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垂旒 垂旒的意思
chuíliú

垂旒

简体垂旒
繁体
拼音chuí liú
注音ㄔㄨㄟˊ ㄌ一ㄡ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uí,(1) 东西一头挂下。【组词】:垂杨柳。垂钓。垂直。垂线。垂手(①表示容易;②表示恭敬)。垂泪。垂髫(头发下垂,指儿童)。垂头丧气。(2) 敬辞,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组词】:垂爱。垂怜。垂询。(3) 传下去,传留后世。【组词】:垂范。永垂不朽。(4) 接近,快要。【组词】:垂危。垂老。垂成。功败垂成。

liú,(1) 古代旌旗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例句】:“旌旗垂旒”。(2) 古代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例句】:“冕而前旒”。

基本含义

指权势衰落,声望下降。

垂旒的意思

垂旒 [chuí liú]

1. 古代帝王贵族冠冕前后的装饰,以丝绳系玉串而成。

2. 指帝王。

4. 指居侯王之位。

垂旒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帝王贵族冠冕前后的装饰,以丝绳系玉串而成。

汉 班固 《白虎通·绋冕》:“垂旒者,示不视邪。”
南朝 梁 沉约 《皇雅》:“执瑁朝羣后,垂旒御百神。”
明 吕硕园 《还魂记·耽试》:“圣主垂旒,想汝玉遗珠一网收。”

⒉ 指帝王。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垂旒资穆穆,祝网但恢恢。”
元 袁桷 《白云平章致仕》诗:“盛代东封催告礼,更须元老侍垂旒。”
清 杜芥 《赋得群山夜来晴》诗:“万象朝一真,拱笏翼垂旒。”

⒊ 指居侯王之位。

清 钮琇 《觚賸·圆圆》:“﹝ 延陵 ﹞自此由 秦 入 蜀,迄於秉鉞 滇 云,垂旒 洱海,人臣之位,於斯已极。”


垂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匿瑕释义:⒈比喻人器量大能包容。《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晋书·陈骞传》:“騫 少有度量,含垢匿瑕,所在有绩。”唐 陆贽《兴元论续从贼中赴行在官等状》:“愚智兼纳,洪纤靡遗,盖之如天,容之如地,垂旒黈纊而黜其聪察,匿瑕藏疾而务於包含。”宋 苏轼《谢赐对衣金带马状》:“此盖伏遇太皇太后陛下聪明齐圣,陈锡载周,含垢匿瑕而察於求贤,卑宫菲食而侈於养士,士岂轻於千里?”⒉掩藏缺点。唐 姚崇《执镜诫》:“且明不匿瑕,君子是嘉;不疲屡照,君子是效。”
    • 2.
      幡斿释义:垂旒的长旗。
    • 3.
      旒旌释义:⒈亦作“旒旍”。有垂旒的旌旗。⒉指铭旌。
    • 4.
      旒纩释义:⒈有垂旒与黈纩为饰的帝王冠冕。亦借指帝王视听。⒉借称帝王。
    • 5.
      玉斧释义:⒈以玉饰柄的斧子。 亦作为斧的美称。《南史·陈纪上·武帝》:“公夙驾兼道,衣製杖戎,玉斧将挥,金鉦且戒,祅酋震慴,遽请灰钉。”《礼记·明堂位》“冕而舞《大武》”唐 孔颖达 疏:“王者袞冕,执赤盾玉斧而舞 武王 伐 紂 之乐也。”宋 曾觌《壶中天慢》词:“何劳玉斧,金甌千古无缺。”元 赵孟頫《宫中口号》:“一时侍卫回身立,天步将临玉斧来。”清 钱谦益《清明日陪祀定陵恭述》诗之一:“纱灯玉斧儼垂旒,慟哭珠襦閟一丘。”霅中人《<中西纪事>后序》:“画玉斧而不渝,巩金甌於无缺。”⒉仙斧,神斧。宋 杨万里《九月十五
    • 6.
      白旆释义:⒈白色旗帜。⒉古时旗末状如燕尾的绸制垂旒。白,通“帛”。
    • 7.
      绥旌释义:亦作“绥旍”。垂旒舒展的旗幡。绥,通“緌”。
    • 8.
      雨旆释义:指大雨。 旆,旌旗的垂旒。
    • 9.
      韬旒释义:犹垂旒。帝冕前后垂下的玉串。借指皇帝。
    • 10.
      鼎湖释义:⒈地名。 古代传说 黄帝 在 鼎湖 乘龙升天。唐 顾况《相和歌辞·短歌行》:“轩辕 皇帝初得仙,鼎湖 一去三千年。”明 夏完淳《北风行》:“鼎湖 不见飞苍龙,阿阁何时栖赤凤。”⒉借指帝王。《陈书·沉炯传》:“臣闻 乔山 虽掩,鼎湖之灵可祠。”清 吴伟业《圆圆曲》:“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⒊指帝王崩逝。《周书·静帝纪》:“先皇晏驾,万国深鼎湖之痛,四海穷遏密之悲。”清 孔尚任《桃花扇·设朝》:“盼望,兵燹难消,松楸多恙,鼎湖弓剑无人葬;吾怎忍垂旒正冕,受贺当阳。”柳亚子《四月二十五日前明永历皇

垂旒(chuili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垂旒是什么意思 垂旒读音 怎么读 垂旒,拼音是chuí liú,垂旒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垂旒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