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国王 国王的意思
guówáng

国王

简体国王
繁体國王
拼音guó wáng
注音ㄍㄨㄛˊ ㄨㄤˊ
结构AB式
词性名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ó,(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组词】: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2) 特指中国的。【组词】: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3) 姓。

wáng wàng,(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组词】: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cháo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组词】:王公。王侯。(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组词】:山大王。蜂王。王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4) 大。【例句】:王父(祖父)。王母(祖母)。(5) 姓。(1) 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组词】:王天下。王此大邦。

基本含义

指封建时代的君主,也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国王的意思

国王 [guó wáng]

1. 一国之长。古代称诸侯封地为国,一国之长称王。自汉以后,则以国王为最高封爵。宋、元又作为封号,清则改称亲王。现代某些君主制国家元首的一种名称。

[king;]

国王 引证解释

⒈ 封建王朝最高的封爵。自 汉 至 明 皆沿用。 宋 元 又以国王为封号。

《后汉书·张衡传》:“永和 初,出为 河间 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通典·职官十三》:“魏 黄初 三年,初制,封王之庶子为乡公。其后定制,凡国王、公、侯、伯、子、男六等。”
《通典·职官一》:“隋 有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凡九等。大 唐 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郡公、县公、开国侯、伯、子凡九等。并无其土,加实封者,乃给租庸。”
《宋史·钱俶世家》:“雍熙 元年,改封 汉南国王。四年春,出为 武胜军 节度,改封 南阳国王 …… 俶 四上表让国王,改封 许王。”

⒉ 一国的君主。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王敛舍利,用金作斗量,得八斛四斗,诸国王、天龙神王各得少许,齎还本国,以造佛寺。”
《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国王相承,未尝断絶,国中人民,率皆修善。”
《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把那些外道普化得皈依正道, 波斯匿国 国王才落得个国治身尊, 波斯匿国 众生才落得个安居乐业。”


国语词典

国王 [guó wáng]

⒈ 君主国家的领袖。

⒉ 我国古代最高的封爵。自汉朝至明朝皆有。

唐·杜佑《通典·卷一九·职官一·封爵》:「大唐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郡公、县公、开国侯、伯、子凡九等。」

