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振动 振动的意思
zhèndòng

振动

简体振动
繁体振動
拼音zhèn dòng
注音ㄓㄣˋ ㄉㄨ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èn,(1) 搬动,挥动。【组词】:振动。振荡。振幅。振臂。振聋发聩(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2) 奋起,兴起。【组词】:振奋。振作。振兴(xīng )。振振有辞。(3) 古同“赈”,救济。(4) 古同“震”,威震。

dòng,(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组词】:变动。波动。浮动。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动(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动动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动动全国”)。(2) 使开始发生。【组词】:发动。(3) 使用。【组词】:动用。动武。动问(客套话,请问)。(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组词】:感动。动人心弦。娓娓动听。动容。(5) 吃(多用于否定式)。【例句】:这几天不动荤腥。(6) 非静止的。【组词】:动画。(7) 可变的。【组词】:动产。(8) 行为。【组词】:举动。动作。(9) 常常。【组词】:动辄得咎。

基本含义

指物体以往复或周期性的方式来回摆动或震动。

振动的意思

振动 [zhèn dòng]

1. 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沿直线或曲线往返颤动,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和周期。

无规则振动。

[vibration;]

振动 引证解释

⒈ 震动;振荡。

《墨子·尚同中》:“是以举天下之人皆恐惧振动惕慄,不敢为淫暴。”
《史记·外戚世家》:“今大将军姊为皇后,三子为侯,富贵振动天下,主何易之乎?”
宋 洪迈 《夷坚甲志·葵山大蛇》:“一窟于山者,身粗若瓮,每出时大木皆振动云。”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殷文圭》:“未几,兵马振动,大驾幸三峯。”
魏巍 《朝鲜人》:“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一股精神和力量,振动着他的全身,他背着我昂昂地向回路走。”

⒉ 古代九拜之一。


国语词典

振动 [zhèn dòng]

⒈ 震荡、撼动。

《左传·襄公四年》:「戎狄事晋,四邻振动。」
《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为觊齁雠彊秦,天下振动。」

⒉ 物体往返于一定位置间,或物理现象及物理量以一定的振幅反复进行,有一定的往返周期者,称为「振动」。


振动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动摇释义:⒈不稳固;不坚定:意志坚定,绝不动摇。⒉使动摇:动摇军心。环境再艰苦也动摇不了这批青年支援边疆建设的决心。
    • 2.
      惊动释义:⒈举动影响旁人,使吃惊或受侵扰:娘睡了,别惊动她。⒉客套话,表示打扰、麻烦了他人:不好意思,为这点小事惊动了您。
    • 3.
      波动释义:起伏不定;不稳定:情绪波动。物价波动。思想上又有了波动。
    • 4.
      轰动释义:同时惊动很多人:轰动全国。轰动一时。全场轰动。
    • 5.
      震动释义:⒈颤动;使颤动:火车震动了一下,开走了。春雷震动着山谷。⒉(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心不平静:震动全国。
    • 6.
      震撼释义:震动;摇撼:震撼人心。滚滚春雷,震撼大地。
    • 7.
      震憾释义:形容人心受外力刺激震动而导致紧张不安或强烈的情绪。
    • 8.
      震荡释义:震动;动荡:社会震荡。 回声震荡,山鸣谷应。
    • 9.
      颠簸释义:上下震荡:风大了,船身更加颠簸起来。
    • 10.
      颤动释义:短促而频繁地振动:汽车驶过,能感到桥身的颤动。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嘴唇在微微颤动。

