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部长 部长的意思
zhǎng

部长

简体部长
繁体部長
拼音bù zhǎng
注音ㄅㄨˋ ㄓㄤ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ù,(1) 全体中的一份。【例句】:部分(“分”读轻声)。外部。腹部。局部。全部。部件。部位(位置)。(2) 机关企业按业务范围分设的单位。【组词】:外交部。编辑部。部队(军队)。(3) 具有统属关系。【例句】:所部五十人。部下。部将。部属。部首。部落(luò)。(4) 安置安排。【组词】:部署。(5) 量词。【组词】:一部小说。三部汽车。

cháng zhǎng,(1) 生长,成长。【组词】:长疮。(2) 增加。【组词】:长知识。(3) 排行第一的。【组词】:长子。长兄。长孙。(4) 辈分高或年纪大。【组词】:长辈。长者。家长。(5) 领导人;负责人。【组词】:部长。校长。

基本含义

指担任某个部门的负责人,也可泛指担任某个组织或机构的负责人。

部长的意思

部长 [bù zhǎng]

1. 受国家元首或政府行政首脑委托管理一个部门的政府活动的国家高级官员。

[ minister; ]

2. 部落首领。

[ leader; ]

部长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少数民族的部落首领。

《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四年》:“五国 部长贡於 辽。”
《清史稿·饶馀敏郡王阿巴泰传》:“天命八年,偕台吉 德格类 等伐 扎嚕特部,渡 辽河,击部长 昂安。”

⒉ 部队的长官。

《元史·武宗纪二》:“敕城 中都,以牛车运土,令各部卫士助之,限以来岁四月十五日毕集,失期者罪其部长。”

⒊ 国家所属各部以及各级党政部门等主持该部工作的负责人。

如:交通部长;组织部长


国语词典

部长 [bù zhǎng]

⒈ 中央政府管理各部的最高长官。

如:「教育部部长」。


部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克释义:⒈蒙语“大”的音译。《明史·李成梁传》:“土蛮 部长 一克灰正 纠 把兔儿、炒花、花大 等三万骑,约 土蛮 诸子共驰 辽阳 挟赏。”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译音无定字》:“《李成梁传》前称大委正,后称一克灰正,亦是一人。蒙古语大为伊克,亦曰一克;委灰音相似也。”原注:“《王崇古传》俺答 妻一克哈屯,盖其大妻也。《元史》作也可,《兵志》作也可怯薛,谓第一怯薛也。”⒉表数量。公制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藏语用于容量和地积:一克青稞约二十五斤;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 2.
      万里释义:万里(191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3.
      三大奇书释义:⒈指 清 初之《历算全书》、《读史方舆纪要》及《南北史合抄》三书。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顾祖禹》:“世所称三大奇书,此(《读史方舆纪要》)其一也。其二则 梅文鼎 《歷算全书》、 李清 《南北史合抄》。”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国初诸儒称 梅文鼎 《歷算全书》、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 李清 《南北史合抄》为三大奇书。”⒉指《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三部长篇章回小说。
    • 4.
      不管部释义:不专管某一部事务的部长级官员。
    • 5.
      二级警督释义:中国警衔体系的第7等级,由公安部部长授予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以及专业技术高级、中级警官,现行制式衬衣为浅蓝色,标志为两道银色横杠加二枚四角星花。
    • 6.
      代办释义:⒈代行办理:代办托运。邮政代办所。⒉一国以外交部长名义派驻另一国的外交代表。⒊大使或公使不在职时,在使馆的高级人员中委派的临时负责人员,叫临时代办。
    • 7.
      代表释义:⒈由行政区、团体、机关等选举出来替选举人办事或表达意见的人:人大代表。⒉受委托或指派代替个人、团体、政府办事或表达意见的人:全权代表。⒊显示同一类的共同特征的人或事物:代表作。⒋代替个人或集体办事或表达意见:副部长代表部长主持开幕典礼。⒌人或事物表示某种意义或象征某种概念:这三个人物代表三种不同的性格。
    • 8.
      任内释义:指任职期内。 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清查之法》:“自前官任内应徵钱粮,俱要逐年磨对清白。”何香凝《回忆廖仲恺》:“仲恺 在农工部长任内,经常和农工群众接触。”
    • 9.
      伍廷芳释义:(1842-1922)外交官。广东新会人。留学英国。曾任驻美国、秘鲁公使和修订法律大臣。辛亥革命时,被推为革命军代表参加南北议和。民国成立后,历任司法总长、外交总长、代国务总理。1917年参加护法军政府,任外交部长。1922年任广东省省长,不久病逝。
    • 10.
      会议释义:⒈有组织有领导地商议事情的集会:全体会议。厂务会议。工作会议。⒉一种经常商讨并处理重要事务的常设机构或组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部长会议。
    • 11.
      作院释义:指作坊,工场。《宋史·职官志三》:“绍兴 二年,詔於行在别置作院造器甲,令工部长贰提点,郎官逐旬点检。”
    • 12.
      入围释义:经选拔进入某一范围:中国象棋锦标赛八强产生,广东两名选手入围。经过评选,这部长篇小说入围茅盾文学奖。
    • 13.
      全权代表释义:通常指一国派往他国、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的持有全权证书或按其职位(如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等)有权进行谈判、签订条约的代表。
    • 14.
      全权证书释义:一国授予其外交代表的身份和权限的证书。除国家元首、外交部长外,其他代表在出席国际会议或参加外交谈判时均应执证书,并相互校阅,以证实其具有的身份和权力。
    • 15.
      八一奖章释义:1955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国防部长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1935年9月30日至1937年7月6日)有功人员的奖章。 不分级,授予1935年10月20日以后参加红一方面军、1936年9月30日以后参加红二或红四方面军、1935年9月30日以后参加陕北红军或红二十五军的连级及其以下人员。
    • 16.
      内阁释义:⒈某些国家中的最高行政机关,由内阁总理(或首相)和若干阁员(部长、总长、大臣或相)组成。⒉明清两代的中央政务机构。
    • 17.
      分株释义:将植物的根、茎基部长出的小分枝与母株相连的地方切断,然后分别栽植,使之长成独立的新植株的繁殖方法。此法简单易行,成活快。园艺上广泛应用。
    • 18.
      刘白羽释义:(1916-)小说家,散文家。 北京人。1938年参加延安文艺工作团。建国后参加过抗美援朝斗争。后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长、总政文化部部长。著有短篇小说集《五台山下》、《政治委员》、《无敌三勇士》等,散文集《红玛瑙集》、《芳草集》等。
    • 19.
      助理释义:⒈属性词。协助主要负责人办事的(多用于职位名称):助理人员。助理编辑。助理研究员。⒉指协助主要负责人办事的人:部长助理。
    • 20.
      半头释义:⒈人头部长度的一半。 ⒉〈方〉半高。

