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签 [chōu qiān]
1. 在神前掣签卜吉凶的迷信行为。
英[ draw lots; ]
3. 掣签来决定先后次序、输赢等。
抽签 引证解释
⒈ 削竹为签,配以语句,于神前抽掣以占吉凶的迷信活动。
引唐 宋居白 《幸蜀记》:“初, 衍 祷 张恶子 庙,抽籤得‘逆天者殃’四字。”
⒉ 拈阄。
引清 姚之駰 《元明事类钞·官品门一》:“《万历注略》:孙丕扬 为吏部,更定选法,亲自抽籤,时人嘲銓部为籤部。”
洪深 《包得行》第一幕:“每个过了十八岁还没有到四十五岁的男子,都有当兵的义务,谁先谁后凭抽签,谁先抽到谁该先去。”
国语词典
抽签 [chōu qiān]
⒈ 在神庙中抽取竹签以卜吉凶。
引《通俗常言疏证·鬼神·抽签》引《幸蜀记》:「王衍祷张恶子庙,抽签得逆天者殃四字。」
⒉ 遇事难以解决或分配时,做暗号在几个纸团上,每人抽取一个来决定。
例如:「经过抽签,这项任务决定派他执行。」
⒊ 一种赌博游戏。
抽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占释义:指星相迷信的抽签、奇门、周易六爻、大六壬、拈卷、鸟衔牌、转盘等七种测人凶吉之法。
- 2.
中奖释义:奖券等的号码跟抽签等所得号码相同,可以获得奖金或奖品,叫做中奖。
- 3.
中签释义:分期还本的债券号码跟用抽签办法得出的本期还本的债券号码相同。 中签的债券可以领取本金。
- 4.
抓彩释义:用抽签或其他方法来决定是否得彩。
- 5.
投策释义:犹抽签。
- 6.
抽奖释义:用抽签等方式确定获奖者:抽奖活动。 由特约嘉宾抽奖。
- 7.
抽奬释义:⒈提拔褒奖。唐 吕温《代郑南海谢上表》:“岂意曾未踰年,忽蒙抽奬,庙授鈇鉞,廷赐旌旗。”⒉以抽签法给买主奖品。商人招徕顾客的一种手段。
- 8.
抽彩释义:抽签摇彩。
- 9.
拈筹释义:抽签。
- 10.
指分释义:⒈指点安排。⒉清制,内外官员分发,由吏部抽签而定。自捐纳行,候补官可出钱自请分发到某省某衙门,称为指分。
- 11.
探符释义:⒈据《后汉书·刘盆子传》:赤眉军 樊崇 等欲立帝,求得军中 景王 的近属后代 盆子、茂 及 孝。 乃书木片为符曰“上将军”,又以两空木片置笥中,盆子 等三人依次抽出木片。盆子 得符,遂立为帝。后因以“探符”为选立皇帝的典故。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七月》:“所幸探符之未获,奈何援笔以遽书。”清 陶澂《登恒山》诗:“凭高莫问探符事,昔日 嬴秦 亦已徂。”⒉泛指抽签。《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元年》:“天雄 军闻 辽 师将至,闔城遑遽,王钦若 与诸将议探符分守诸门。”
- 12.
探筹投钩释义:犹今言抽签。
- 13.
探题释义:文人用抽签方式分题赋诗。
- 14.
掣签释义:⒈见“掣籤”。⒉亦作“掣签”。抽签。削竹为签,配以标志或词语,抽取其中一根或若干根,用以决定先后次序或占吉凶。《元典章新集·户部·盐课》:“外江客旅拈卷掣籤,挨次过岸。”⒊特指 明 代后期沿袭至 清 的吏部选授迁除官吏的方法。《明史·孙丕扬传》:“﹝ 万历 ﹞二十二年拜吏部尚书。丕扬 挺劲不挠,百僚无敢以私干者,独患中贵请謁,乃创为掣籤法,大选急选,悉听其人自掣,请寄无所容,一时选人盛称无私,然銓政自是一大变矣。”清 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上·刺史新闻》:“有 云南 刘某 入京謁选……未一年,掣籤得县丞,
- 15.
新股中签释义:按照交易所的规则,将公布中签率,并根据总配号,由主承销商主持摇号抽签,确认摇号中签结果,并于摇号抽签后的第一个交易日(T+2日)在指定媒体上公布中签结果。
- 16.
有奖公债释义:种抽签给奖的公债。
- 17.
有奬公债释义:一种抽签给奖的公债。 一般不计利息或仅给极低的利息,以省下来的利息移作奖金。1926年广东革命政府曾发行此种公债。
- 18.
求签释义:迷信的人在神佛面前抽签来占吉凶:求签问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