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漏 [dài lòu]
1. 指封建时代大臣在五更前到朝房等待上朝的时刻。漏:铜壶滴漏,古代计时器,此处代指时间。
例…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红楼梦》
英[minister of a monarchy in feudal China wait for going to court before dawn;]
待漏 引证解释
⒈ 百官清晨入朝,等待朝拜天子,谓之“待漏”。漏,古代计时器。
引《东观汉记·樊梵传》:“自当直事,常晨驻马待漏。”
《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奉待漏之书,衔如丝之旨。”
李周翰 注:“奉事上书,皆晨起驻车待其漏刻。”
明 无名氏 《飞丸记·同宦思乡》:“陷边方常思首丘,那想着 金门 待漏。”
⒉ 见“待漏院”。
国语词典
待漏 [dài lòu]
⒈ 古代群臣听漏刻入朝。后比喻将入朝时。
引《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帝性凝重寡言,洁修好学,每朝参待漏,或多笑语,帝独俨然。」
待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公服释义:旧时官吏的制服。 《左传·闵公二年》“公衣之偏衣,佩之金玦”晋 杜预 注:“偏衣,左右异色,其半似公服。”《北史·魏纪三》:“﹝ 太和 十年﹞夏四月辛酉朔,始制五等公服。”《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四年》载此事,胡三省 注云:“公服,朝廷之服;五等,朱,紫,緋,緑,青。”《水浒传》第九十回:“宋江、卢俊义 俱各公服,都在待漏院伺候早朝,随班行礼。”许地山《女儿心》一:“﹝两夫妇﹞表告了 满洲 诸帝之灵,才退入内堂,把公服换下来。”
- 2.
卧揖释义:唐 代大臣入朝前在“待漏院”休息偃卧,见人则拱手为礼,谓之“卧揖”。
- 3.
呕鸦释义:⒈亦作“呕鵶”。象声词。唐 元稹《酬乐天待漏入阁见赠》诗:“颭闪才人袖,呕鸦软举鐶。”鸦,一本作“鵶”。⒉指婴儿。婴儿啼声吚哑,故称。宋 陈造《送学生归赴秋试因省别业》诗:“寧堪再揽减,又抱两呕鸦。”自注:“淮 人谓岁飢为年岁揽减,越 人以婴儿为呕鸦。”鸦,一本作鸦,一本作鸦,一本作鸦,一本作“鵶”。
- 4.
坐门释义:⒈坐在门口。⒉犹待漏。谓于宫门外待早朝。
- 5.
客枕释义:指客中使用之枕。喻指旅途中过夜。唐 李商隐《酬令狐郎中见寄》诗:“朝吟搘客枕,夜读漱僧瓶。”宋 陆游《宿枫桥》诗:“七年不到 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鐘。”元 方回《次韵仇仁近至日》:“紫逻招魂千里雪,彤庭待漏五更霜。闲人幸脱抅挛外,客枕何庸早起忙。”明 郭奎《客枕》诗:“客枕睡不着,天高秋气清。”
- 6.
筒竹释义:⒈竹筒。宋 王谠《唐语林·文学》:“白居易 长庆 二年,以中书舍人为 杭州 刺史……官妓 高玲瓏、谢好好 巧於应对,善歌舞。从 元稹 镇 会稽,参其酬唱。每以筒竹,盛诗来往。”⒉犹鞭炮。清 褚人穫《坚瓠四集·除夕遗俗》:“筒竹雷鸣,瓶梅冻解,待漏千门万户春。”
- 7.
纶闱释义:犹纶阁。中书省的代称。撰拟制诰之所。唐 白居易《待漏入阁书事奉赠元九学士阁老》诗:“纶闈慙并入,翰苑忝先攀。”宋 郑文宝《南唐近事》:“﹝ 张洎 ﹞謁 韩熙载,韩 一见,待之如故,谓曰:‘子好,中书舍人。’顷之,韩 主文。洎 擢第,不十年,果主纶闈之任。”清 钱谦益《王元之自翰林谪官》诗之二:“纶闈旧侣苍苔在,僧舍新愁白髮知。”
- 8.
花甎释义:亦作“花砖”。 亦作“花塼”。表面有花纹的砖。唐 时内阁北厅前阶有花砖道,冬季日至五砖,为学士入值之候。唐 元稹《樱桃花》诗:“花塼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唐 白居易《待漏入阁书事奉赠元九学士阁老》诗:“衙排 宣政 仗,门启 紫宸 关。彩笔停书命,花甎趁立班。”宋 王禹偁《贺毕翰林新入》诗:“閒步花砖喜復悲,所悲君较十年迟。”明 宋纳《壬子秋过故宫》诗:“衔头野服儒冠老,曾是花砖视草臣。”
- 9.
银砾释义:⒈含银的小颗粒。南朝 宋 王韶之《始兴记》:“冷君 西北有 小首山。元嘉 元年夏,霖雨山崩,自巔及麓,崩处有光耀,有若星辰焉,居人聚观,皆是银砾,铸得银也。”⒉比喻闪着银光的点状物。南朝 梁简文帝《同刘谘议咏春雪》:“晚霰飞银砾,浮云暗未开。”唐 白居易《待漏入阁书事奉赠元九学士阁老》诗:“稀星点银砾,残月堕金环。”唐 李商隐《闻著明凶问哭寄飞卿》诗:“江势翻银砾,天文露玉绳。”
- 10.
阁老释义:唐 代对中书舍人中年资深久者及中书省、门下省属官的敬称。五代、宋 以后亦用为对宰相的称呼。明 清 又用为对翰林中掌诰敕的学士的称呼。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两省(中书省、门下省)相呼为阁老,尚书丞郎、郎中相呼为曹长。”《旧唐书·杨绾传》:“故事,舍人年深者谓之阁老,公廨杂科,归阁老者五之四。”宋 郑文宝《南唐近事》:“一日诸阁老待漏朝堂,语及林泉之事。”明 李贽《复焦弱侯书》:“赵文肃 先生云:‘我这个嘴,张子 这个脸,也做了阁老,始信万事有前定。’”清 赵翼《陔馀丛考·阁老》:“苏州 有 阁老坊,乃
- 11.
马揖释义:骑在马上拱手为礼。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四》:“每赴朝序行至待漏院偃息则有卧揖,马上则有马揖。”宋 王禹偁《赠王殿院同年》诗:“乍作台官劳马揖,合为廵使近龙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