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吾子 吾子的意思

吾子

简体吾子
繁体
拼音wú zǐ
注音ㄨˊ ㄗ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ú yù,(1) 我,我的。【组词】:吾身。吾国。吾辈。(2) 姓。(1) 古同“御”,抵御。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基本含义

指自己的儿子,也可以泛指自己的后代。

吾子的意思

吾子 [wú zǐ]

1. 古时对人的尊称,可译为“您”

今吾子有。——《国语·晋语》
嘉吾子之赐。
吾子自京师来。——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吾子未之思也。——明·刘基《卖柑者言》

[you;]

吾子 引证解释

⒈ 我的儿子。

《国语·鲁语下》:“今吾子夭死,吾恶其以好内闻也。”
《战国策·秦策二》:“人告 曾子 母曰:‘ 曾参 杀人。’ 曾子 之母曰:‘吾子不杀人。’”

⒉ 对对方的敬爱之称。一般用于男子之间。

《左传·隐公三年》:“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
《仪礼·士冠礼》:“某有子某,将加布於其首,愿吾子之教之也。”
郑玄 注:“吾子,相亲之辞。吾,我也;子,男子之美称。”
南朝 梁 沉约 《报王筠书》:“擅美推能,寔归吾子。”

⒊ 小孩。按,今 湖南 长沙 一带尚称小儿为伢子。

《管子·海王》:“终月,大男食盐五升少半,大女食盐三升少半,吾子食盐二升少半,此其大历也。”
尹知章 注:“吾子,谓小男小女也。”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一:“太尉 李德裕,幼神俊…… 武相 元衡 召之,谓曰:‘吾子在家,所嗜何书?’意欲探其志也。”


国语词典

吾子 [wú zǐ]

⒈ 子,为男子的美称。故称人吾子,有相亲或敬爱之意。

《左传·隐公三年》:「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务乎?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
《仪礼·士冠礼》:「某有子某,将加布于其首,愿吾子之教之也。」

⒉ 称自己的儿子。

《国语·鲁语下》:「今吾子夭死,吾恶其以好内闻也。」
《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


