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虫 [cǎo chóng]
1. 即草螽。
3. 泛指草木间的昆虫。
草虫 引证解释
⒈ 即草螽。参见“草螽”。
引《诗·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毛 传:“草虫,常羊也。”
陆玑 疏:“小大长短如蝗也,奇音青色,好在茅草中。”
马瑞辰 通释:“今以目验,盖即 顺天 及 济南 人所称聒聒者,《诗》以‘喓喓’言之,亦取其善鸣也。”
⒉ 泛指草木间的昆虫。
引三国 魏 曹丕 《杂诗》之一:“草虫鸣何悲,孤鴈独南翔。”
南朝 宋 鲍照 《采桑》诗:“乳燕逐草虫,巢蜂拾花蕚。”
唐 李频 《送刘山人归洞庭》诗:“秋尽草虫急,夜深山雨重。”
陈毅 《莫干山纪游词》之三:“莫干 好,夜景最深沉。凴栏默想透山海,静寂时有草虫鸣。心境平更平。”
国语词典
草虫 [cǎo chóng]
⒈ 泛称栖息草间的虫类。
引南朝宋·鲍照〈采桑〉诗:「乳燕逐草虫,巢蜂拾花萼。」
⒉ 草螽的别名。参见「草螽」条。
引《诗经·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⒊ 《诗经·召南》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草虫,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一说此为妇 人怀念征夫之诗。首章二句为:「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⒋ 以花草和虫类为题材的国画。
草虫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小巷释义:城镇里的街道、弄堂,泛指都市里的各处地方。
- 2.
幽静释义:幽雅寂静:幽静的环境。树影婆娑,夜晚分外幽静。
- 3.
散步释义:随便走走(作为一种休息方式):休息时,到河边散散步。
- 4.
茂密释义:(草木)茂盛而繁密:树木茂密。茂密的竹林。
草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南翔释义:⒈向南飞。 汉 张衡《西京赋》:“南翔 衡阳,北栖 鴈门。”三国 魏 曹丕《杂诗》之一:“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清 宋琬《赠别方绣山年兄》诗:“鸿雁日南翔,音书转迢递。”⒉镇名。在 上海市 嘉定县 南。传说 崑山 临江乡 有一寺,初掘地得石,有两只白鹤经常停集其上,后来鹤飞去不返,僧为之号泣,石上忽有题诗“白鹤南翔去不归,惟留空跡在名基”等句,因名寺 南翔,镇又以寺得名。见 宋 范成大《吴郡志·异闻》。
- 2.
在涂释义:在路上;在路途中。 涂,通“途”。《诗·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汉 郑玄 笺:“未见君子者,谓在涂时也。在涂而忧,忧不当君子,无以寧父母,故心衝衝然,是其不自絶於其族之情。”《公羊传·隐公二年》:“女在其国称女,在涂称妇,入国称夫人。”徐彦 疏:“何者在涂称妇者,服从夫辞。”《元史·礼乐志三》:“敬天弗违,时潜时旅。龙旗在涂,言受率土。”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一·内阁密揭》:“阁中密揭,虽祖宗朝皆然。然惟在事则行之耳。嘉靖 中,万历 初,有在籍在涂而用之者,永嘉、江陵 二‘张文忠’是也。”
- 3.
忧心忡忡释义:形容十分忧愁。《诗经·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忡忡(chōng):忧愁不安的样子。
- 4.
忧忡释义:忧虑不安。语本《诗·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古今小说·赵伯昇茶肆遇仁宗》:“辜负高人相汲引,家乡虽近转忧忡。”清 孙枝蔚《赠邢补庵》诗:“偶逢旧乡里,握手涕泪同。自言轻一出,为官多忧忡。”梁启超《俄罗斯革命之影响》:“自 亚歷第二 遇害后,二十餘年间,亚歷第三 以忧忡死。”参见“忧心忡忡”。
- 5.
