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áo, ◎ 猛兽怒吼。【例句】:“熊咆龙吟殷岩泉”。咆哮(❶猛兽怒吼;❷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❸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xiào,(1) 吼叫。【组词】:咆哮。(2) 急促喘气的声音。【组词】:哮喘。
1. (如猛兽、海浪、人等)发出洪亮有力的回荡的声音。
例大海在咆哮。
英[ roar; ]
2. 高声大叫。
例对他的儿子大声咆哮。
英[ shout; ]
⒈ 高声大叫。常形容人的暴怒或恣肆。
引晋 葛洪 《抱朴子·清鉴》:“咆哮者不必勇,淳淡者不必怯。”
唐 沉佺期 《被弹》诗:“劾吏何咆哮,晨夜闻扑抶。”
前蜀 杜光庭 《贺诛刘知俊表》:“﹝ 刘知俊 ﹞咆哮自恣,残忍为怀;屠害黎元,罔遵刑宪。”
《元典章·刑部十六·违错》:“雷润 ……就公厅高声恶言咆哮,不有上下,抵触官府。”
王西彦 《刀俎上》:“红人 章富 咆哮一通,又冷笑了几声,就悻悻地离开了。”
⒉ 比喻哄闹,搅扰。
引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十五:“六国始咆哮,纵横未定交。”
清 鲁一同 《秦论》:“共、康、灵、平 咆哮中国。”
⒊ 谓风浪、雷雨或炮弹等发出呼啸轰鸣声。
引《艺文类聚》卷八引 晋 庾阐 《涉江赋》:“排巖拒瀨,触石兴涛,澎湃洗渒,鬱怒咆哮。”
唐 李白 《公无渡河》诗:“黄河 西来决 昆仑,咆哮万里触 龙门。”
许杰 《的笃戏》:“现在还刮着咆哮的西北风呢。”
李劼人 《天魔舞》第一章:“左近的高射炮发威了,砰呀訇的咆哮着。”
⒋ 野兽、牲畜怒吼。
引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汾》:“豕视 汾,瞋目咆哮,如有怒色。”
宋 洪迈 《夷坚乙志·武夷道人》:“夜未久,果有虎咆哮来前。”
明 王玉峰 《焚香记·传笺》:“大都 来雄兵十餘万,马咆哮,浑身也掛着铁甲明耀日,戈矛刀剑立如山。”
罗旋 《红线记》三:“猪牯痛极咆哮一声,弃了 山虎 带着钢叉狂奔。”
⒈ 野兽的怒吼。
引唐·常建〈空灵山应田叟〉诗:「日入闻虎斗,空山满咆哮。」
《三国演义·第三回》:「果然那马浑身上下,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高八尺;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
近怒吼 狂嗥 吼怒
⒈ 形容人在激怒时的吼叫。
例如:「大声咆哮」、「咆哮如雷」。
近怒吼 狂嗥 吼怒
⒉ 形容人气势勇猛刚健的样子。
引《抱朴子·外篇·清鉴》:「咆哮者不必勇,淳淡者不必怯。」
唐·白居易〈汉高祖斩白蛇赋〉:「一呼而猛气咆哮,再叱而雄姿抑扬。」
1.一听有人砸店,店主立即咆哮如雷。
2.洪水翻江倒海般地咆哮着,淹没了大片良田和房屋。
3.黄河水在咆哮,在怒吼,仿佛要说出五千年来的历史。
4.黄河的浪很大,像一只咆哮的雄狮!
5.雪花疯狂的咆哮着,打在脸上如同针扎一般,冰凉刺骨。
6.冬天到了,北风一路咆哮着,吹着口哨,呼呼地刮着。
7.风还在咆哮着,小树被吹得东倒西歪,大树依旧挺拔,和狂风勇敢地搏斗,在狂风中,还夹着大豆般的雨点,落到衣服上,头上,书包上。
8.两山之间夹着雄伟的大瀑布。急弛飞奔的水流直泻而下,像奔腾咆哮的万匹野马破云而来,又像神话中的仙女披着银纱,在斜阳的照耀下,光彩夺目。
9.那西北风像个醉汉,在大雪原上、在小镇的每座房前游荡着,时而放开喉咙狂怒地咆哮,时而好像疲惫地喘着粗气,时而又轻飘飘的从旁边走过。
10.寒风好似一个醉汉在放开喉咙狂怒地咆哮。
11.天气热极了,大地咆哮着,叫来了乌云降温。
12.冬天的夜晚,风是疯狂的。夜幕降临,寒风好似一个醉了酒的大汉,游荡在小镇的每座房前,它时而放开喉咙狂怒地咆哮,时而又疲惫的喘着粗气。
13.冬天到了,风在谷中像野兽一样咆哮!
14.冬天的风像老虎一样咆哮,每个家庭都关上窗户。冬季的风整天都在吹,鸟儿躲了起来。
15.音乐就像咆哮的雷鸣,激荡着心中的波涛。
16.音乐就像流淌的小溪,抒发轻快的畅想;就像咆哮的雷鸣,激荡着心中的波涛。
17.寒风咆哮着向人们扑来。
18.汹涌的江水咆哮着,怒吼着冲上了堤岸。
19.黄河咆哮着,仿佛在诉说着我们民族的发展史。
20.黄河咆哮者,高兴着,蹦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