吾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叹释义:⒈亦作“三叹”。 多次感叹,形容慨叹之深。《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间三嘆,何也?”唐 杜甫《惜别行送刘判官》诗:“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叹聚散临重阳。”太平天囯 洪仁玕《自述》:“予每读其史传及《正气歌》,未尝不三嘆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⒉谓三人随着歌唱者发出赞叹之声,予以应和。《文选·陆机<文赋>》:“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李善 注:“唱,发歌句者;三叹,三人从而叹之。”
    • 2.
      三官释义:⒈古代三种官的合称。 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礼记·王制》:“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斋戒受质,百官各以其成,质於三官。”《左传·昭公四年》:“使三官书之,吾子为司徒,实书名;夫子为司马,与工正,书服;孟孙 为司空,以书勋。”《孔子家语·正论》:“于奚 辞,请曲悬之乐,繁缨以朝,许之,书在三官。”王肃 注:“司徒书名,司马书服,司空书勋也。”⒉古代三种官的合称。军队中执掌鼓、金、旗以发布军令的三种官。《管子·兵法》:“三官:一曰鼓,鼓所以任也,所以起也,所以进也。二曰金、金所以坐也,所以退也,所以免也,
    • 3.
      三槐释义:⒈相传周代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三公朝天子时,面向三槐而立。 后因以三槐喻三公。⒉宋王祐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其子旦果入相,天下谓之三槐王氏。见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八。世因以“三槐”为王氏之代称。
    • 4.
      三殇释义:⒈指长殇、中殇、下殇。《仪礼·丧服》:“传曰: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殤;十五至十二为中殤;十一至八岁为下殤。”⒉三个横死者。《文选·谢瞻<张子房>诗》:“力政吞九鼎,苛匿暴三殤。”李周翰 注:“横死曰殤。孔子 过 泰山,有妇人哭於墓者而哀,使 子贡 问之,曰:‘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曰:‘何不去也?’曰:‘无苛政。’孔子 曰:‘小子志之,苛政猛於虎也。’秦 之苛法天下怨之,其暴甚於此三殤也。”
    • 5.
      三至释义:⒈三条原则;三项法则。 ⒉《战国策·秦策二》:“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踰墙而走。”后以“三至”谓谣言多次传播,也会产生影响。⒊谓以游兵不时出入敌境,使敌困惫。
    • 6.
      丘吾释义:即 丘吾子,春秋 时人。相传 孔子 适 齐,中途闻人哭甚哀。问之,曰:丘吾子 也,少好学问,周遍天下,归而亲亡。夫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请从此辞,遂投水而死。
    • 7.
      丽则释义:汉 扬雄《法言·吾子》:“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后以“丽则”指美丽典雅。
    • 8.
      以邻为壑释义:《孟子·告子下》:“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 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而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壑(hè):深沟。
    • 9.
      众言释义:犹群言。亦指一般人的言论。《书·汤誓》:“予惟闻汝众言。”《左传·定公十年》:“駟赤 谓 侯犯 曰:‘众言异矣。’”汉 扬雄《法言·吾子》:“万物纷错则悬诸天,众言淆乱则折诸圣。”
    • 10.
      伧子释义:⒈晋 南北朝 时,南人对北人或南渡北人的蔑称。《晋书·周玘传》:“于时中州人士佐佑王业,而 玘 自以为不得调,内怀怨望……将卒,谓子 勰 曰:‘杀我者诸傖子,能復之,乃吾子也。’吴 人谓中州人曰‘傖’,故云耳。”⒉指鄙陋的庸人。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甘露》:“《苕溪渔隐》尝载:熙寧 六年,建昌 松上甘露。述 华阴 道人之言曰:‘譬如人身精液,流通均布六七十年中,若其寿短促,则涌併于未死之前,此木盖将槁故耳。’明春,松果不復荣。此妄言也,无知傖子復信其言,何哉?”
    • 11.
      倚闾释义:⒈谓父母望子归来之心殷切。 唐 杨炯《从甥梁錡墓志铭》:“望吾子者,空怀倚閭之嘆;嗟余弟者,独有亡琴之悲。”宋 楼钥《送潇宰富阳》诗:“三年待汝归,二亲真倚閭。”《镜花缘》第四九回:“不独可以赴试,就是姑母接了此信,见了阿妹,也好放心,也免许多倚閭之望。”详“倚门”。⒉即倚庐。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死丧》:“亲丧,居倚閭。”
    • 12.
      假器释义:⒈借与器物。《左传·昭公七年》:“晋 人来治 杞 田,季孙 将以 成 与之。谢息 为 孟孙 守,不可,曰:‘人有言曰:“虽有挈缾之知,守不假器,礼也。”夫子从君,而守臣丧邑,虽吾子亦有猜焉。’”因引申指委以地方官职。宋 曾巩《明州到任谢两府启》:“伏念 巩 才无远用,学殆小知,误蒙假器之恩,愧乏当官之効。”⒉借助于器物。晋 成公绥《啸赋》:“是故声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诸身,役心御气。”
    • 13.
      假而释义:假如,如果假而以仆年先吾子。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 14.
      僞薄释义:⒈诈伪浇薄。《汉书·匡衡传》:“今之伪薄忮害,不让极矣。”三国 魏 阮籍《通易论》:“君子是以行重於恭,丧重於哀,篤伪薄也。”《南史·谢方明传》:“且当今人情伪薄,不可以古义相许。”清 龚自珍《与人笺三》:“从吾子之行,必且曰:恭敬为伪薄,胡不与人坦夷而酣嬉?”⒉浮华轻巧。《汉书·贡禹传》:“去甲乙之帐,退伪薄之物,修节俭之化,驱天下之民皆归於农。”
    • 15.
      参辟释义:三辟。指 夏、商、周 三代的刑法。《左传·昭公六年》:“夏 有乱政,而作 禹 刑,商 有乱政,而作 汤 刑,周 有乱政,而作九刑。三辟之兴,皆叔世也。今吾子相 郑 国,作封洫,立谤政,制参辟,铸刑书,将以靖民,不亦难乎!”杜预 注:“制参辟,谓用三代之末法。”
    • 16.
      取憎释义:招致憎恶。 《左传·昭公十六年》:“吾子何爱於一环,其以取憎于大国也。”汉 徐干《中论·考伪》:“昔 卫 公孟 多行无礼,取憎於国人。”
    • 17.
      吴中释义:今 江苏 吴县 一带。亦泛指 吴 地。《史记·项羽本纪》:“项梁 杀人,与 籍 避仇於 吴中。”唐 韩愈《答李秀才书》:“故友 李观 元宾,十年之前,示 愈《别吴中故人》诗六章,其首章则吾子也。”宋 张孝祥《念奴娇》词:“吴中 何地,满怀俱是离索。”清 侯方域《管夫人画竹记》:“﹝ 余尉 ﹞诡辞以岁久剥落,将入 吴中 求国工装之以献。”
    • 18.
      吾丘子释义:即丘吾子。 春秋时孝子。事详 汉 刘向《说苑·敬慎》。
    • 19.
      和买释义:⒈犹和市。《左传·昭公十六年》“韩子 买诸贾人……﹝ 子产 曰﹞‘今吾子以好来辱,而谓敝邑强夺商人,是教敝邑背盟誓也’”唐 孔颖达 疏:“上云‘买诸贾人’,则是和买。而 子产 谓之强夺者,韩子 以威偪之,其贾必贱…… 子产 知其非和买,故云然也。”⒉宋 代,政府於春季贷款给农民,至夏秋时令农民以绢偿还,谓之和买。北宋 末至 南宋 初,和买成为重赋,诸路先后按比例或全部折纳现钱,折价屡增。宋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杂录》:“祥符 初,王旭 知 潁州,因岁飢,出库钱贷民,约蚕熟一千输一縑。其后 李士衡 行之 陕
    • 20.
      嘉命释义:⒈敬称别人的告语。《仪礼·士昏礼》:“吾子有嘉命。”《左传·哀公十六年》:“肸 以嘉命来告余一人。”清 吴定《答任幼直先生书》:“此由先生孜孜进贤,故不量 定 之庸駑而惠恤之,执书感唏,敢违嘉命。”⒉称朝廷授官赐爵的敕命。三国 魏 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伏见嘉命显至,窃闻明公固让。”南朝 梁 江淹《杂体诗·陆平原羇宦》:“储后降嘉命,恩纪被微身。”唐 韩愈《除崔群户部侍郎制》:“择才均赋,自古尤难,往慎乃司,以服嘉命。”

吾子(wuz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吾子是什么意思 吾子读音 怎么读 吾子,拼音是wú zǐ,吾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吾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