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抑末 抑末的意思

抑末

简体抑末
繁体
拼音yì mò
注音ㄧˋ ㄇㄛ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ì,(1) 压,压制。【组词】:抑制。抑止。压抑。抑强扶弱。抑扬(a.音调的高低起伏;b.沉浮;c.褒贬)。(2) 忧闷。【组词】:抑郁。抑塞(sè)。(3) 文言连词(a.表选择,相当于或是、还是,如“抑或”;b.表转折,相当于可是、但是,如“多则多矣,抑君似鼠”)。(4) 文言发语词。【例句】:“抑齐人不盟,若之何”。(5) 古同“噫”,叹词。

mò,(1) 尖端,梢。【组词】:末梢。末端。秋毫之末(毫毛尖端)。(2) 最后,终了。【例句】:末了(liǎo )。末尾。末日。末代。穷途末路。(3)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组词】:末业。末技。舍本逐末。(4) 碎屑。【组词】:末子。碎末。(5)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组词】:正末。副末。外末。末本(以男角主唱的杂剧)。

基本含义

抑制最后一点力量或努力

抑末的意思

抑末 [yì mò]

1. 谓抑制商贾。

3. 《论语·子张》:“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埽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何晏集解引包咸曰:“言子夏弟子,但对宾客、修威仪礼节之事则可,然此但是人之末事耳,不可无其本。”后因以“抑末”指末事。

抑末 引证解释

⒈ 谓抑制商贾。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凡为治之大体,莫善於抑末而务本。”
《宋书·武帝纪中》:“公抑末敦本,务农重积。”

⒉ 亦指卑微。

《论语·子张》:“子夏 之门人小子,当洒埽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言 子夏 弟子,但对宾客、修威仪礼节之事则可,然此但是人之末事耳,不可无其本。”
清 王韬 《择友说》:“呜呼!论交在今日抑末矣。”
梁启超 《论立法权》第二节:“然 汉 制有议郎,有博士,专司讨议。但其秩抑末,其权抑微矣。”


抑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崇本释义:⒈崇尚根本。⒉特指重视农业。详“崇本抑末”。
    • 2.
      抑末释义:⒈谓抑制商贾。 ⒉《论语·子张》:“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埽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何晏集解引包咸曰:“言子夏弟子,但对宾客、修威仪礼节之事则可,然此但是人之末事耳,不可无其本。”后因以“抑末”指末事。
    • 3.
      重农轻商释义:中国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或轻视工商业的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也做重本抑末。
    • 4.
      重农轻末释义:犹重本抑末。
    • 5.
      重本抑末释义:中国 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或轻视工商业的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战国 时 李悝、商鞅 和 韩非 等认为农业是人民衣食和富国强兵的源泉,因而把农业称为“本”,把工商业称为“末”,认为重农必须抑商和禁末,以保证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些对巩固封建制度起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作用日益增加。南宋 以后,反对抑商的人也渐多。到了近代,反对抑商又包含有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的新内容。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下册第五章三:“重本抑末口号自 战国 后期以来已流行了一千四百多年,其间虽也有思想家把本
    • 6.
      重本轻末释义:犹重本抑末。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册第九章一:“所以 战国 末年的重农轻工商或重本轻末思想,事实上还是重农轻商思想。”

抑末(yim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抑末是什么意思 抑末读音 怎么读 抑末,拼音是yì mò,抑末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抑末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