2.就是有那么一小撮人,处心积虑地找机会寻衅闹事,扰乱社会秩序,我们要严加防范才对。

3.他的话是在煽风点火,鼓动大家闹事,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4.他鼓动不明真相的群众闹事,触犯了法律。

5.我们不能轻信他的话,他是在煽风点火,目的是鼓动一部分不明真相的人闹事

6.别有用心的人唆使不明真相的群众闹事

7.学生闹事,弄得李老师焦头烂额。

8.公安机关拘捕了一个煽动群众闹事的人。

9.对于来了百十号人闹事的群众,公安部门也是鞭长莫及,毕竟法不治众啊。

10.闹事的学生被压制住了。

11.几个小地痞正在车站闹事

12.他言行不轨,妄图煽动群众闹事

13.警察弹压了闹事的小流氓。

14.今天对打架闹事的人给予警告处分,是为了罚一劝百,在我校彻底杜绝此类事件再发生。

15.他因为酗酒闹事而被拘留了。

16.一群闹事的人搅乱了会场。

17.他是蓄意闹事,别理他!

18.闹事的足球迷在城里胡作非为。

19.昨夜一群在街上闹事的人打破了鱼缸。

20.有人煽动不明真相的聚众闹事

闹事(nao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闹事是什么意思 闹事读音 怎么读 闹事,拼音是nào shì,闹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闹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