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罪 [xíng zuì]
1. 触犯刑法之罪。
刑罪 引证解释
⒈ 触犯刑法之罪。
引《管子·中匡》:“请薄刑罚以厚甲兵,於是死罪不杀,刑罪不罚。”
《汉书·刑法志》:“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自新。”
《南史·宋纪上》:“刑罪无轻重悉原之。”
刑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官婢释义:古时因罪没入官府作奴婢的女子。《史记·孝文本纪》:“妾愿没入为官婢,赎父刑罪,使得自新。”《新唐书·严武传》:“﹝ 严武 ﹞卒,母哭,且曰:‘而今而后,吾知免为官婢矣。’”《资治通鉴·汉哀帝建平元年》:“舜 择官婢 张弃 为乳母。”胡三省 注:“官婢,盖以罪没入掖庭,男为官奴,女为官婢。”
- 2.
殷罚释义:殷 代的刑罪。
- 3.
甸人释义:古官名。 掌田野之事及公族死刑。《仪礼·燕礼》:“甸人执大烛於庭。”郑玄 注:“甸人,掌共薪蒸者。”《礼记·文王世子》:“公族,其有死罪,则磬于甸人;其刑罪,则纤剸,亦告于甸人。”郑玄 注:“甸人,掌郊野之官。”《左传·成公十年》:“晋侯 欲麦,使甸人献麦。”杜预 注:“甸人,主为公田者。”《旧唐书·李密传》:“甸人为罄,淫刑斯逞。”
- 4.
罪罟释义:《诗·小雅·小明》:“岂不怀归,畏此罪罟。”按,罪、罟皆为网,然 郑玄 笺曰:“我诚思归,畏此刑罪罗网我,故不敢归尔。”直以罪为刑罪。后人遂宗其说,释为罪网。
- 5.
罪辟释义:刑罪。
- 6.
胥靡释义:古代服劳役的奴隶或刑徒。亦为刑罚名。《墨子·天志下》:“民之格者则劲拔(杀)之,不格者则係操(纍)而归,丈夫以为僕圉、胥靡。”《庄子·庚桑楚》:“胥靡登高而不惧,遗死生也。”成玄英 疏:“胥靡,徒役之人也。”《吕氏春秋·求人》:“傅説,殷 之胥靡也。”高诱 注:“胥靡,刑罪之名也。”《汉书·楚元王刘交传》:“王 戊 稍淫暴……二人諫,不听,胥靡之,衣之赭衣,使杵臼雅舂於市。”颜师古 注:“联繫使相随而服役之,故谓之胥靡,犹今之役囚徒以锁联缀耳。”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孔融 曰:‘禰衡 罪同
- 7.
配舂释义:古代一种任治米的力役。 为女犯所服之役。《隋书·刑法志》:“二曰流刑……其不合远配者,男子长徒,女子配舂,并六年。”《隋书·刑法志》:“三曰刑罪,即耐罪也……妇人配舂及掖庭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