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色 [róng sè]
1. 容貌神色。
容色 引证解释
⒈ 容貌神色。
引《论语·乡党》:“享礼有容色,私覿愉愉如也。”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五:“秦始皇 时,有 王道平,长安 人也,少时与同村人 唐叔偕 女,小名 父喻,容色俱美,誓为夫妇。”
唐 沉既济 《任氏传》:“偶值三妇人行於道中,中有白衣者,容色姝丽。”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九·苏小小考》:“苏小小 钱塘 名娼也,容色俊丽,颇工诗词。”
冰心 《寄小读者》二四:“我扶轮屏息,偶然侧首看见栏旁士女,容色暇豫,言笑宴宴。”
国语词典
容色 [róng sè]
⒈ 容貌颜色。
引《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三》:「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
唐·沈既济《任氏传》:「偶值三妇人行于道中,中有白衣者,容色姝丽。」
⒉ 和悦的神色。
引《论语·乡党》:「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容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色释义:⒈三种颜色。⒉三种容色。⒊指骰子。赌具。掷骰子时一般用三枚,故称。
- 2.
义色释义:庄重的容色。
- 3.
五光十色释义: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 南朝梁江淹《丽色赋》:“五光徘徊,十色陆离。”
- 4.
五色缤纷释义:形容色彩纷繁艳丽。
- 5.
令色释义:⒈和悦的容色。 ⒉伪善、谄媚的脸色。⒊美丽的姿容。
- 6.
俯容释义:谦卑的容色。
- 7.
光彩炫目释义:炫目:光彩极为鲜明,令人眼花缭乱。形容色彩的美丽、鲜艳;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
- 8.
十六院释义:隋炀帝 于西苑所筑的十六宫院。 唐 冯贽《南部烟花记·十六院》:“煬帝 十六院,皆自製名,择宫中佳丽厚有容色美人实之。”《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元年》:“五月,筑西苑,周二百里……缘渠作十六院,门皆临渠,每院以四品夫人主之。堂殿楼观,穷极华丽。”
- 9.
华滋释义:⒈形容枝叶繁茂。⒉润泽。⒊形容容色丰美滋润。⒋比喻优美的文辞。
- 10.
华色释义:美丽的容色;华丽的色彩。
- 11.
参候释义:⒈观察验证。《后汉书·郎顗传》:“时卒有暴风,宗 占知京师当有大火,记识时日,遣人参候,果如其言。”《魏书·律历志上》:“然天道盈虚,岂曰必协,要须参候是非,乃可施用。”⒉谓问候尊长。《周书·尉迟迥传》:“大长公主年高多病,迥 往在京师,每退朝参候起居,忧悴形於容色。”宋 曾巩《到亳州与南京张宣徽启》:“始敢通牋记参候之礼,庶几将心诚饥渴之勤。”
- 12.
吴装释义:⒈亦作“吴粧”。指中国画的一种淡着色风格,相传始于唐吴道子的人物画,故名。⒉形容色彩淡雅者。
- 13.
哀容释义:⒈致哀之声从容。 一说致哀时稍为容饰。⒉悲伤的容色。
- 14.
嘉容释义:⒈喜悦的神色。《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居丧而不哀,在慼而有嘉容。”杨伯峻 注:“有嘉容,容色喜悦。”⒉美好的容貌。晋 陆云《寒蝉赋》:“彫以金采,图我嘉容。”
- 15.
夭夭释义:⒈绚丽茂盛的样子。 ⒉体貌安舒或容色和悦的样子。
- 16.
委禽释义:下聘礼。 古代婚礼,纳采用雁,故称。《左传·昭公元年》:“郑 徐吾犯 之妹美,公孙楚 聘之矣,公孙黑 又使强委禽焉。”杜预 注:“禽,鴈也,纳采用鴈。”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时有零落衣冠 颜氏女,寄寓 广陵,有容色,相国欲纳之,吴湘 强委禽焉。”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细柳》:“时有 高生 者,世家名士,闻 细柳 之名,委禽焉。”
- 17.
媚好释义:⒈爱悦。汉 焦赣《易林·井之艮》:“南山藺(兰)茝,使君媚好。”宋 苏辙《早睡》诗:“粗毡薄絮被,孤枕自媚好。”宋 辛弃疾《清平乐》词之二:“醉里蛮音相媚好,白髮谁家翁媪?”⒉美好;娇美。《楚辞·大招》“宜笑嘕只”汉 王逸 注:“嘕然而笑,尤媚好也。”宋 张耒《夏日杂感》诗:“娟娟簷前月,虽缺自媚好。”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杜翁》:“杜 别行,途中遇六七女郎,容色媚好。”《花城》1981年第1期:“这里距 苏州城 三公里,村落相望,鸡犬相闻,人烟稠密,吴 音媚好。”
- 18.
尧年释义:⒈古史传说 尧 时天下太平,因以“尧年”比喻盛世。南朝 梁 沉约《四时白紵歌·春白紵》:“佩服瑶草驻容色,舜 日 尧 年欢无极。”唐 元稹《赋得数蓂》诗:“尧 年始今岁,方欲瑞千龄。”前蜀 韦庄《题颍源庙》诗:“临川试问 尧 年事,犹被封人劝濯缨。”⒉相传 帝尧 寿一百十六岁,因以“尧年”指长寿。清 金农《憩王屋山后十方院》诗之一:“大椿灵饵话 尧 年,鍊液升烟日驭前。”
- 19.
峨髻释义:高高的发髻。 唐 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二月》:“金翘峨髻愁暮云,沓颯起舞真珠裙。”唐 康骈《剧谈录·玉蕊院真人降》:“有女子年可十七八,衣緑绣衣,乘马,峨髻双鬟,无簪珥之饰,容色婉约。”
- 20.
忧色释义:忧愁的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