振动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静止释义:⒈哲学范畴。 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事物处于不显著的量变或平衡状态。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而静止则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物质由于有相对的静止状态,所以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形态。⒉物理学上当一物体对于另一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时,称它们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振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带音释义:发音时声带不振动。见〖带音〗。
    • 2.
      乐音释义:有一定频率,听起来比较和谐悦耳的声音,是由发音体有规律的振动而产生的(区别于“噪音”)。
    • 3.
      伽利略释义:伽利莱·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主张研究自然必须进行观察和实验。主要贡献是发现了落体运动规律、惯性定律和摆的振动规律。自制望远镜以观察天体,研究并发现了木星的卫星和太阳自转等。他积极支持和阐发哥白尼的日心说,因此遭到罗马教廷的迫害。
    • 4.
      低声波释义:比人类能听见的最低频率还要低的振动波,每秒振动十六次以下。 在海洋考察、矿藏探查、医疗、火箭和人造卫星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5.
      偏振释义:横波的振动矢量(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偏于某些方向的现象。纵波只沿着波的方向振动,所以没有偏振。
    • 6.
      光学波释义:晶格振动中的一种模式(另一种模式是声学波),它是复式晶格振动中频率比较高的、而且频率随波矢变化较小的那一支格波;对于长光学波,它表示着相位相反的两种原子的振动,即表示着两种格子的相对振动[但质心不变]。
    • 7.
      全浊释义:音韵学用语。指发音时声带振动的塞音、擦音、塞擦音。如“三十六字母”中的并、定、群、邪、禅、从、床等声母均是全浊声母。
    • 8.
      全清释义:音韵学用语。 指发音时不送气、声带不振动。如“三十六字母”中的帮、非、端、知、见等声母均是全清声母。
    • 9.
      共振释义:也叫谐振。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其中一个发生振动时,另一个被引起振动,这种现象叫做共振。在声学中也叫共鸣。
    • 10.
      共鸣器释义:亦称“共振器”。在声波作用下可以发生共振现象而使声音加强的物体或空腔。如音叉下面所附的木箱,是一个空气室,它的大小和音叉的振动频率相应,能同音叉一起振动,发出响亮的声音。弦乐器如琵琶、三弦、二胡等的琴身和琴筒,都有共鸣器的作用。
    • 11.
      共鸣释义:⒈物体因共振而发声,如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靠近,其中一个振动发声时,另一个也会发声。⒉由别人的某种情绪引起相同的情绪:诗人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染了读者,引起了他们的共鸣。
    • 12.
      化顺释义:⒈谓受教化而顺从。《荀子·儒效》:“四海之内,莫不变心易虑以化顺之。”《荀子·正论》:“天下为一,诸侯为臣,通达之属,莫不振动从服以化顺之,曷为 楚 越 独不受制也。”⒉宋 时 王均 的年号(公元1000年)。
    • 13.
      单摆释义:由一无重量的不能伸长而可完全弯曲的线悬挂的点状质量组成的理想摆,可作无摩擦的自由振动。
    • 14.
      危行释义:⒈危险的行动。《易·震》:“《象》曰:震往来厉,危行也。”孔颖达 疏:“‘危行也’者,怀惧往来,是致危之行。”⒉小心地行动;慎行。《庄子·山木》:“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悼慄。”《史记·管晏列传》:“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⒊正直的行为。《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危,厉也。”明 樊鹏《中顺大夫陕西提学副使何大复先生行状》:“先是京官非有罪无九年不迁者,先生特以危行连蹇,湮滞中书,凡十餘年。”⒋谓(言语)高于行为
    • 15.
      口琴释义:簧振气鸣乐器。 琴身呈扁长形,开有上下两排小方格,每格附有金属小簧片。吹奏时以呼吸来控制气流振动簧片发音。可以独奏,也可以集体演奏。
    • 16.
      叮咣释义:形容金属物体敲击振动声。 《小说选刊》1981年第11期:“如果你再还嘴,那就是响锣碰见个铁锤锤,叮咣个没完没了。”
    • 17.
      合音释义:⒈协和律吕。⒉合两字之音急读而成一音。⒊物理学名词。二音之振动在同一空间位置中相互融合而产生的音。
    • 18.
      听小骨释义:中耳里三块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的统称,作用是把鼓膜的振动传给内耳。 通称听骨。
    • 19.
      听觉释义:声音刺激耳朵引起的感觉。 由声波振动耳鼓膜,引起耳蜗的感觉细胞兴奋,经听神经传导到大脑的听区而一§生。
    • 20.
