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乞巧楼释义:乞巧的彩楼。唐 王建《宫词》之九二:“每年宫女穿针夜,勅赐诸亲乞巧楼。”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嬪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谓之乞巧楼。”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七夕》:“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綵楼于庭,谓之乞巧楼。”明 梁辰鱼《普天乐·咏时序悼亡》曲:“羡谁家乞巧楼头,笑声喧玉倚香隈。”参见“乞巧”。
- 2.
传书鸽释义:即信鸽。经驯养可以传递书信的鸽子。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传书鸽》:“张九龄 少年时,家养羣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繫鸽足上。”许地山《银翎的使命》:“是谁那么不仔细,把人家的传书鸽子打死了。”参阅 唐 李肇《国史补》卷下、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羽篇》。
- 3.
佳种释义:优良种子;优良品种。 黄人 《<清文汇>序》:“播佳种於龙野,存国粹於沧桑。”此指民族传统。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惜花四律》之四:“戏仿 唐 宫护佳种,金铃轻綰赤阑边。”典用 唐 宫以绳系铃于花梢惊鸟护花故事。见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花上金铃》。
- 4.
含嚼释义:⒈口衔而咀嚼。指吃。《宋书·顾觊之传》:“命之所延,人肉其骨,而含嚼膏粱,时或婴患。”《三辅黄图·琳池》:“食之令人口气常香,益脉治病,宫人贵之,游燕出入,必皆含嚼。”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嚼麝之谈》:“寧王 骄贵,极於奢侈,每与宾客议论,先含嚼沉麝,方啟口发谈,香气喷於席上。”⒉吹觱篥时的动作。比喻吹奏。唐 李贺《申胡子觱篥歌》:“颜热感君酒,含嚼芦中声。”唐 白居易《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指点之下师授声,含嚼之间天与气。”
- 5.
国中释义:⒈指王城之内。《周礼·地官·小司徒》:“小司徒之职,掌建邦之教法,以稽国中。”孙诒让 正义:“凡经言‘国中’,并谓王城之中。”清 姚鼐《郡县考》:“周 之制,王所居曰国中。”清 段玉裁《再与顾千里书论学制备忘之记》:“《周礼》之制,王城方九里,谓之国;城中谓之国中……经文未有谓城外为国中者。”⒉国内。《史记·吴王濞列传》:“﹝ 吴王 ﹞下令国中曰:‘寡人年六十二,身自将。’”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豪友》:“长安 富民 王元寳、杨崇义、郭万金 等,国中巨豪也。”清 方苞《读齐风》:“齐 自 襄公 鸟兽
- 6.
多门释义:谓颁令之处很多。 《左传·襄公三十年》:“﹝ 陈 ﹞政多门。”杜预 注:“政不由一人。”《左传·昭公十三年》:“晋 政多门。”杜预 注:“政不出一家。”《宋书·王玄谟传》:“时朝政多门,玄谋 以严正不容,徙 青 冀 二州刺史。”《南史·梁纪上》:“‘六贵’……‘八要’,及舍人 王咺之 等四十餘人,皆口擅王言,权行国宪。帝谓 张弘策 曰:‘政出多门,乱其阶矣。’”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明皇 召诸学士宴於便殿,因酒酣,顾 李白 曰:‘我朝与 天后 之朝何如?’白 曰:‘天后 朝政出多门,国由姦倖
- 7.
孤闷释义:孤独苦闷。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戏掷金钱》:“内庭嬪妃,每至春时,各於禁中结伴三人至五人,掷金钱为戏,盖孤闷无所遣也。”宋 杨万里《岁之二日欲游翟园以风雨而止》诗:“老夫孤闷搔白头,小儿劝翁翁勿愁。”周而复《白求恩大夫》十一:“最近两年是我生平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时日,感觉遗憾的就是稍嫌孤闷一点。”
- 8.
富窟释义: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下:“王元寳,都中巨豪也。常以金银叠为屋,壁上以红泥泥之。於宅中置一 礼贤堂,以沉檀为轩槛,以碔砆甃地面,以锦文石为柱础。又以铜綫穿钱,甃於后园花径中,贵其泥雨不滑也。四方宾客,所至如归。时人呼为‘王家富窟’。”后因称豪门华贵的住宅为“富窟”。
- 9.
幕里红丝释义: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牵丝娶妇》:“郭元振 少时,美风姿,有才艺,宰相 张嘉贞 欲纳为壻…… 张 曰:‘吾女各有姿色,即不知谁是匹偶,以子风骨奇秀,非常人也,吾欲令五女各持一丝,幔前使子取便牵之,得者为壻。’元振 欣然从命,遂牵一红丝缐,得第三女。”后以“幕里红丝”。指择婿。
- 10.
斗花释义:亦作“鬭花”。古代贵族妇女的一种习俗。春时以戴插奇花争胜。唐 王建《宫词》之八三:“艾心芹叶初生小,祗鬭时新不鬭花。”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斗花》:“长安 王士安,春时鬭花,戴插以奇花多者为胜,皆用千金市名花植於庭苑中,以备春时之鬭也。”
- 11.
