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浮肿 浮肿的意思
zhǒng

浮肿

简体浮肿
繁体浮腫
拼音fú zhǒng
注音ㄈㄨˊ ㄓㄨㄥ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ú,(1) 漂在水面上,与“沉”相对。【组词】:浮桥。浮力。浮标。浮萍。浮泛。浮沉。漂浮。浮光掠影。(2) 表面的。【组词】:浮皮儿。浮土。浮雕。(3) 空虚,不切实。【组词】:浮夸。浮华。(4) 不沉静,不沉着。【组词】:轻浮。浮躁。(5) 暂时的。【组词】:浮记。浮支。(6) 可移动的。【组词】:浮财。浮荡。浮吊。浮动。(7) 超过,多余。【组词】:人浮于事。(8) 呈现,涌现。【组词】:浮现。浮想。(9) 中医指脉搏浮在肌肤表层。【组词】:浮脉。

zhǒng, ◎ 皮肉浮胀。【组词】:肿胀。肿瘤。肿痛。浮肿。红肿。脓肿。臃肿。

基本含义

指皮肤或黏膜组织因液体潴留而出现肿胀的症状。

浮肿的意思

浮肿 [fú zhǒng]

1. 机体细胞外液中水分积聚所致的局部或全身肿胀。

[dropsy; edema;]

浮肿 引证解释

⒈ 虚肿,水肿。

《后汉书·皇后纪下·顺烈梁皇后》:“朕素有心下结气,从閒以来,加以浮肿,逆害饮食,寖以沉困。”
清 李渔 《巧团圆·全节》:“还有个病妇在外,规模态度生得极好,只是面上浮肿,身子有病。”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不到四十岁的模样,身体已经发胖,脸上仿佛有些浮肿。”


国语词典

浮肿 [fú zhǒng]

⒈ 虚肿、水肿。

《儒林外史·第四六回》:「成老爹道:『我说我这脸是浮肿著的。』众人一齐笑了。」


浮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子气释义:中医学病名。指妇女妊娠期中出现的自膝至足浮肿、小便频繁的病证。
    • 2.
      子满释义:中医学病名。指妇女妊娠六七月时全身浮肿、腹胀而喘的病证。
    • 3.
      子肿释义:中医学病名。指妇女妊娠期中出现的面部、四肢或全身浮肿,尿量减少,体重显著增加的病证。
    • 4.
      宁气丸释义:一种药名,主治肺嗽痰涎,喘满浮肿。
    • 5.
      寒湿释义:⒈寒冷空气和潮湿。⒉病邪。致病则阻滞阳气的运行,血流不畅,发生肌肤疼痛、关节挛痹等症。⒊病证,由于湿困脾胃,损伤脾阳,或患者平素脾肾阳虚而致水饮内停。可见畏寒肢冷、腹胀、泄泻或浮肿等症。
    • 6.
      小儿肿病释义:即小儿浮肿。
    • 7.
      府种释义:浮肿。府,通“胕”。种,通“肿”。
    • 8.
      微尰释义:小腿生湿疮,脚浮肿。
    • 9.
      心力衰竭释义:由心脏病或心脏以外的病变引起的心肌收缩无力,以致心脏输出血量不能满足身体组织需要。 主要症状是心慌气短、咯血、口唇及肢端等呈现青紫色、浮肿等。
    • 10.
      支饮释义:中医学名词。指水饮留滞胸膈,以致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浮肿、吐白色泡沫痰。
    • 11.
      水胀释义:水肿。指体内水湿停留,面目、四肢、胸腹甚至全身浮肿的一种疾患。
    • 12.
      沈困释义:⒈亦作“沉困”。谓异常乏力。《后汉书·皇后纪下·顺烈梁皇后》:“朕素有心下结气,从閒以来,加以浮肿,逆害饮食,寖以沉困。”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沧州 牧 王 某,有爱女婴疾沉困。”⒉沉沦困窘。宋 苏轼《与程得圣秘校书》之一:“沉困累年,行业充富。”
    • 13.
      痝然释义:肿大貌,浮肿貌。
    • 14.
      百部圆释义:一种药名,主治治肺气不调,咳嗽喘急,胸膈烦闷,唇乾口燥,面目浮肿,咽嗌不利,积久不差。
    • 15.
      肿泄释义:病名。 腹泻及手足浮肿。《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五年》:“吴明彻 攻 寿阳,堰 肥水 以灌城,城中多病肿泄,死者什六七。”按,《陈书·吴明彻传》作“城中苦湿,多腹疾,手足皆肿,死者十六七”。
    • 16.
      肿病释义:病名。即水肿。通称浮肿。
    • 17.
      胕肿释义:浮肿。
    • 18.
      胮胀释义:胀大;浮肿。
    • 19.
      虚肿释义:人体因水分运化失调而造成的肌肤浮肿现象。 《南史·孝义传下·沉崇傃》:“久食麦屑,不噉盐酢,坐卧於单荐,因虚肿不能起。”姚雪垠《长夜》三一:“但这位眼泡微微虚肿的年轻主妇并不像别人一样地对他亲切。”
    • 20.
      金鱼眼释义:眼球向外突出谓“金鱼眼”俗称“大泡眼”。形容眼睛出现浮肿或眼睛本身就很大。

浮肿(fuzh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浮肿是什么意思 浮肿读音 怎么读 浮肿,拼音是fú zhǒng,浮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浮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