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浮签 浮签的意思
qiān

浮签

简体浮签
繁体浮簽
拼音fú qiān
注音ㄈㄨˊ ㄑㄧ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ú,(1) 漂在水面上,与“沉”相对。【组词】:浮桥。浮力。浮标。浮萍。浮泛。浮沉。漂浮。浮光掠影。(2) 表面的。【组词】:浮皮儿。浮土。浮雕。(3) 空虚,不切实。【组词】:浮夸。浮华。(4) 不沉静,不沉着。【组词】:轻浮。浮躁。(5) 暂时的。【组词】:浮记。浮支。(6) 可移动的。【组词】:浮财。浮荡。浮吊。浮动。(7) 超过,多余。【组词】:人浮于事。(8) 呈现,涌现。【组词】:浮现。浮想。(9) 中医指脉搏浮在肌肤表层。【组词】:浮脉。

qiān,(1) 亲自写姓名或画上符号。【组词】:签名。签字。签到。签发。签收。签署。签押。签订。(2) 简要地写出意见。【组词】:签注。签呈。签证。(3) 用竹木等物做成的细棍或片状物。【组词】:牙签儿。(4) 书册里作标志的纸片或其他物体上作标志的东西。【组词】:书签。标签。(5) 粗粗地缝合起来。(6) 用于占卜或赌博的细长竹片或细棍。【组词】:签筒。求签。

基本含义

指不实在的承诺或虚假的保证。

浮签的意思

浮签 [fú qiān]

1. (浮签儿)一端粘在试卷、书册、文稿上,便于揭去的纸签。

浮签 引证解释

⒈ 一端粘在试卷、书册或文稿上,以便于揭去的纸签。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用印式附》:“该房送印时,须贴浮签于当印处,注明斜正等式。”


国语词典

浮签 [fú qiān]

⒈ 附著而可以揭下的纸签。

《福惠全书·卷四·莅任部·文移诸式》:「该房送印时,须贴浮签于当印处,注明斜正等式。」


浮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公辅释义:古代三公、四辅,均为天子之佐。借指宰相一类的大臣。《汉书·孔光传》:“光 凡为御史大夫、丞相各再,壹为大司徒、太傅、太师,歷三世,居公辅位前后十七年。”《新五代史·杂传·李鏻》:“因为 鏻 置酒,问其副使 马承翰:‘今朝廷之臣,孰有公辅之望?’”清 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浮签》:“是时 延州 张芥航 先生为 南河 河帅,亦赋七律四章云:‘……身小已凝公辅器,文成知噪凤鸞翔。’”章炳麟《箴新党论》:“备位公辅,自名知学,百家成説,未能研精。”
    • 2.
      台鼎释义:古称三公为台鼎,如星之有三台,鼎之有三足。 语本 汉 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天垂三台,地建五岳,降生我哲,应鼎之足。”《后汉书·陈球传》:“公出自宗室,位登台鼎,天下瞻望。”唐 颜真卿《赠司空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李公神道碑》:“儼然王公之量,鬱有台鼎之姿。”明 沉采《千金记·谒相》:“昔为刀笔之流,今居台鼎之职。”清 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浮签》:“秀才本色基台鼎,元老深情託倡酬。”
    • 3.
      撮白释义:案牍上贴的白纸浮签。
    • 4.
      浮票释义:浮签。粘在书本或文稿上注出意见、便于随时揭去的小纸条。
    • 5.
      阁票释义:明 代至 清 初。 内阁加在奏章上代拟皇帝批答的浮签。

浮签(fuq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浮签是什么意思 浮签读音 怎么读 浮签,拼音是fú qiān,浮签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浮签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