悍目释义:⒈睁大突出的眼睛。亦指大而突出的眼睛。悍,通“睅”。三国 魏 曹植《斗鸡》诗:“羣雄正翕赫,双翘自飞扬。挥羽激清风,悍目发朱光。”晋 潘岳《射雉赋》:“奋劲骹以角槎,瞵悍目以旁睞。”宋 苏轼《题雍秀才画草虫八物·虾蟆》诗:“悍目知谁瞋,皤腹空自胀。”⒉强悍的头目。《捻军史料丛刊·李鸿章同治七年六月十八日奏折》:“程二老坎、邱麻子 死党悍目多毙于水,元气大伤。”
- 6.
无角龙释义:蜥蜴的别称。语本《汉书·东方朔传》:“武帝 置守宫盂下,令 朔 射之。朔曰:‘臣以为龙,又无角;为蛇,又有足。跂跂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宋 苏轼《题雍秀才画草虫八物·蝎虎》诗:“蚑蚑有足蛇,脉脉无角龙。为虎君勿笑,食尽蠆尾虫。”
- 7.
替手释义:⒈停手。《资治通鉴·唐僖宗中和二年》:“殷 病风疽,搔捫不替手,脓血满爪。”胡三省 注:“替,废也。”宋 司马光《谢兴宗惠草虫扇》诗:“玩之不替手,爱重心无穷。”⒉替代者。沈从文《边城》十:“到了那边,方知道原来过渡的人,便是船总 顺顺 家派来作替手的水手。”沙汀《闯关》二:“但当轻噪的机关枪声作替手(代替大炮)的时候,那些负有战斗责任的指战员、战士们,都把他们的睡眠收拾起了。”
- 8.
秀劲释义:秀美有力。 多用以形容字画。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仁宗皇帝御笔》:“字真行相间,仿佛 赵松雪 体,而圆熟秀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细看他墙上画就的画片:也有花卉翎毛,也有山水,也有各种草虫小品,笔法十分秀劲。”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后面在 养心斋 与大客厅的槅扇之间的墙上挂着一幅淡远秀劲的墨竹,看来似乎装裱得不久。”
- 9.
结苇释义:见“结草虫”。
- 10.
花鸟画释义: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有花卉、蔬果、草虫、畜兽、鳞介等分支。与中国传统美学相适应,以写生为基础,以寓兴、写意为归依,注重“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根据墨与色的不同,可分为水墨、泼墨、设色、白描、没骨等类。
- 11.
草螽释义:虫名。古又称负蠜、草虫、常羊。雄者鸣如织机声,俗称蝈蝈、织布娘。
- 12.
虫鸣螽跃释义:《诗·召南·草虫》:“喓喓草蟲,趯趯阜螽。”郑玄 注:“草蟲鳴,阜螽躍而從之。”后因以“蟲鳴螽躍”比喻固有的自然规律。《旧唐书·太宗纪论》:“礎潤雲興,蟲鳴螽躍。雖 堯 舜 之聖,不能用 檮杌、窮奇 而治平;伊 吕 之賢,不能爲 夏桀、殷辛 而昌盛。”
- 13.
觏止释义:相遇。语出《诗·召南·草虫》:“亦既覯止,我心则降。”毛 传:“止,辞也。覯,遇。”唐 沉佺期《哭苏眉州崔司业二公》诗序:“佺期 承恩北归,中途覯止,访及故旧。”清 袁枚《新齐谐·麒麟喊冤》:“夫君外出,妾等心忧。‘亦既覯止,我心则降’,言既见而心安,此人情也。”
- 14.
闹蛾释义:古代一种头饰。剪丝绸或乌金纸为花或草虫之形。
- 15.
闹装花释义:古代一种头饰。剪丝绸或乌金纸为花或草虫之形。
- 16.
鼈菜释义:蕨菜的别名。 《诗·召南·草虫》“陟彼 南山,言采其蕨”唐 孔颖达 疏:“毛 以为言有人升彼 南山 之上云:‘我欲采其鳖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