部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克释义:⒈蒙语“大”的音译。《明史·李成梁传》:“土蛮 部长 一克灰正 纠 把兔儿、炒花、花大 等三万骑,约 土蛮 诸子共驰 辽阳 挟赏。”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译音无定字》:“《李成梁传》前称大委正,后称一克灰正,亦是一人。蒙古语大为伊克,亦曰一克;委灰音相似也。”原注:“《王崇古传》俺答 妻一克哈屯,盖其大妻也。《元史》作也可,《兵志》作也可怯薛,谓第一怯薛也。”⒉表数量。公制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藏语用于容量和地积:一克青稞约二十五斤;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一克地,约合一市亩。
    • 2.
      万里释义:万里(191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3.
      三大奇书释义:⒈指 清 初之《历算全书》、《读史方舆纪要》及《南北史合抄》三书。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顾祖禹》:“世所称三大奇书,此(《读史方舆纪要》)其一也。其二则 梅文鼎 《歷算全书》、 李清 《南北史合抄》。”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国初诸儒称 梅文鼎 《歷算全书》、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 李清 《南北史合抄》为三大奇书。”⒉指《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三部长篇章回小说。
    • 4.
      不管部释义:不专管某一部事务的部长级官员。
    • 5.
      二级警督释义:中国警衔体系的第7等级,由公安部部长授予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以及专业技术高级、中级警官,现行制式衬衣为浅蓝色,标志为两道银色横杠加二枚四角星花。
    • 6.
      代办释义:⒈代行办理:代办托运。邮政代办所。⒉一国以外交部长名义派驻另一国的外交代表。⒊大使或公使不在职时,在使馆的高级人员中委派的临时负责人员,叫临时代办。
    • 7.
      代表释义:⒈由行政区、团体、机关等选举出来替选举人办事或表达意见的人:人大代表。⒉受委托或指派代替个人、团体、政府办事或表达意见的人:全权代表。⒊显示同一类的共同特征的人或事物:代表作。⒋代替个人或集体办事或表达意见:副部长代表部长主持开幕典礼。⒌人或事物表示某种意义或象征某种概念:这三个人物代表三种不同的性格。
    • 8.
      任内释义:指任职期内。 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清查之法》:“自前官任内应徵钱粮,俱要逐年磨对清白。”何香凝《回忆廖仲恺》:“仲恺 在农工部长任内,经常和农工群众接触。”
    • 9.
      伍廷芳释义:(1842-1922)外交官。广东新会人。留学英国。曾任驻美国、秘鲁公使和修订法律大臣。辛亥革命时,被推为革命军代表参加南北议和。民国成立后,历任司法总长、外交总长、代国务总理。1917年参加护法军政府,任外交部长。1922年任广东省省长,不久病逝。
    • 10.
      会议释义:⒈有组织有领导地商议事情的集会:全体会议。厂务会议。工作会议。⒉一种经常商讨并处理重要事务的常设机构或组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部长会议。
    • 11.
      作院释义:指作坊,工场。《宋史·职官志三》:“绍兴 二年,詔於行在别置作院造器甲,令工部长贰提点,郎官逐旬点检。”
    • 12.
      入围释义:经选拔进入某一范围:中国象棋锦标赛八强产生,广东两名选手入围。经过评选,这部长篇小说入围茅盾文学奖。
    • 13.
      全权代表释义:通常指一国派往他国、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的持有全权证书或按其职位(如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等)有权进行谈判、签订条约的代表。
    • 14.
      全权证书释义:一国授予其外交代表的身份和权限的证书。除国家元首、外交部长外,其他代表在出席国际会议或参加外交谈判时均应执证书,并相互校阅,以证实其具有的身份和权力。
    • 15.
      八一奖章释义:1955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国防部长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1935年9月30日至1937年7月6日)有功人员的奖章。 不分级,授予1935年10月20日以后参加红一方面军、1936年9月30日以后参加红二或红四方面军、1935年9月30日以后参加陕北红军或红二十五军的连级及其以下人员。
    • 16.
      内阁释义:⒈某些国家中的最高行政机关,由内阁总理(或首相)和若干阁员(部长、总长、大臣或相)组成。⒉明清两代的中央政务机构。
    • 17.
      分株释义:将植物的根、茎基部长出的小分枝与母株相连的地方切断,然后分别栽植,使之长成独立的新植株的繁殖方法。此法简单易行,成活快。园艺上广泛应用。
    • 18.
      刘白羽释义:(1916-)小说家,散文家。 北京人。1938年参加延安文艺工作团。建国后参加过抗美援朝斗争。后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长、总政文化部部长。著有短篇小说集《五台山下》、《政治委员》、《无敌三勇士》等,散文集《红玛瑙集》、《芳草集》等。
    • 19.
      助理释义:⒈属性词。协助主要负责人办事的(多用于职位名称):助理人员。助理编辑。助理研究员。⒉指协助主要负责人办事的人:部长助理。
    • 20.
      半头释义:⒈人头部长度的一半。 ⒉〈方〉半高。

