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墨 [yí mò]
1. 死者留下来的亲笔书札、文稿、字画等。
英[caligraphy painting,etc.,left behind by deceased;]
遗墨 引证解释
⒈ 指死者留下来的亲笔书札、文稿、字画等。
引宋 苏舜钦 《哭曼卿》诗:“归来悲痛不能食,壁上遗墨如栖鸦。”
金 元好问 《换得云台帖喜而赋诗》:“今日 云台 见遗墨,黄金牢锁玉麒麟。”
清 叶廷琯 《吹网录·明潞王画兰石刻》:“虎邱 塔下画兰石碣衔壁间,高三尺余,阔不及尺,花叶纷披,摹镌工妙,为 明 季 潞王 遗墨。”
国语词典
遗墨 [yí mò]
⒈ 前人所遗留下来的亲笔书札、文稿、字画等。
引宋·梅尧臣〈同蔡君谟江邻几观宋中道书画〉诗:「钟王真迹尚可睹,欧褚遗墨非因模。」
遗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左揆释义:左丞相。唐 元稹《授赵宗儒尚书左仆射制》:“奉常正秩,左揆兼荣。”明 宋濂《题周益公所藏欧阳公遗墨后》:“﹝ 淳熙 ﹞十六年己酉正月,进左揆。”
- 2.
瞬忽释义:犹倏忽。形容时间极短暂。黄质《题朱生君实延龄遗墨》诗:“人生百年亦瞬忽,此册留存名不磨。”
- 3.
秘阁帖释义:帖名。 凡十卷。宋 元祐 五年秘书省 邓洵武、孙谔 等请旨乞以《淳化阁帖》所未备之前代遗墨刻之,至 建中靖国 元年毕工,历十二年而成,凡费缗钱一百十五万。参阅 清 钱泳《履园丛话·碑帖·宋刻》。
- 4.
篆籀释义:篆文和籀文。晋 左思《魏都赋》:“讎校篆籀,篇章毕覿。”唐 韩愈《祭郴州李使君文》:“接雄词於章句,窥逸踪於篆籀。”《新五代史·杂传十九王仁裕》:“﹝ 仁裕 ﹞喜为诗。其少也,尝梦剖其肠胃,以 西江 水涤之,顾见 江 中沙石皆为篆籀之文,由是文思益进。”黄质《题朱生君实延龄遗墨》诗:“笔参篆籀字树石,行年穉弱气超迈。”
- 5.
粉本释义:⒈画稿。 古人作画,先施粉上样,然后依样落笔,故称画稿为粉本。唐 韩偓《商山道中》诗:“却忆往年看粉本,始知名画有工夫。”宋 苏轼《阎立本职贡图》诗:“粉本遗墨开明窗。”王十朋 集注:“唐明皇 令 吴道子 往貌 嘉陵 山水,回奏云:‘臣无粉本,并记在心。’”元 夏文彦《图绘宝鉴》卷一:“古人画稿谓之粉本,前辈多寳蓄之;盖其草草不经意处,有自然之妙。宣和、绍兴 所藏粉本,多有神妙者。”清 方薰《山静居画论上》:“画稿谓粉本者,古人於墨稿上加描粉笔,用时扑入縑素,依粉痕落墨,故名之也。”⒉指图画。清 纳兰性德
- 6.
遗币释义:谦称先人的遗墨。币,通“敝”。明 徐渭《吕尚书行状》:“某翁与若翁,公所悉也,不腆先人之遗币,若小子日所纪与诸宗之年所谱者,敢以干。”
- 7.
遗泽释义:⒈留下的德泽。 ⒉遗墨;遗物。
- 8.
遗笔释义:⒈犹遗墨。宋 王明清《挥麈前录》卷四:“既贵,广以金帛收赎 熙(郭熙)之遗笔,以藏於家。”明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三夸三豪》:“二公所作诗文,今犹有遗笔在,格调尚属醇古,无今人纤丽态。”清 李调元《精忠观题鹤林墨兰》诗:“王亦生 汤阴,绵(绵竹)南有遗笔。”⒉犹遗嘱。《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大奶奶知得 瑞虹 死了,痛惜不已,殯殮悉从甚厚。将他遗笔封固,付承舍寄往任上。”清 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一:“﹝ 陈眉公 ﹞遗笔嘱诸子云:内哭外哭,形神斯惑,请将珠泪,弹嚮花木。”清 无名氏《王氏复仇记》:“情
- 9.
遗芳释义:⒈指寒冬季节百花凋谢后遗留下来的香花芳草,如兰花、菊花、梅花等。⒉遗留的芳香。⒊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⒋犹遗墨。
- 10.
静重释义:沉静端重。 三国 魏 阮籍《乐论》:“夫雅乐周通,则万物和……静重,则服人心。”宋 朱熹《跋曾南丰帖》:“今五十年乃得见其遗墨,简严静重,盖亦如其为文也。”清 方东树《书惜抱先生墓志后》:“侍郎之文,静重博厚。”
- 11.
飒然释义:⒈形容风雨声。 唐 杜甫《秦州杂诗》之十二:“俛仰悲身世,溪风为颯然。”清 龚自珍《水调歌头·辛未六月二日风雨竟昼检视败簏中严江宋先生遗墨满眼凄然赋此解》词:“风雨颯然至,竟日作清寒。”⒉迅疾、倏忽貌。唐 杜甫《牵牛织女》诗:“颯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宋 洪迈《夷坚丁志·郭签判女》:“夜漏方上,女已颯然出。”《西湖佳话·断桥情迹》:“文世高 正在详审之际,傍边判官高声一喝,颯然惊觉,乃是南柯一梦。”⒊萧索冷落貌。《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城府颯然,庶僚如霣。”吕向 注:“颯然,谓空而无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