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更相 更相的意思
gēngxiāng

更相

简体更相
繁体
拼音gēng xiāng
注音ㄍㄥˋ ㄒㄧㄤ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ēng gèng,(1) 改变,改换。【组词】:更正。更生(重新获得生命,喻复兴)。更衣(a.换衣服;b.婉辞,上厕所)。更定(改订)。更迭(轮流更换)。更递。更番。更新(旧的除去,新的建起)。更张(调节琴弦,喻变更或改革)。(2) 经历。【例句】:少(shào )不更事(年龄小,没有经历过多少事情)。(3) 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组词】:更时。更阑。更夫。更鼓。更漏(原指计时用的漏壶,后泛指时辰)。 ◎ 愈加,再。【组词】:更加。更好。更上一层楼。

xiāng xiàng,(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组词】:互相。相等。相同。相识。相传(chuán )。相符。相继。相间(jiàn )。相形见绌。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组词】:相信。相烦。相问。(3) 亲自看(是否中意)。【组词】:相亲。相中(zhòng)。(4) 姓。(1) 容貌,样子。【组词】:相貌。照相。凶相。可怜相。(2) 物体的外观。【组词】:月相。金相。(3) 察看,判断。【组词】:相面。相术(指观察相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4) 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组词】:辅相。宰相。首相。(5) 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6) 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7) 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化学状态。【组词】:相态。水蒸气、水、冰是三个相。(8) 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这种数值称“相位”。亦称“相角”。(9) 姓。

基本含义

互相,相互

更相的意思

更相 [gēng xiāng]

1. 相继;相互。

更相 引证解释

⒈ 相继;相互。

《史记·张丞相列传》:“田文 言曰:‘今此三君者,皆丞相也。’其后三人竟更相代为丞相。”
唐 元稹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予与公更相知善有年矣。”
清 王士禎 《池北偶谈·谈异七·两五鬼》:“五代 时, 南唐 冯延巳 及弟 延鲁,与 魏岑、陈觉、查文徽 等更相推唱,时人谓之五鬼。”


国语词典

更相 [gēng xiāng]

