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州 [shí zhōu]
1. 泛指黄河以南的中原地区。
十州 引证解释
⒈ 泛指 黄河 以南的中原地区。
引明 李东阳 《闻鸡行》:“十州父老皆部曲,谁遣其儿作都督。中原未清壮士死,遗恨 吴 江半江水。”
十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十望释义:唐 开元 中,定州的等级,除京师附近的四州为四辅外,其余依次为:六雄,十望,十紧及其他上、中、下州。十望,指 宋、亳、滑、许、汝、晋、洺、虢、卫、相 等十州。
- 2.
十紧释义:唐 代指 秦、延、泾、邠、陇、汾、隰、慈、唐、邓 等十州。 参见“十望”。
- 3.
株蔓释义:⒈株连蔓引。 《新唐书·陈子昂传》:“近日詔狱稍滋,鉤捕支党,株蔓推穷,盖狱吏不识天意,以抵惨刻。”《宋史·张问传》:“诸葛公权 之乱,郡县株蔓连逮,至数百千人。”⒉犹蔓延。《新唐书·陆希声传》:“明年,王仙芝 反,株蔓数十州,遂不制。”
- 4.
蘖芽释义:草木萌生的新芽。引申为开始发生。明 宋濂《金华永宁禅庵记》:“必有龙鬼昼夜护持,使般若之种蘖芽其间,亦其势致焉。”清 龙启瑞《大冈埠团练公局记》:“夫以 广西 之盗蔓延数十州县,蘖芽乎十年之前,一发而不可治。”章炳麟《訄书·序种姓下》:“虽 韩愈 依违其间,夷 汉 互贸,伪辞兹沓,昭穆无质,官氏自此而庙濯自彼,其不蘖芽於 豪州 受命之世,灼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