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1) 疾雷(霹雳)使物体振动。【例句】:“震夷伯之庙”。震霆。(2) 雷。【例句】:“烨烨震电。”(3) 巨大的力等使物体剧烈颤动。【组词】:震撼。震荡。震颤。震响。震动。声震遐迩。(4) 迅速或剧烈地颤动。【组词】:地震。身子不由得一震。(5) 特指“地震”。【组词】:震灾。震源。震中。震级。震情。防震。抗震。余震。(6) 〔震旦〕佛教经籍中的译名,指中国。(7) 惊恐或情绪过分激动。【组词】:震惊。震怒。震骇。震慑。
dòng,(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组词】:变动。波动。浮动。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动(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动动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动动全国”)。(2) 使开始发生。【组词】:发动。(3) 使用。【组词】:动用。动武。动问(客套话,请问)。(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组词】:感动。动人心弦。娓娓动听。动容。(5) 吃(多用于否定式)。【例句】:这几天不动荤腥。(6) 非静止的。【组词】:动画。(7) 可变的。【组词】:动产。(8) 行为。【组词】:举动。动作。(9) 常常。【组词】:动辄得咎。
1. 颤动。
例每次爆炸都受到猛烈的震动。
英[ jolt; ]
2. 使颤动。
例哭声震动天地。——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英[ shake; ]
3. 使人心里不平静。
例消息震动了全国。
英[ shock; ]
⒈ 震惊,惊动。
引《书·盘庚下》:“尔谓朕曷震动万民以迁。”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天下震动,诸侯惊骇。”
宋 司马光 《论西夏札子》:“奋扬天威,震动沙漠。”
浩然 《艳阳天》第三章:“萧长春 听到这个意外的消息,真有点被震动了。”
⒉ 受到外力影响而颤动。
引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宋 苏轼 《后赤壁赋》:“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冰心 《我的邻居》:“一阵机关枪响之后,紧接着就是天坍地陷似的几阵大声,门窗震动。”
⒊ 比喻盛怒;威严。
引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上释皇乾震动之怒,下解黎庶酸楚之情也。”
《陈书·谢哲萧允等传论》:“是知 上官、博陆 之权势, 阎、邓、梁、竇 之震动,吁可畏哉。”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二十章二三》:“子之语大勇曰:‘虽千万人,吾往矣。’是何等震动、严毅、先人夺人,岂谈笑举鼎之谓哉。”
⒋ 轰动;激动。
引《东观汉记·光武纪》:“士众喜乐,师行鼓舞,歌咏雷声,八荒震动。”
宋 曾巩 《救灾议》:“天下之民,闻国家厝置如此,恩泽之厚,其孰不震动感激,悦主上之义於无穷乎。”
《老残游记》第八回:“大家喊道:‘好了,好了!前面到了集镇了!’只此一声,人人精神震动。”
秦牧 《<长河浪花集>序》:“他们为社会主义事业鞠躬尽瘁……这是使我们多么感奋震动的事!”
⒈ 物体受了外力的影响而摇动。
引《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儒林外史·第三八回》:「一时没有主意,见一颗大树在眼前,郭孝子扒上树去,又心里焦他再来咆哮震动。」
近轰动 惊动 颤动 震撼 震荡 震荡 震撼
反静止
⒉ 内心因受重大的刺激而撼动。
引《左传·昭公十八年》:「将有大祥,民震动,国几亡,吾身泯焉。」
《后汉书·卷七〇·荀彧传》:「布乘虚寇暴,震动人心。」
1.冯兰池要砸石钟的消息,像平地一声雷,震动了锁井镇的一带四十八村。
2.乒乓球运动曾经盛极一时,那是因为“小小的桌球震动了地球”,这项活动才蔚为风气。
3.老王平时默默无闻,这次却写出了震动学术界的论文,真是一鸣惊人哪!
4.想不到老王平时默默无闻,这次却写出震动学术界的论文,真是一鸣惊人。
5.王亚樵的一席话,令林若兰震动、惊恐,继而悔恨交加。
6.那一年的地震可谓空前绝后,巨大的震动使附近几个小城镇都受到了波及。
7.火车像一条蠕动着的、乌黑的巨龙震动着大地。
8.这部小说震动了全世界,人们纷纷被其中真挚的感情所吸引。
9.飞机起飞的时候,一点儿也不震动。
10.坐火车可以感觉到轻微的震动。
11.地震时,大地的震动十分剧烈。
12.他做着噩梦时会在床上翻来覆去,脸蛋儿微微震动,有时还会突然喊叫起来呢。
13.狮子的吼叫声震动山谷。
14.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
15.中国,那是一个沉睡的巨人,别弄醒它!因为它一醒来就会震动世界。
16.飞机着陆时,会感到微微有些震动。
17.拿破仑说,狮子睡着了,苍蝇都敢落到它的脸上叫几声;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
18.倘使这幢旧屋子不是时时刻刻被沉重的车子震动。
19.声声爆竹震动思念的神经。
20.湛江特大走私案震动了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