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七释义: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30—60厘米,掌状复叶轮生茎顶,伞形花序顶生,花小,淡黄绿色。根状茎和肉质根供药用,有散瘀、止血、消肿、镇痛等作用。
- 2.
乌泡子释义:蔷薇科,悬钩子属的落叶灌木,茎直立、具腺毛,叶互生,边缘锯齿,有叶柄;托叶与叶柄合生,不分裂,宿存,离生,较宽大,花两性,聚伞状花序、花萼;萼片直立或反折,果时宿存;花瓣稀缺,白色或红色;雄蕊多数,心皮多数,有时仅数枚,果实为由小核果集生于花托上而成聚合果,种子下垂,种皮膜质,花期4-5月,果期6-7月。
- 3.
伞形花序释义:一种花轴,顶端有伞状长梗的花序,如葱、韭菜的花序等。
- 4.
地肤释义: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分枝很多,叶子线状披针形,穗状花序,开红褐色小花。 果实扁球形,可入药,叫地肤子。嫩茎叶可以吃,老株可用来做扫帚。通称扫帚菜。
- 5.
坡垒释义:常绿乔木,叶子椭圆形,圆锥花序。 种类很多,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木材坚硬而重,可供造船、建筑等用。
- 6.
多花组释义:植物体被腺毛,叶互生,叶片圆形或肾圆形,花序伞形状,总花梗具2花。
- 7.
大青释义:⒈落叶小灌木。 高1-2米,枝条黄褐色。叶对生,卵形或椭圆,全缘或疏生锯齿,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无毛。伞房状圆锥花序,白色。浆果倒卵形或球形,蓝色。叶、根可供药用。⒉图画颜料扁青的别名。
- 8.
天竹释义:⒈常绿灌木。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花小,白色,圆锥花序。果实球形,白色、淡红色或紫色。根、茎、果实均入药,根茎有清热、通经作用,果实有止咳、平喘作用。参见“南天竹”。⒉星名。参见“天英”。
- 9.
太平花释义:又名丰瑞花、太平瑞圣花。落叶灌木,叶对生,长椭圆形,夏季开花,总状花序,花冠乳白色,花瓣四枚。相传原产 四川 青城,宋仁宗 时移植北地。今我国中部、北部均有。
- 10.
头状花序释义:花序的一种。 花轴短缩,顶端凸出,聚生多数无梗或近于无梗瘀花,全形呈头状。如菊、向日葵等的花序。
- 11.
山杨释义:杨柳科。 落叶乔木。叶近圆形。早春先叶开花,花序长条状下垂,花药红色。分布于 东北 及 黄河 中下游地区。
- 12.
手参释义:单子叶植物纲,兰科手参属地生草本植物,植株可达60厘米,肉质椭圆形块茎,下部掌状分裂,茎直立,叶片线状披针形、狭长圆形或带形,总状花序,密生的花,花苞片披针形,花瓣直立,花粉团卵球形,粘盘线状披针形。6至7月份从中抽生出穗状花序,开粉红泛白色小花,很美。8至9月长圆形蒴果成熟。
- 13.
旌节花释义:花名。 叶卵形,有锯齿。春夏之交开花。花小,色黄,成穗状的总状花序。浆果小球形,成串,可观赏。
- 14.
昌蒲释义:即菖蒲。 昌,通“菖”。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呈剑形,夏天开花,淡黄色,肉穗花序。根茎可做香料,中医用做健胃剂,外用可以治牙痛、齿龈出血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东则有蕙圃衡兰,芷若射干,穹穷昌蒲,江离麋芜,诸蔗猼且。”按,《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作“菖蒲”。
- 15.
有限花序释义:花序的一大类。又称离心花序。花轴的顶端开一朵花后,花轴便不再生长,并在顶端花朵的下面长出分枝,每个分枝都由顶端先开花,然后逐渐向外围发展。聚伞花序就属于有限花序之一。
- 16.
朳打科释义:矮而稀疏的雌雄异株灌木的一个科(朳打目),有多汁的对生叶和球状花序。
- 17.
杜梨释义:⒈落叶乔木,叶子长圆形或菱形,叶背、叶柄和花序有绒毛,花白色。 果实小,略呈球形,有褐色斑点。可用作嫁接各种梨树的砧木。⒉这种植物的果实。‖也叫棠梨。
- 18.
杜茎山释义:植物名。也叫土恒山、踏天桥、水麻叶。属紫金牛科,常绿灌木。少分枝,有时攀援状,全部秃净。叶互生,近革质,长椭圆形或狭椭圆形。总状花序腋生。浆果球形或卵形,花萼宿存。多生于常绿阔叶林下。分布 长江 中、下游及 福建、广东、广西 等地。根、叶皆可入药。
- 19.
杞柳释义:落叶灌木,叶子长椭圆形,花暗紫绿色,柔荑花序,雌雄异株,生在水边,枝条可用来编器物。
- 20.
板蓝根释义:二年生草本植物。第一年只长基生叶,较大,长椭圆形;第二年抽茎,总状花序,花小,黄色。根(板蓝根)、叶(大青叶)入药,能清热、凉血、解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