⒈ 彼此、互相。

《文选·李密·陈情表》:「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更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丹术释义:炼丹的方法。《新唐书·裴潾传》:“今乃方士 韦山甫、柳泌 等以丹术自神,更相称引,诡为陛下延年。”《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富翁见説是丹术,一发投其所好。”《歧路灯》第七五回:“道士道:‘我有丹术,须你有丹心。’”
    • 2.
      争席释义:争坐位。表示彼此融洽无间,不拘礼节。《庄子·寓言》:“其往也,舍者迎将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櫛,舍者避席,煬者避灶。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郭象 注:“去其夸矜故也。”成玄英 疏:“除其容饰,遣其矜夸,混迹同尘,和光顺俗,於是舍息之人与争席而坐矣。”唐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诗:“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金 元好问《上致政冯内翰》诗之二:“少日打门无俗客,老年争席有樵夫。”明 高启《出郊抵东屯》诗之四:“忽逢一田父,舍畊拜路隅。疑我是长官,恠我体貌殊……不能使争席,心愧 御寇 徒。”
    • 3.
      五鬼释义:⒈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五种穷鬼。唐 韩愈《送穷文》:“凡此五鬼,为吾五患。”宋 范成大《除夜感怀》诗:“岂无一经传,政坐五鬼嗤。”金 刘涛《小雪》诗:“马遭萁窘三山瘦,人坐诗工五鬼穷。”参见“五穷”。⒉指同时狼狈为奸的五个人。《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天福八年》:“宋齐丘 待 陈觉 素厚,唐 主以 觉 为有才遂委任之。冯延巳、延鲁、魏岑 虽 齐 邸旧僚,皆依附 觉,与 休寧 查文徽 更相汲引,侵蠹政事,唐 人谓 觉 等为‘五鬼’。”宋 邵博《闻见后录》卷二二:“程颐、欧阳棐、毕仲游、杨国寳、孙朴,交结
    • 4.
      佛粥释义:即腊八粥。佛寺于十二月初八日(相传为 释迦牟尼 的成道日)取香谷及果实等煮的用以供佛的粥。 宋 陆游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诗:“今朝佛粥更相餽,更觉江村节物新。”
    • 5.
      倚附释义:⒈凭借。《书·君陈》“无倚法以削”唐 孔颖达 疏:“无得倚附法制,以行刻削百姓。”⒉攀附;勾结。《南史·循吏传序》:“守宰多倚附权门,互长贪虐,裒刻聚敛,侵扰黎甿。”《宋书·二凶传》:“而贼 劭 乘藉冢嫡,夙蒙宠树,正位东朝,礼絶君后,凶慢之情,发於齠齓,猜忍之心,成於几立。贼 濬 险躁无行,自幼而长,交相倚附,共逞姦回。”《明史·崔景荣传》:“当是时,魏忠贤 盗国柄,羣小更相倚附。”⒊依傍。宋 叶适《宝谟阁直学士赠光禄大夫刘公墓志铭》:“余既録公终始大节,而又知其自少年高识,特立无倚附。”
    • 6.
      八行释义:《后汉书·窦章传》“更相推荐”李贤 注引 汉 马融《与窦伯向(章)书》曰:“孟陵 奴来,赐书,见手跡,欢喜何量,见於面也。书虽两纸,纸八行,行七字。”谓信纸一页八行。后世信笺亦多每页八行,因以称书信。近代多指请托的信件。唐 王勃《宇文德阳宅秋夜山亭宴序》:“云委八行,抒劳思於彩笔。”宋 梅尧臣《王公慥东归》诗:“莫嫌牛马隔,走别八行稀。”清 李渔《意中缘·悟诈》:“八行代我传心事,千里从人索好音。”《官场现形记》第二回:“一过年,也想到京里走走,看看有什么路子,弄封把八行,还是出来做他的典史。”李劼人《大
    • 7.
      劝侑释义:谓劝人喝酒、吃饭。汉 马融《长笛赋》:“食举《雍》彻,劝侑君子。”《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六年》:“帝每日於苑中林亭间盛陈酒饌……帝与宠姬为一席,略相连接,罢朝即从之,更相劝侑,酒酣殽乱,靡所不至。”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六月二十八日》:“我们在旅馆里吃了中饭才不久,实在没有方法再吃,但经不过 齐老 的恳切劝侑,结果还是喝了三杯伏特加。”
    • 8.
      协济释义:⒈同心协力,互相支持。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三:“更相调护,协济於朝。”宋 周密《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且诸将不能协济,反自相忌嫉。”⒉友援;救济;接济。明 徐渭《贺兵侍江公擢户书启》:“转餉 关 中,伫待 萧何 之协济。”《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六年》:“协济户十八万,自入籍至今十三年,止输半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欧人之中国观》:“而各省亦以款项协济中央。”⒊旧时地方政府按中央命令将所征税款协助其他地方政府的部分。清 顾炎武《郡县论七》:“若尽一县之入用之而犹不足,然后以他县
    • 9.
      因藉释义:沿袭;依傍。 《宋书·庾悦传》:“因藉既久,遂为常则。”《新唐书·濮王泰传》:“士有文学者多与,而贵游子弟更相因藉,门若市然。”
    • 10.