日逐释义:⒈匈奴 王号。后亦以泛称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首领。《汉书·匈奴传上》:“﹝左贤王﹞病死,其子 先贤掸 不得代,更以为日逐王。日逐王者贱於左贤王。”《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今圣德隆盛,威灵外覆,日逐举国而归德,单于称臣而朝贺。”吕向 注:“日逐、单于,皆 匈奴 名。”明 张居正《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丹书锡誓,既崇日逐之封;赤芾疏荣,仍懋秩訾之赏。”⒉每天。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销恨花》:“帝与 贵妃 日逐宴於树下。”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你如今多大年纪?日逐柴米,是那个供给你?”《儒
- 12.
梦笔生花释义:传说李白少时曾梦见笔头上生花,后来他的诗名闻天下。 指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 13.
歇马杯释义:古时在大路边出售或施舍给行人解乏的酒。 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歇马杯》:“长安 自 昭应县 至都门,官道左右村店之民,当大路市酒,量钱数多少饮之,亦有施者与行人解之,故路人号为歇马杯。”
- 14.
比象释义:⒈亦作“比像”。 比拟象征。《左传·桓公二年》:“五色比象,昭其物也。”杜预 注:“车服器械之有五色,皆以比象天地四方,以示器物不虚设。”《国语·周语中》:“服物昭庸,采饰显明,文章比象。”韦昭 注:“比象,比文以象山龙华虫之属也。”汉 张衡《西京赋》:“思比象於紫微,恨 阿房 之不可庐。”⒉指譬喻、比拟。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冰筯》:“﹝帝﹞问妃子曰:‘所玩何物耶?’妃子笑而答曰:‘妾所玩者,冰筯(指冰条)也。’帝谓左右曰:‘妃子聪惠,比象可爱也!’”明 袁宏道《瓶史·使令》:“丁香瘦,玉簪寒,秋
- 15.
永新释义:唐玄宗 时期宫廷歌伎名。 本名 许和子,吉州(今 江西省 吉安市)永新县 乐家女。被选入教坊“宜春院”为“内人”,遂以其籍贯名。善歌,能变化新声。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歌直千金》:“宫伎 永新 者,善歌,最受 明皇 宠爱,每对御奏歌,则丝竹之声莫能遏。帝常谓左右曰:‘此女歌值千金。’”唐 乐曲《永新妇》即据此取名。参阅 唐 段安节《乐府杂录·歌》。
- 16.
油幕释义:亦作“油幙”。涂油的帐幕。《宋书·刘瑀传》:“朱脩之 三世叛兵,一旦居 荆州,青油幙下,作 谢宣明 面见向,使斋师以长刀引吾下席。”唐 司空曙《送人归黔府》诗:“油幕晓开飞鸟絶,翩翩上将独趋风。”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油幕》:“长安 贵家子弟每至春时游宴,供帐於园圃中,随行载以油幕,或遇阴雨,以幕覆之,尽欢而归。”旧时亦借指将帅的幕府。唐 刘禹锡《览董评事思归之什因以诗赠》:“几年油幕佐征东,却泛沧浪狎钓童。”宋 陆游《上王宣抚启》:“昨属元臣,暂临西鄙,获厠油幕众贤之后。”
- 17.
消寒会释义:旧俗入冬后,亲朋相聚,宴饮作乐,谓之“消寒会”。此俗 唐 代即有,也叫暖冬会。见 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三。清 黄景仁《冬日忆城东诸子》诗:“东城旧有消寒会,几辈依然共往还。”《红楼梦》第九二回:“明儿不是十一月初一日么?年年老太太那里必是箇老规矩,要办‘消寒会’,齐打伙儿坐下,喝酒説笑。”
- 18.
温温然释义:⒈和蔼可亲貌。隋 王通《中说·事君》:“子閒居儼然……其接长者恭恭然如不足,接幼者温温然如有就。”清 戴名世《刘陂千庶常诗序》:“陂千,退让君子也,其容貌粥粥然,其与人交温温然,其言语辞气恂恂然。”⒉温暖貌。唐 冯贽《云仙杂记·自暖杯》:“内库有青酒盃……以酒注之,温温然有气,相次如沸汤。”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自暖杯》:“交趾国 进犀一株,色黄如金,使者请以金盘置於殿中,温温然有暖气袭人。”⒊眷恋不忘貌。清 龚自珍《论京北可居状》:“吾少年营东南山居,中年仕宦,心中温温然不忘东南之山。”
- 19.
煖寒会释义:指寒天宴集宾客之俗。宋 范成大《严子文以诗见寄次韵》:“笙歌煖寒会,当任主人为。”参阅 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扫雪迎宾》。
- 20.
牙笋释义:新笋。 唐 乔琳《慈竹赋》:“丛篁劈开,牙笋怒长。”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竹义》:“太液池 岸有竹数十丛,牙笋未尝相离,密密如栽也。”元 刘美之《续竹谱》:“入土不踰月而生根叶,期年长牙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