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夏禹 夏禹的意思
xià

夏禹

简体夏禹
繁体
拼音xià yǔ
注音ㄒ一ㄚˋ ㄩ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à,(1) 一年的第二季。【组词】:夏季。夏天。夏令。夏播。夏熟。夏粮。(2) 中国朝代名。【组词】:夏代。夏历。(3) 指中国。【组词】:华夏。(4) 姓。

yǔ,(1) 传说中国夏代的第一个君主,他曾经治过洪水。【例句】:禹域(指中国的疆域)。(2) 姓。

基本含义

夏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伟大统治者,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君主。成语“夏禹”意指治理能力出众、善于管理的人。

夏禹的意思

夏禹 [xià yǔ]

1. 夏代开国之主。颛顼孙,姓如人氏,其号曰禹,亦曰文命。初封夏伯,故亦称“伯禹”。为有天下之号,史称夏禹,又称“夏后氏”。在位八年,后南巡,崩于会稽(今浙江绍兴市)。据传,禹治水,历十年之久,“三过其门而不入”,终于战胜洪水,民得以安。因此他是我国历史上劳苦功高而又最副盛名的国王。

[Xia Yu;]


国语词典

夏禹 [xià yǔ]

⒈ 夏代开国的君主。颛顼之孙,姓姒氏,号禹。因平治洪水有功,受舜禅让为天子,世称为「大禹」。在位八年而卒,传位于子启,而开君主世袭之制。


夏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言九鼎释义: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 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 2.
      一语九鼎释义: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 3.
      三圣释义:⒈三个圣人。指尧、舜、禹。⒉三个圣人。指夏禹、周公、孔子。⒊三个圣人。指伏羲、文王、孔子。⒋三个圣人。指文王、武王、周公。
    • 4.
      三王释义:指 夏、商、周 三代之君。 (1)夏禹、商汤、周武王。《穀梁传·隐公八年》:“盟诅不及三王。”范宁 注:“三王,谓 夏、殷、周 也。夏后 有 钧臺 之享,商汤 有 景亳 之命,周武 有 盟津 之会。”(2)夏禹、商汤、周文王。《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赵岐 注:“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 是也。”(3)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尸子》卷下:“汤 復於 汤丘,文王 幽於 羑里,武王 羈於王门;越王 栖於 会稽,秦穆公 败於 崤塞,齐桓公 遇贼,晋文公 出走,故三王资於辱,而五霸得於困也。”@
    • 5.
      三过其门而不入释义: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 6.
      九主释义:指三皇五帝及 夏禹 。 《史记·殷本纪》:“ 伊尹 处士, 汤 使人聘之,五反然后肯往从 汤 ,言素王及九主之事。” 司马贞 索隐:“九主者,三皇五帝及 夏禹 也。”一说指历代九种类型的人主。 裴骃 集解引 汉 刘向 《别录》:“九主者,有法君、专君、授君、劳君、等君、寄君、破君、国君、三岁社君,凡九品,图画其形。”
    • 7.
      九鼎一言释义: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 8.
      九鼎八簋释义: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
    • 9.
      九鼎大吕释义:九鼎:古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是夏商周三代的传国之宝;大吕:周庙大钟。比喻说得话力量大,分量重。
    • 10.
      九鼎释义:⒈古代传说夏禹铸了九个鼎,象征九州,成为夏、商、周三代传国的宝物。 ⒉比喻分量极重:一言九鼎。
    • 11.
      二帝三王释义:指 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或 周武王)。
    • 12.
      仪狄释义:⒈传说为夏禹时善酿酒者。 ⒉用为酒的代称。
    • 13.
      会稽释义:⒈山名。在浙江曹娥江、浦阳江之间,主峰在绍兴东南。相传夏禹至苗山大会诸侯,计功封爵,始名会稽。⒉古郡名。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始置会稽郡,郡治在今江苏苏州。汉、吴、晋、南朝、隋等朝代都设有会稽郡,郡治郡境时有变更。⒊隋设会稽县,后与山阴县合并为绍兴县。
    • 14.
      会稽山洞释义:相传为夏禹的葬地。
    • 15.
      传贤释义:谓将帝王之位传给贤能的人。古史传说 夏禹 以前帝王都是举贤以自代。儒家以传贤与传子为统治者传移王位的两种方式。
    • 16.
      伯禹释义:夏禹。《书·舜典》:“伯禹 作司空。”孔颖达 疏引 贾逵 曰:“伯,爵也。禹 代 鯀 为 崇伯,入为天子司空,以其伯爵,故称 伯禹。”晋 郭璞《江赋》:“骇黄龙之负舟,识 伯禹 之仰嗟。”唐 张鷟《游仙窟》:“张騫 古迹,十万里之波涛;伯禹 遗踪,二千年之坂隥。”
    • 17.
      凋瘵释义:⒈衰败;困乏。 唐 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昔者万人疾疫,神农 鞭草而救之;四维凋瘵,夏禹 刊木以除之。”宋 李纲《与右相条具事宜札子》:“适当早暵之餘,财用匱乏,民力凋瘵,不取於民,则调度不足,取之过甚,则人心惊疑。”《明史·忠义传六·陈美》:“兵燹之餘,民生凋瘵。”梁启超《为国会期间问题敬告国人敬告农民》:“失今不为,更閲数年,则老弱转沟壑,壮者散四方,凋瘵而不可復,虽有善者,无能为矣!”⒉指困穷之民或衰败之象。唐 白居易《忠州刺史谢上表》:“下安凋瘵,上副忧勤,未死之间,斯展微効。”宋 苏轼
    • 18.
      十二圣释义:古代传说中的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夏禹、皋陶、商汤、周文王、武王、周公、孔子。
    • 19.
      吕梁释义:⒈山名。在今 山西省 西部,位于 黄河 与 汾河 间。主峰在 离石县 东北。夏禹 治水,凿 吕梁 以通 黄河,即指此。《吕氏春秋·爱类》:“昔上古 龙门 未开,吕梁 未发,河 出 孟门,大溢逆流。”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河水 左合一水,出 善无县 故城西南八十里,其水西流,歷於 吕梁 之山,而为 吕梁洪 ……盖 大禹 所闢,以通 河 也。”陈毅《过吕梁山》诗:“峥嶸突兀 吕梁 雄,我来冰雪未消融。”⒉水名。也称 吕梁洪。在今 江苏省 徐州市 东南五十里。有上下二洪,相去七里,臣石齿列,波流汹涌
    • 20.
      启母石释义:夏启 母所化之石。古代神话传说 夏禹 妻 涂山氏 生 启 而化为石。

夏禹(xiay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夏禹是什么意思 夏禹读音 怎么读 夏禹,拼音是xià yǔ,夏禹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夏禹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