      周礼九拜释义: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振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带音释义:发音时声带不振动。见〖带音〗。
    • 2.
      乐音释义:有一定频率,听起来比较和谐悦耳的声音,是由发音体有规律的振动而产生的(区别于“噪音”)。
    • 3.
      伽利略释义:伽利莱·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主张研究自然必须进行观察和实验。主要贡献是发现了落体运动规律、惯性定律和摆的振动规律。自制望远镜以观察天体,研究并发现了木星的卫星和太阳自转等。他积极支持和阐发哥白尼的日心说,因此遭到罗马教廷的迫害。
    • 4.
      低声波释义:比人类能听见的最低频率还要低的振动波,每秒振动十六次以下。 在海洋考察、矿藏探查、医疗、火箭和人造卫星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5.
      偏振释义:横波的振动矢量(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偏于某些方向的现象。纵波只沿着波的方向振动,所以没有偏振。
    • 6.
      光学波释义:晶格振动中的一种模式(另一种模式是声学波),它是复式晶格振动中频率比较高的、而且频率随波矢变化较小的那一支格波;对于长光学波,它表示着相位相反的两种原子的振动,即表示着两种格子的相对振动[但质心不变]。
    • 7.
      全浊释义:音韵学用语。指发音时声带振动的塞音、擦音、塞擦音。如“三十六字母”中的并、定、群、邪、禅、从、床等声母均是全浊声母。
    • 8.
      全清释义:音韵学用语。 指发音时不送气、声带不振动。如“三十六字母”中的帮、非、端、知、见等声母均是全清声母。
    • 9.
      共振释义:也叫谐振。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其中一个发生振动时,另一个被引起振动,这种现象叫做共振。在声学中也叫共鸣。
    • 10.
      共鸣器释义:亦称“共振器”。在声波作用下可以发生共振现象而使声音加强的物体或空腔。如音叉下面所附的木箱,是一个空气室,它的大小和音叉的振动频率相应,能同音叉一起振动,发出响亮的声音。弦乐器如琵琶、三弦、二胡等的琴身和琴筒,都有共鸣器的作用。
    • 11.
      共鸣释义:⒈物体因共振而发声,如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靠近,其中一个振动发声时,另一个也会发声。⒉由别人的某种情绪引起相同的情绪:诗人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染了读者,引起了他们的共鸣。
    • 12.
      化顺释义:⒈谓受教化而顺从。《荀子·儒效》:“四海之内,莫不变心易虑以化顺之。”《荀子·正论》:“天下为一,诸侯为臣,通达之属,莫不振动从服以化顺之,曷为 楚 越 独不受制也。”⒉宋 时 王均 的年号(公元1000年)。
    • 13.
      单摆释义:由一无重量的不能伸长而可完全弯曲的线悬挂的点状质量组成的理想摆,可作无摩擦的自由振动。
    • 14.
      危行释义:⒈危险的行动。《易·震》:“《象》曰:震往来厉,危行也。”孔颖达 疏:“‘危行也’者,怀惧往来,是致危之行。”⒉小心地行动;慎行。《庄子·山木》:“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悼慄。”《史记·管晏列传》:“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⒊正直的行为。《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危,厉也。”明 樊鹏《中顺大夫陕西提学副使何大复先生行状》:“先是京官非有罪无九年不迁者,先生特以危行连蹇,湮滞中书,凡十餘年。”⒋谓(言语)高于行为
    • 15.
      口琴释义:簧振气鸣乐器。 琴身呈扁长形,开有上下两排小方格,每格附有金属小簧片。吹奏时以呼吸来控制气流振动簧片发音。可以独奏,也可以集体演奏。
    • 16.
      叮咣释义:形容金属物体敲击振动声。 《小说选刊》1981年第11期:“如果你再还嘴,那就是响锣碰见个铁锤锤,叮咣个没完没了。”
    • 17.
      合音释义:⒈协和律吕。⒉合两字之音急读而成一音。⒊物理学名词。二音之振动在同一空间位置中相互融合而产生的音。
    • 18.
      听小骨释义:中耳里三块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的统称,作用是把鼓膜的振动传给内耳。 通称听骨。
    • 19.
      听觉释义:声音刺激耳朵引起的感觉。 由声波振动耳鼓膜,引起耳蜗的感觉细胞兴奋,经听神经传导到大脑的听区而一§生。
    • 20.
      周礼九拜释义: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振动造句

1.秋天的落叶像一支支黄色蝴蝶,振动翅膀,自由飞翔。

2.甲虫们振动着翅膀,奏响动听的音乐。

3.本文应用传递矩阵的概念与矩阵乘幂的简化技术推导了具有相同楼层结构的高层建筑结构自由振动的闭合解。

4.那一刻时光仿佛都为你停住,你的勇气振动了一切。

5.蝈蝈儿发声的时候,两只翅膀就又开又合,翅膀一振动就发出了悦耳动听的声音,像一个歌唱家。

6.微风中每一次振动是又一次的衷心祝愿。

振动(zhend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振动是什么意思 振动读音 怎么读 振动,拼音是zhèn dòng,振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振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