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骑 [zhàn qí]
1. 谓骑兵作战。骑兵。战马。
战骑 引证解释
⒈ 谓骑兵作战。
引《六韬·战骑》:“武王 问 太公 曰:‘战骑奈何?’”
⒉ 骑兵。
引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闔閭 復使 子胥 屈 盖餘、烛佣,习术战骑射御之巧。”
《新唐书·曹王皋传》:“练兵峙粮,市 回鶻 马以益战骑,岁时大畋以教士。”
⒊ 战马。
引《宋史·程之邵传》:“以羡茶入 熙 秦 易战骑,得良马益多。”
陈毅 《在天津新河某部营房夜宿》诗:“练兵要练在平时,不忘一朝跨战骑。”
战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仗卫释义:手持兵仗的侍卫。《晋书·姚襄载记》:“战骑度 淮,见 豫州 刺史 谢尚 于 寿春,尚 命去仗衞,幅巾以待之。”《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坚 潜令 賁 部伍仗卫,因召公卿,谓曰:‘欲求富贵者宜相随。’”胡三省 注:“仗卫,执仗而宿卫之兵也。”《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五》:“同光 二年春正月庚子朔,帝御 明堂殿 受朝贺,仗衞如式。”
- 2.
战骑释义:⒈谓骑兵作战。 《六韬·战骑》:“武王 问 太公 曰:‘战骑奈何?’”⒉骑兵。汉 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闔閭 復使 子胥 屈 盖餘、烛佣,习术战骑射御之巧。”《新唐书·曹王皋传》:“练兵峙粮,市 回鶻 马以益战骑,岁时大畋以教士。”⒊战马。《宋史·程之邵传》:“以羡茶入 熙 秦 易战骑,得良马益多。”陈毅《在天津新河某部营房夜宿》诗:“练兵要练在平时,不忘一朝跨战骑。”
- 3.
污下释义:⒈亦作“汚下”。低洼。《六韬·战骑》:“污下沮泽,进退渐洳,此骑之患地也。”唐 张光朝《荻塘西庄赠房元垂》诗:“水国信污下,霖霪即成川。”宋 苏辙《论黄河东流札子》:“惟 北京 之南,孙村 在其东岸,东接故道,其间数十里,地颇汚下,每岁夏秋,涨水多自此溢出。”清 黄景仁《泥涂叹》:“污下圣所悲,欲往气为絶。”⒉卑下,鄙陋。宋 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王介甫 云:‘白 诗多説妇人,识见污下。’介甫 之论过矣。孔子 删《诗》三百五篇,説妇人者过半,岂可亦谓之识见污下耶?”《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三年》:“胡
- 4.
没地释义:⒈人死埋葬于地下。借指寿终,死。语本《左传·隐公十一年》:“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 许,无寧兹 许公 復奉其社稷”。南朝 梁 江淹《恨赋》:“至乃 敬通 见抵,罢归田里……齎志没地,长怀无已。”《新唐书·房玄龄传》:“上含怒意决,羣臣莫敢諫,吾而不言,抱愧没地矣!”⒉谓导致覆灭的危险地形。《六韬·战骑》:“所从入者隘,所从出者远,彼弱可以击我强,彼寡可以击我众,此骑之没地也。”⒊沦陷的国土。《宋书·萧思话传》:“汉中 平,悉收没地,置戍 葭萌水。”亦指失去国土。唐 黄滔《景阳井赋》:“御天失措,
- 5.
海国释义:⒈近海地域。唐 张籍《送南迁客》诗:“海国战骑象,蛮州市用银。”宋 苏轼《新年》诗之三:“海国空自煖,春山无限清。”清 何绍基《沪上杂书》诗:“愁风闷雨人无寐,海国平分鬼气多。”⒉临海之国或海外之国。明 何景明《送宗鲁使安南》诗:“日月天门逈,星辰海国遥。”清 卓尔堪《题刘松年海岛图》:“中华 百货资百蛮,海国纷纷估客船。”清 魏源《寰海后》诗之九:“鹤尽羽书风尽檄,儿谈海国婢谈兵。”
- 6.
陷敌释义:冲入敌阵。《六韬·战骑》:“凡以骑陷敌,而不能破陈,敌人佯走,以车骑返击我后,此骑之败地也。”《宋史·张令铎传》:“令鐸 性仁恕,尝语人曰:‘我从军三十年,大小四十餘战,多摧坚陷敌,未尝妄杀一人。’”
- 7.
马军释义:⒈骑兵。唐 李靖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中:“ 太宗 曰:‘ 曹公 有战骑、陷骑、游骑,今马军何等比乎?’”《英烈传》第五一回:“其餘步兵,依着马军向前而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六章第一节:“丁壮人当战兵,有马的人当马军。”⒉统率骑兵的将领。 唐 杜甫 《谢严中丞送乳酒》诗:“鸣鞭走送怜渔父,洗盏开尝对马军。”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今三衙有殿帅,马帅、步帅。马帅俗呼马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