      塓墀释义:谓粉饰标榜。 章炳麟《思乡愿上》:“野人持此以游市朝,朝士又以是延进野人也。更相塓墀,而忘其才之朽。”
    • 11.
      大恶释义:⒈大恶行;大罪过。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先君有共德,而君纳诸大恶,无乃不可乎?”《汉书·杜周传》:“方进 本与 长 深结厚,更相称荐,长 陷大恶,独得不坐。”鲁迅《故事新编·铸剑》:“他又觉得很可怜,仿佛自己作了大恶似的,非常难受。”⒉普遍的厌恶。《礼记·礼运》:“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
    • 12.
      嫡嗣释义:⒈嫡子。 《左传·文公七年》:“穆赢 日抱大子以啼于朝,曰:‘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适嗣不立,而外求君,将焉寘此?’”陆德明 释文:“适,本又作嫡。”⒉指皇位承继人。《东观汉记·下邳惠王衍传》:“前太子 卬 顽凶失道,陷于大辟。是后诸子更相诬告,迄今嫡嗣未知所定,朕甚伤之。”《秦併六国平话》卷上:“安国君 爱妾 华阳夫人,夫人无子,能立嫡嗣者,独 华阳夫人 耳。”
    • 13.
      察举释义:⒈选拔。 《史记·刺客列传》:“亲既以天年下世,妾已嫁夫,严仲子 乃察举吾弟困污之中而交之,泽厚矣,可奈何!”司马贞 索隐:“察谓观察有志行乃举之。刘 氏云察犹选也。”⒉中国 古代选拔官吏的制度,由官吏荐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汉书·文翁传》:“文翁,庐江舒 人。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 末,为 蜀 郡守,仁爱好教化。”宋 苏轼《谢应中制科启》:“然而才行之迹,无由而深知,委之於察举,而要之於久长,所以为无失也。”⒊监察检举。宋 曾巩《门下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制》:“夫纲辖之地与御史更相察
    • 14.
      寻案释义:亦作“寻按”。查考。《三国志·魏志·孙礼传》:“今二郡争界八年,一朝决之,缘有解书图画,可得寻案擿校也。”晋 葛洪《抱朴子·杂应》:“余究而观之,殊多不备,诸急病其尚未尽,又浑漫杂错,无其条贯,有所寻按,不即可得。”晋 葛洪《抱朴子·省烦》:“五礼混挠,杂饰纷错,枝分叶散,重出互见,更相贯涉。曲儒寻案,犹多所滞,驳难渐广,异同无已。”
    • 15.
      崔罗什释义:古代神怪传说人物。据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冥迹》载,清河 人 崔罗什 途经 长白山 西,逢一鬼女,自称 汉 末 吴质 之女,所谈 汉 魏 时事,皆与史合。临别,谓 崔 十年后当更相逢。十年后,崔 食杏未尽而死。后因用为人神交接的典故。唐 李商隐《圣女祠》诗:“人间定有 崔罗什,天上应无 刘武威。”
    • 16.
      开谕释义:亦作“开喻”。启发解说;劝告。《三国志·蜀志·吕乂传》:“士伍亡命,更相重冒,姦巧非一。乂 到宫,为之防禁、开喻劝导,数年之中,漏脱自出者万餘口。”唐 郑棨《开天传信记》:“诸王有疾,上輒终日不食,终夜不寝,形忧於色,左右或开諭进食,上曰:‘弟兄,吾手足也。手足不理,吾身废矣。’”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樊 入室,开諭万端,女终不听。”
    • 17.
      弱口释义:⒈人口中之幼小者。《后汉书·西羌传》:“悉没入弱口为奴婢。”《新唐书·李德裕传》:“以弱口、重器易粟於边。”⒉不善言谈。汉 焦赣《易林·明夷之临》:“争讼不已,更相谈訽。张季 弱口,被髮北走。”
    • 18.
      扇诱释义:煽惑引诱。《宋书·后妃传·孝武文穆王皇后》:“缓不足为急者法,急则可为缓者师,更相扇诱,本其恒意,不可贷借,固实常辞。”唐 白居易《与昭义节度亲事将士等书》:“或被外人扇诱,令众意忧疑。”《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五年》:“萇 曰:‘揭飞 等扇诱同恶,种类甚繁,吾虽克其魁帅,餘党未易猝平。’”
    • 19.
      探刺释义:⒈刺探,暗中侦察。 《后汉书·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黄门侍郎 樊严 等,更相阿党,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为唱和。”宋 苏舜钦《论五事》:“臣窃见州县之吏,多是狡恶之人,窥伺官寮,探刺旨意。”《明史·流贼传·李自成》:“又令充部院诸掾吏,探刺机密。”⒉犹探索。明 宋濂《送徐大年还淳安序》:“入馆之后,俛首探刺,唯恐一事有遗记,注者闕略,悉补足为完文。”
    • 20.
      推扬释义:推崇颂扬。晋 葛洪《抱朴子·疾谬》:“凡彼轻薄之徒,虽便辟偶俗,广结伴流,更相推扬,取达速易,然率皆皮肤狡泽,而怀空抱虚。”《高斋漫录》引 宋 黄樵仲《祭邓润甫文》:“中臺三月,功名已遂於推扬;东府数宵,魂魄俄归於寂寞。”元 蒲道元《偶记少时小年能缀文》诗:“颖悟过 长吉,推扬自 少陵。”清 刘大櫆《程书原传》:“赖秋官之贤,能推扬其先人之隐行,使之表著於当时,而因得以传於后世。”

更相(gengxi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更相是什么意思 更相读音 怎么读 更相,拼音是gēng xiāng,更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更相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