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裁 [bié cái]
1. 鉴别裁定优劣,决定取舍(多用作诗歌选本的名称,如清·沈德潜编有《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等)
英[selected;]
别裁 引证解释
⒈ 区别取舍。
引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钱谦益 笺注:“别者,区别之谓;裁者,裁而去之也。果能别裁伪体,则近於风雅矣!”
清 宋荦 《漫堂说诗》一:“顾篇什浩繁,别裁不易。”
⒉ 别出心裁。
引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读子》:“焦氏 之书,亦具有别裁。”
⒊ 另一体裁。
引清 吴沃尧 《杂说》:“《水滸传》者,一部贪官污吏传之别裁也。”
国语词典
别裁 [bié cái]
⒈ 区别取舍。现多指诗歌的选本。如清沈德潜有《唐诗别裁》、《明诗别裁》、《五朝诗别裁》。
引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六首之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⒉ 特别的体裁。
例如:「词有别裁,与诗不同。」
⒊ 别出心裁。
引清·梁章巨《退庵随笔·卷一七·读子》:「则焦氏之书,亦具有别裁。」
别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僞体释义:⒈指违背《风》《雅》规范的诗歌或风格不纯正的文章。 唐 杜甫《戏为六绝句》:“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⒉指专事摹拟而无真实内容和独特风格的作品。清 方苞《古文约选序例》:“始学而求古求典,必流为 明 七子之伪体。”清 龚自珍《歌筵有乞书扇者》诗:“天教伪体领风花,一代人材有岁差。”章炳麟《校文士》:“魏源 龚自珍,则所谓伪体者也。”
- 2.
别裁释义:辨别剔除。唐杜甫《戏为六绝句》诗有“别裁伪体亲风雅”语,故后来用作诗歌选本的名称。
- 3.
开合释义:⒈分合。晋 木华《海赋》:“惊浪雷奔,骇水迸集。开合解会,瀼瀼湿湿。”⒉开闭。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箇信口开合。”黄宗英《美丽的眼睛》:“她什么也不能吃,气管虽已接好,嘴部还不能开合,也难以下咽。”⒊指诗文结构的铺展、收合等变化。清 沉德潜 周準《明诗别裁集·李梦阳》:“七言近体,开合动盪,不拘故方,準之 杜陵,几於具体。”臧克家《文不在长》:“王安石 的《读孟尝君传》,共九十字,驳成说,立己见,开合有度,层次分明。”⒋開閤:亦作“开阁”。汉 公孙弘 为宰相,“起客馆,
- 4.
弦外遗音释义:《礼记·乐记》:“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歎,有遺音者矣。”郑玄 注:“遺,猶餘也。”后因谓乐声中蕴含有令人难忘的韵味为“絃外遺音”。亦以喻文辞、语言中的言外之意。宋 陆游《雨後殊有秋意》诗:“只歎鼻端無妙斲,豈知絃外有遺音。”亦省作“絃外音”。清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李白》:“七言絶句,以語近情遥,含吐不露爲貴;只眼前景,口頭語,而有絃外音,使人神遠。太白 有焉。”《花月痕》第十回:“正是人之相知,貴相知心,無曲中意,有絃外音。”
- 5.
杂史释义:旧时区别于纪传、编年、纪事本末的一种史书体载。 或记一时见闻,或记一事始末,或只是一家私记,但均带有历史掌故性质。《隋书·经籍志二》:“然其大抵皆帝王之事,通人君子,必博采广览,以酌其要,故备而存之,谓之杂史。”《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杂史类》:“杂史之目,肇於《隋书》。盖载籍既繁,难於条析,义取乎兼包众体,宏括殊名。故 王嘉《拾遗记》、《汲冢璅语》得与《魏尚书》、《梁实録》并列,不为嫌也。然既繫史名,事殊小説,著书有体,焉可无分,今仍用旧文,立此一类。凡所著録,则务示别裁。大抵取其事繫庙堂,语关军国,或但具
- 6.
花界释义:⒈指佛寺。唐 元稹《与杨十二李三早入永寿寺看牡丹》诗:“晓入白莲宫,琉璃花界浄。”唐 罗邺《夏日宿灵岩寺宗公院》诗:“花界已无悲喜念,尘襟自足是非妨。”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佛释·佛寺》:“《白六帖》:花界、花宫……皆佛寺名。”清 沉钧德《<元诗别裁集>序》:“殆 韦相 序《又元集》所云‘金盘餐沆瀣,花界食醍醐’者耶!”⒉旧指妓女界。《“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实录》:“惟我青楼一无举动,我本我的良心,想出几条办法,劝告我全国花界同胞,各本良心尽我国民应尽之天职。”
- 7.
讹伪释义:⒈亦作“譌偽”。 诈伪。⒉讹错;错误。《旧唐书·吕才传》:“太宗以阴阳书近代以来渐致讹伪,穿凿既甚,拘忌亦多,遂命才与学者十餘人共加刊正,削其浅俗,存其可用者。”明瞿式耜《<牧斋先生初学集目录>后序》:“扬扢今古,别裁譌伪,讨论先正之绪言,追考六经班马之谱谍,其在兹乎?其在兹乎?”清程石邻《鹌鹑谱》:“兹因精为裁订,广为稽求,文以青黄,正其讹伪,俾好事者暇时繙閲。”
- 8.
讹僞释义:亦作“譌偽”。诈伪。唐 白居易《策林一·风行浇朴由教不由时策》:“刑政偷薄,则讹伪起而奸宄臻。”亦作“譌偽”。讹错;错误。《旧唐书·吕才传》:“太宗以阴阳书近代以来渐致讹伪,穿凿既甚,拘忌亦多,遂命 才 与学者十餘人共加刊正,削其浅俗,存其可用者。”明 瞿式耜《<牧斋先生初学集目录>后序》:“扬扢今古,别裁譌伪,讨论先正之绪言,追考六经 班 马 之谱谍,其在兹乎?其在兹乎?”清 程石邻《鹌鹑谱》:“兹因精为裁订,广为稽求,文以青黄,正其讹伪,俾好事者暇时繙閲。”
- 9.
风雅释义:⒈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 亦用以指代《诗经》。汉 班固《东都赋》:“临之以《王制》,考之以《风》《雅》。”唐 杜甫《戏为六绝句》之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清 王晫《今世说·文学》:“曹秋岳 称 李天才 长律诗云:《风》《雅》以来,仅有斯製。”⒉指诗文之事。南朝 梁 萧统《<文选>序》:“故风雅之道,粲然可观。”五代 齐己《送僧游龙门香山寺》诗:“且寻风雅主,细看 乐天 真。”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幽怪一·狐仙谈历代丽人》:“黔中 某孝廉以博学高才,主持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