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忠志 忠志的意思
zhōngzhì

忠志

简体忠志
繁体
拼音zhōng zhì
注音ㄓㄨㄥ ㄓ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ōng, ◎ 诚心尽力。【组词】:忠心。忠诚。忠实。忠告。忠于。忠魂。忠义。忠贞。效忠。赤胆忠心。忠言逆耳。

zhì,(1) 意向。【组词】:志愿。志气。志趣(志向和兴趣)。志士(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志学。(2) 记在心里。【组词】:志喜。志哀。永志不忘。(3) 记载的文字。【组词】:杂志。志怪(记载怪异的事)。(4) 记号。【组词】:标志。(5) 〈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组词】:志子。用碗志志。(6) 姓。

基本含义

忠诚的心志和志向。

忠志的意思

忠志 [zhōng zhì]

1. 忠心;忠诚。

忠志 引证解释

⒈ 忠心;忠诚。

三国 蜀 诸葛亮 《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於内,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於陛下也。”
《晋书·忠义传·吉挹》:“遂乃杜口无言,絶粒而死…… 挹 之忠志,犹在可録。”
明太祖 《诚意伯诰》:“尚其敷尔勤劳忠志,训尔子孙以光永世。”


忠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儒师释义:⒈博雅淳正的师傅。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房玄龄大有誉》:“ 房玄龄 幼稚日, 王通 説其文,谓:‘此细眼奴,非立忠志则为乱贼,辅帝者则为儒师。’绰有大誉矣。”⒉元 明 时称官学的教官。《续文献通考·学校四》:“凡儒师之命於朝廷者,曰教授,路、府、上州置之;命於礼部及行省与宣慰司者,曰学正、山长、学録、教諭,州、县及书院置之。”
    • 2.
      口脂释义:⒈古代用以防止寒冬口唇开裂的唇膏。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忠志》:“腊日赐北门学士口脂、腊脂,盛以碧鏤牙筩。”唐 杜甫《腊日》诗:“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罌下九霄。”唐 刘禹锡《代谢历日面脂口脂表》:“中使 霍子璘 至,奉宣圣旨……兼赐臣墨詔及 贞元 十七年新历一轴、腊日面脂、口脂、红雪、紫雪并金花银合二。”⒉化妆用的唇膏;口红。唐 张鷟《游仙窟》:“艳色浮粧粉,含香乱口脂。”前蜀 韦庄《江城子》词:“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五:“兼惠花胜一合、口脂五寸,致耀首膏唇之饰。”清 龚自珍《
    • 3.
      殊遇释义:特别的知遇。多指帝王的恩宠、信任。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侍卫之臣不懈於内,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於陛下也。”宋 苏轼《谢失察妖贼表》:“臣早蒙殊遇,擢领大邦。”明 吴承恩《元寿颂》:“承恩 蒙公殊遇,垂二十年。”京剧《渡阴平》第九场:“臣父子蒙先帝厚恩,陛下殊遇,虽肝脑涂地不能补报。”
    • 4.
      玉玦释义:佩玉的一种。形如环而有缺口。“玦”、“决”同音,故古人每用“玉玦”表示决断或决绝之意。《史记·项羽本纪》:“范增 数目 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左传·闵公二年》“公与 石祁子 玦”晋 杜预 注:“玦,玉玦……玦,示以当决断。”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忠志》:“九曰玉玦,形如玉环,四分缺一。”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小翠》:“展巾,则结玉玦一枚,心知其不返,遂携婢俱归。”
    • 5.
      细柳圈释义:唐 代风俗,三月三日佩细柳圈,谓可免虿毒。 见 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忠志》。
    • 6.
      骨利干释义:古部族名。在 瀚海(今 贝加尔湖)北,有二俟斤治之。产良马和百合草。贞观 二十一年(公元647年)遣使来献马,唐 以其地为 玄阙州。龙朔 中(公元661-663年)改名 余吾州,隶 瀚海都督府。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忠志》:“骨利干国 献马百匹,十匹尤骏,上为製名。”《新唐书·回鹘传上》:“回紇,其先 匈奴 也,俗多乘高轮车,元魏 时亦号 高车 部,或曰 敕勒,讹为 铁勒。其部落曰 袁紇、薛延陀、契苾羽、都播、骨利干 ……凡十有五种,皆散处磧北。”清 袁枚《随园随笔·测天三家以外诸说》:“然三家外,散见各

忠志(zhong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忠志是什么意思 忠志读音 怎么读 忠志,拼音是zhōng zhì,忠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忠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