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懿旨 懿旨的意思
zhǐ

懿旨

简体懿旨
繁体
拼音yì zhǐ
注音ㄧˋ ㄓ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ì, ◎ 美好(多指德行,指有关女子的)。【组词】:嘉言懿行。懿范。懿德。懿旨(皇后或太后的诏令)。

zhǐ,(1) 意义,目的。【组词】:意旨。要旨。主旨。言近旨远。(2) 封建时代称帝王的命令。【组词】:旨令。奉旨。(3) 美味。【组词】:旨酒。甘旨。旨蓄(贮藏的美好食品)。

基本含义

君主明智的谕旨或圣旨。

懿旨的意思

懿旨 [yì zhǐ]

1. 皇太后或皇后的诏令。

黄门传懿旨曰:“太后特宣大将军,余人不许辄入。”——《三国演义》

[empress's order;]

懿旨 引证解释

⒈ 古用以称皇后、皇太后或皇妃、公主等的命令。亦用为贵显人家长辈妇人命令的敬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妾奉夫人懿旨,送先生归馆。”
《三国演义》第三回:“黄门传懿旨云:‘太后特宣大将军,餘人不许輒入。’”
《西游记》第五回:“仙女近前道:‘我等奉 王母 懿旨,到此摘桃设宴。’”


国语词典

懿旨 [yì zhǐ]

⒈ 旧称皇太后或皇后的诏令。

《三国演义·第三回》:「黄门传懿旨云:『太后特宣大将军,余人不许辄入。』」
《西游记·第五回》:「我等恐迟了王母懿旨,是以等不得大圣,故先在此摘桃,万望恕罪。」


懿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内旨释义:⒈皇帝的旨意。《新唐书·孙伏伽传》:“始, 伏伽 拜御史时,先被内旨,而制未出,归卧于家,无喜色。”《明史·云南土司传三·孟养》:“时已三征 麓川 ,内旨必欲生擒 机发 ,已密諭总督 王驥 ,又敕諭以 云南 安置 孟养 旧宣慰 刀孟宾 为嚮导。”⒉皇后的懿旨。因皇后居宫内,故称。 蔡东藩 《唐史演义》第二五回:“ 许敬宗 仰承内旨,更奏称:‘ 王 庶人父 仁祐 ,本无他功,徒因女贵致显。’”
    • 2.
      札瘥释义:因疫疠、疾病而死。《左传·昭公十九年》:“郑国 不天,寡君之二三臣札瘥天昬,今又丧我先大夫 偃。”杜预 注:“大死曰札,小疫曰瘥。”孔颖达 疏:“﹝札、瘥、夭、昬﹞揔説诸死,连言之耳。”《晋书·简文三子传赞》:“帝子分封,婴此鞠凶。札瘥继及,祸难仍鐘。”《旧唐书·文宗纪下》:“如闻诸道水旱害人,疾疫相继,宵旰罪己,兴寝疚怀。今长吏奏申,札瘥尤甚。”元 赵孟頫《题耕织图奉懿旨撰》诗之二三:“民无札瘥者,厚泽敷羣情。”明 归有光《蠲贷呈子》:“当凶荒札瘥之餘,百姓嗷嗷,谓当以王命施惠,家赐户益之,犹不能济,而
    • 3.
      答剌罕释义:蒙古语音译词。 原意为自由者、不受管辖者。为 蒙 元 时代的一种崇高封号。《元代白话碑集录·一三三四年加封颜子父母妻懿旨碑》:“伯颜 太师 秦王 右丞相,撒敦 答剌罕太傅左丞相,一处商量了。”明 陶宗仪《辍耕录·大军渡河》:“帝欲重旌其功,对曰:‘富与贵悉非所愿,但得自在足矣。’遂封为答剌罕,与五品印,拨三百户以食之。”明 陶宗仪《辍耕录·大军渡河》:“答剌罕译言一国之长,得自由之意,非勋戚不与焉。”
    • 4.
      道经厂释义:明 代宫中专掌道教诵经拜忏、建醮祈禳等事的机构,由太监职掌。明 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道经厂,演习元教诸品经懺,凡建醮做好事,亦於 隆德、钦安 等殿,张挂幡榜,穿羽流服色,而云璈清雅,儼若仙音。”清 无名氏《烬宫遗录》卷下:“畿甸大旱,后諭道经厂宫女,於 大高之殿 建醮禳灾。”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周后 去年特下了一道‘懿旨’,命在道经厂学习法事的宫女们在这里建醮禳灾。”

懿旨(yi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懿旨是什么意思 懿旨读音 怎么读 懿旨,拼音是yì zhǐ,懿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懿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