部长造句

1.财政部长挂冠求去,是因与首相在政见上发生了冲突。挂羊头,卖狗肉。

2.部长篇小说,真是戏不够,爱情凑,读后让人觉得味如鸡肋。

3.这位部长雷厉风行、锄恶务尽纺作风,令人耳目一新。

4.这位部长雷厉风行、锄恶务尽的作风,令人耳目一新。

5.部长的演说自始至终强调能源形势的严重性。

6.上任部长订立的制度不错,我决定萧规曹随,不再更改了。

7.宣传部长一如既往发表了他的长篇大论。

8.部长篇小说是近年文坛上的一朵奇葩。

9.如果每天坚持读书一万字,那么一年最低限度也能读十部长篇小说。

10.她顽强地同病魔作斗争,倚在床上写出了这部长篇小说。

11.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见解和设想。我很想做一名学习部长,望同学们能投我一票。

12.部长篇故事里塑造了一位勇敢,善良,受人尊敬的母亲。

13.部长来水利工地考察施工情况。

14.部长篇小说生动地刻画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思想观念发生的巨大变化。

15.部长篇小说的内容十分乏味。

16.部长对主要问题支吾其词。

17.气宇轩昂的王部长走进了会议室。

18.这位部长才上台便要下台,成了五日京兆。

部长(buch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部长是什么意思 部长读音 怎么读 部长,拼音是bù zhǎng,部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部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