⒊ 受封的外藩。如历史上的朝鲜国王、越南国王


国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凈饭王释义:释迦牟尼之父。相传为古代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国王。
    • 2.
      两浙释义:亦作“两淛”。浙东 和 浙西 的合称。(1)唐 肃宗 时析 江南东道 为 浙江东路 和 浙江西路,钱塘江 以南简称 浙东、以北简称 浙西。宋 代有 两浙路。地辖今 江苏省 长江 以南及 浙江省 全境。唐 元稹《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四十韵》:“九霄难就日,两浙 仅容舠。”《宋史·太宗纪二》:“﹝ 淳化 三年十一月﹞己亥,禁 两浙 诸州巫师。”《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世世靴从不断,子孙出入金门。他是 两浙 钱王 子,吴 越 国王孙。”《二刻拍案惊奇》卷六:“至正 末年,张士诚 气概弄得大了,自 江
    • 3.
      久赞释义:唐 南诏 国王之下的最高行政官员。
    • 4.
      五王姓释义:复姓,源于妫姓,出自战国时期田齐国王族之后,属于以先祖官爵称谓为氏。
    • 5.
      仁王释义:⒈佛教徒对佛的尊称。⒉《仁王经》中所说的“仁王”,是对印度当时十六国国王的尊称。
    • 6.
      令旨释义:⒈指帝王的命令。《梁书·王僧辩传》:“俄而 岳阳 奔退,而 鲍泉 力不能剋 长沙,世祖 乃命 僧辩 代之…… 僧辩 既入,背 泉 而坐,曰:‘鲍郎,卿有罪,令旨使我鏁卿,勿以故意见待。’”《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国王﹞令旨已下,随有两个力士将鋃鐺锁了 言寄华 到那大粪窖边墩着。”⒉宋、元 时指太子的命令。宋 岳珂《愧郯录·圣旨教令之别》:“国朝所司承旨之别:乘舆称圣旨,中宫称教旨,储闈称令旨。”《元代白话碑集录》载有1243年 鄠县 草堂寺《阔端太子令旨碑》。⒊金 代曾以皇太后之命为“令旨”。《金史
    • 7.
      伦敦大学释义:英国的综合性大学。1836年创建于伦敦。由大学学院、理工学院、政治经济学院、国王学院、教育学院等五十多所院校所组成。各院校的系科设置各有特色。
    • 8.
      佛曲释义:古代佛寺讲经前后所吟唱的乐曲,咒,偈、吟、赞杂用,用以宣传佛经的教义。其后演变为讲唱文学,变文旧变混称为佛曲。 清 毛奇龄 《西河诗话》卷二:“或曰佛曲佛舞,在 隋 唐 已有之,不始 金 元 ,如 李 唐 《乐府》有《普光佛曲》、《日光明佛曲》……今 吴门 佛寺,犹能作梵乐,每唱佛曲,以笙笛逐之,名清乐,即其遗意。” 清 翟灏 《通俗编·释道》:“按《晋书·鳩摩罗什传》, 天竺 俗甚重文,制其宫商体韵,以入管弦为善。凡覲国王,必有赞德,经中偈颂,皆其式也。是佛曲可逐笙管,自其未入中国,原有然矣。《乐府杂録
    • 9.
      侍子释义:⒈古代属国之王或诸侯遣子入朝陪侍天子,学习文化,所遣之子称侍子。《后汉书·光武帝纪下》:“鄯善 王、车师 王等十六国,皆遣子入侍奉献,愿请都护。帝以中国初定,未遑外事,乃还其侍子,厚加赏赐。”《后汉书·西域传·疏勒国》:“五年,臣磐 遣侍子与 大宛 莎车 使俱诣闕贡献。”《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十三年》:“燕王 遣使入贡於 魏,请送侍子。”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第三章第五节:“西汉 时期,西域 诸国的贵族子弟多到 长安,学 汉 文化。国王的儿子称为侍子,得到朝廷更多的优待。”⒉可以侍奉双亲的儿子。唐
    • 10.
      倭奴释义:⒈我国史书中 日本 的古称。 《后汉书·光武纪下》:“中元 二年春正月……东夷 倭奴国王 遣使奉献。”《新唐书·东夷传》:“日本,古 倭奴 也。”⒉对 倭 寇、日本 侵略者的蔑称。明 沉德符《野获编·日本》:“谓之妒功生事则可;其恨之者至云党 倭 奴以坏战局……冤矣。”鲁迅《南腔北调集·论“赴难”和“逃难”》:“我们虽然也看见过许多慷慨激昂的诗,什么用死尸堵住敌人的炮口呀,用热血胶住 倭 奴的刀枪呀,但是先生,这是‘诗’呵!”⒊倭 人之奴,汉奸。清 黄遵宪《续怀人诗》之十三:“駡我 倭 奴兼 汉 贼,函
    • 11.
      党项释义:⒈中国古代西北 的少数民族。⒉指党项羌。原为羌族的一支,唐中期以来活动在今宁夏、甘肃和陕西西北一带。北宋初 期,党项首领称夏国王。1038年夏王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1227年被蒙古所灭。⒊辽对夏国境外的各 地党项人的泛称。
    • 12.
      冈比西斯释义:cambyses,波斯帝国国王。 居鲁士的儿子。父死后继位。公元前525年灭亡埃及。后国内发生起义,在返国途中暴卒。
    • 13.
      凡尔赛宫释义:法国王宫宫殿建筑群。建于1661—1756年,在法国巴黎西南23千米处。主要设计人是孟莎特。王宫主体为三合院式的御院,由大理石院以及南北两翼等建筑组成,两翼的总长度达402米。在御院前,由辅助建筑和铁栅围 出前院,前院前面为扇形的练兵广场。广场上有三条大道呈放射形分布。其建筑规模庞大、装饰豪华,曾一度成为欧洲国家仿效的范式。
    • 14.
      函轴释义:卷轴。 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正月二十七日》:“今启视之,则匣内復以黄綾包裹竹筒,筒内有函轴,展视则 嘉庆 二十一年 仁宗 睿皇帝 赐 英吉利 国王敕諭也。”
    • 15.
      初传释义:指城市的官员或国王的代表隆重宣告某件事的行为。
    • 16.
      加冕椅释义:英国皇室国王或女王加冕用的宝座。
    • 17.
      勋爵释义:⒈封建时代朝廷赐予功臣的爵位。⒉英国贵族的一种名誉头衔,由国王授予,可以世袭。
    • 18.
      南柯释义:⒈朝南的树枝。⒉唐李公佐作《南柯太守传》,叙述淳于棼梦至槐安国,娶公主,封南柯太守,荣华富贵,显赫一时。后率师出征战败,公主亦死,遭国王疑忌,被遣归。醒后,在庭前槐树下掘得蚁穴,即梦中之槐安国。
    • 19.
      县公释义:⒈春秋 时,楚 君称王,其县大夫亦僭称公。 《左传·宣公十一年》:“诸侯、县公皆庆寡人。”杜预 注:“楚 县大夫皆僭称公。”⒉爵名。晋 时始置县公之爵,历代因之,亦谓之开国县公,明 以后废。《隋书·百官志下》:“开皇 中,置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为九等者,至是唯留王、公、侯三等。餘并废之。”《新唐书·百官志一》:“﹝司封郎中﹞掌封命、朝会、赐予之级。凡爵九等……五曰开国县公,食邑千五百户,从二品。”《宋史·职官志三》:“司封郎中掌官封、叙赠、承袭之事……列爵九等:曰王,曰郡王,曰国公
    • 20.
      君主释义:君主国的国家元首。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称谓,如皇帝、国王、女王等。其职位是终身的,而且大多数是世袭的。

