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天鼓 天鼓的意思
tiān

天鼓

简体天鼓
繁体
拼音tiān gǔ
注音ㄊ一ㄢ ㄍ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iān,(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组词】: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例句】: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组词】:天气。天冷。(4) 季节,时节。【组词】:冬天。(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组词】:今天。(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组词】:天上。天宫。(7) 自然界。【组词】: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天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例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组词】: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

gǔ,(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例句】: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组词】:耳鼓。石鼓。(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组词】:鼓吹。鼓噪。(4) 发动,使振作起来。【组词】: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5) 高起,凸出。【组词】:鼓包。鼓胀。(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基本含义

指天上的鼓声,比喻天下人民的呼声。

天鼓的意思

天鼓 [tiān gǔ]

1. 天神所击之鼓。传说云天鼓震则有雷声。

2. 道家的一种法术。中央牙齿上下相叩。

4. 星名。

天鼓 引证解释

⒈ 天神所击之鼓。传说云天鼓震则有雷声。

《史记·天官书》:“天鼓,有音如雷非雷,音在地而下及地。”
《云仙杂记》卷九引 晋 葛洪 《抱朴子》:“雷曰天鼓,雷神曰雷公。”
唐 李白 《梁甫吟》:“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天鼓鸣》:“嘉靖 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未申时,天鼓震西北,俗云乾雷响。”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第二节:“雷声隆隆,好象谁在猛击天鼓助威风!”

⒉ 道家的一种法术。中央牙齿上下相叩。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知》:“夫学道之人,须鸣天鼓以召众神也。左相叩为天鐘,卒遇凶恶不祥叩之。右相叩为天磬,若经山泽邪僻威神大祝叩之。中央上下相叩,名天鼓。”
《云笈七籤》卷三一:“叩齿之法……中央上下相对相叩,名曰鸣天鼓。”

⒊ 星名。

《晋书·天文志上》:“河鼓三星,旗九星,在牵牛北,天鼓也。”


天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乾雷释义:无雨伴随的雷。茅盾《雷雨前》:“昨天整天里没有一丝儿风,晚快边响了一阵子干雷,也没有风,这一夜就闷得比白天还厉害。”西北方的响雷。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天鼓鸣》:“嘉靖 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未申时,天鼓震西北,俗云乾雷响。”
    • 2.
      保健功释义:运动医学名词。医疗体育方法之一。指采用肢体运动与穴位按摩相结合,达到舒筋活血,锻炼内脏的方法。常采用动、静功结合,有闭目养神、叩齿、咽津、梳头、摩面、鸣天鼓等。
    • 3.
      叩齿释义:⒈牙齿上下相碰击。古代的一种养生之法。⒉道家所行的祝告仪式之一。叩左齿为鸣天鼓,叩右齿为击天磬,驱祟降妖用之。当门上下八齿相叩,为鸣法鼓,通真、朝奏用之。
    • 4.
      天钟释义:⒈上天钟秀,上天所赋予。唐 薛能《桃花》诗:“秀气自天钟,千年易难逢。”明 无名氏《赠书记·旅病托栖》:“又兼他明敏天钟,诗书寓目都成诵。”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五六:“一自天钟第一流,年来花草冷 苏州。”⒉见“天鐘”。⒊亦作“天钟”。道家的一种叩齿法。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广知》:“夫学道之人,须鸣天鼓以召众神也。左相叩为天鐘,卒遇凶恶不祥叩之。”《云笈七籤》卷三一:“叩齿之法,左右相叩,名曰扣天鐘。”参见“天鼓”。
    • 5.
      天鼓释义:⒈天神所击之鼓。传说云天鼓震则有雷声。《史记·天官书》:“天鼓,有音如雷非雷,音在地而下及地。”《云仙杂记》卷九引 晋 葛洪《抱朴子》:“雷曰天鼓,雷神曰雷公。”唐 李白《梁甫吟》:“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天鼓鸣》:“嘉靖 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未申时,天鼓震西北,俗云乾雷响。”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第二节:“雷声隆隆,好象谁在猛击天鼓助威风!”⒉道家的一种法术。中央牙齿上下相叩。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广知》:“夫学道之人,须鸣天鼓以召众神也。左相叩为天鐘,卒遇凶
    • 6.
      山木释义:⒈山中的树木。《左传·昭公三年》:“山木如市,弗加於山;鱼盐蜃蛤,弗加於海。”南朝 宋 谢灵运《过瞿溪山僧》诗:“钻燧断山木,掩岸墐万户。”唐 白居易《自题小草亭》诗:“土阶全垒块,山木半留皮。”⒉古歌名。《文选·江淹<恨赋>》:“若乃 赵王 既虏,迁於房陵。”李善 注引《淮南子》:“赵王 迁流 房陵,思故乡,作《山木》之呕,闻者莫不陨涕。”清 钱谦益《<梅村先生诗集>序》:“夫所谓不学而能者,《三侯》、《垓下》、《沧浪》、《山木》,如天鼓谷音,称心而衝口者是也。”参阅 清 王念孙《读书杂志·淮南内篇二十
    • 7.
      干雷释义:⒈无雨伴随的雷。 茅盾《雷雨前》:“昨天整天里没有一丝儿风,晚快边响了一阵子干雷,也没有风,这一夜就闷得比白天还厉害。”⒉西北方的响雷。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天鼓鸣》:“嘉靖 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未申时,天鼓震西北,俗云乾雷响。”
    • 8.
      砰訇释义:⒈象声词。 鸟振翅奋飞声。《文选·张衡<西京赋>》:“奋隼归鳬,沸卉砰訇。”吕延济 注:“砰訇,鸟奋迅声。”⒉象声词。迅雷声。晋 顾恺之《雷电赋》:“夫其声无定响,光不恒照,砰訇轮转,倏闪罗曜。”唐 李白《梁甫吟》:“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壶玉女多。”闻一多《李白之死》诗:“狰狞的怒雷又砰訇地吼我。”⒊象声词。大水声。南朝 陈 沉炯《归魂赋》:“其水则砰訇瀄汩,或宽或疾,击万瀨而相奔。”⒋象声词。狂风暴雨声。清 方文《大孤馆阻雪》诗:“行甫及 孤山,狂颷復砰訇。”清 黄景仁《喜雨》诗:“初响极輣轧,末

天鼓(tiang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天鼓是什么意思 天鼓读音 怎么读 天鼓,拼音是tiān gǔ,天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天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