国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凈饭王释义:释迦牟尼之父。相传为古代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国王。
    • 2.
      两浙释义:亦作“两淛”。浙东 和 浙西 的合称。(1)唐 肃宗 时析 江南东道 为 浙江东路 和 浙江西路,钱塘江 以南简称 浙东、以北简称 浙西。宋 代有 两浙路。地辖今 江苏省 长江 以南及 浙江省 全境。唐 元稹《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四十韵》:“九霄难就日,两浙 仅容舠。”《宋史·太宗纪二》:“﹝ 淳化 三年十一月﹞己亥,禁 两浙 诸州巫师。”《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世世靴从不断,子孙出入金门。他是 两浙 钱王 子,吴 越 国王孙。”《二刻拍案惊奇》卷六:“至正 末年,张士诚 气概弄得大了,自 江
    • 3.
      久赞释义:唐 南诏 国王之下的最高行政官员。
    • 4.
      五王姓释义:复姓,源于妫姓,出自战国时期田齐国王族之后,属于以先祖官爵称谓为氏。
    • 5.
      仁王释义:⒈佛教徒对佛的尊称。⒉《仁王经》中所说的“仁王”,是对印度当时十六国国王的尊称。
    • 6.
      令旨释义:⒈指帝王的命令。《梁书·王僧辩传》:“俄而 岳阳 奔退,而 鲍泉 力不能剋 长沙,世祖 乃命 僧辩 代之…… 僧辩 既入,背 泉 而坐,曰:‘鲍郎,卿有罪,令旨使我鏁卿,勿以故意见待。’”《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国王﹞令旨已下,随有两个力士将鋃鐺锁了 言寄华 到那大粪窖边墩着。”⒉宋、元 时指太子的命令。宋 岳珂《愧郯录·圣旨教令之别》:“国朝所司承旨之别:乘舆称圣旨,中宫称教旨,储闈称令旨。”《元代白话碑集录》载有1243年 鄠县 草堂寺《阔端太子令旨碑》。⒊金 代曾以皇太后之命为“令旨”。《金史
    • 7.
      伦敦大学释义:英国的综合性大学。1836年创建于伦敦。由大学学院、理工学院、政治经济学院、国王学院、教育学院等五十多所院校所组成。各院校的系科设置各有特色。
    • 8.
      佛曲释义:古代佛寺讲经前后所吟唱的乐曲,咒,偈、吟、赞杂用,用以宣传佛经的教义。其后演变为讲唱文学,变文旧变混称为佛曲。 清 毛奇龄 《西河诗话》卷二:“或曰佛曲佛舞,在 隋 唐 已有之,不始 金 元 ,如 李 唐 《乐府》有《普光佛曲》、《日光明佛曲》……今 吴门 佛寺,犹能作梵乐,每唱佛曲,以笙笛逐之,名清乐,即其遗意。” 清 翟灏 《通俗编·释道》:“按《晋书·鳩摩罗什传》, 天竺 俗甚重文,制其宫商体韵,以入管弦为善。凡覲国王,必有赞德,经中偈颂,皆其式也。是佛曲可逐笙管,自其未入中国,原有然矣。《乐府杂録
    • 9.
      侍子释义:⒈古代属国之王或诸侯遣子入朝陪侍天子,学习文化,所遣之子称侍子。《后汉书·光武帝纪下》:“鄯善 王、车师 王等十六国,皆遣子入侍奉献,愿请都护。帝以中国初定,未遑外事,乃还其侍子,厚加赏赐。”《后汉书·西域传·疏勒国》:“五年,臣磐 遣侍子与 大宛 莎车 使俱诣闕贡献。”《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十三年》:“燕王 遣使入贡於 魏,请送侍子。”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第三章第五节:“西汉 时期,西域 诸国的贵族子弟多到 长安,学 汉 文化。国王的儿子称为侍子,得到朝廷更多的优待。”⒉可以侍奉双亲的儿子。唐
    • 10.
      倭奴释义:⒈我国史书中 日本 的古称。 《后汉书·光武纪下》:“中元 二年春正月……东夷 倭奴国王 遣使奉献。”《新唐书·东夷传》:“日本,古 倭奴 也。”⒉对 倭 寇、日本 侵略者的蔑称。明 沉德符《野获编·日本》:“谓之妒功生事则可;其恨之者至云党 倭 奴以坏战局……冤矣。”鲁迅《南腔北调集·论“赴难”和“逃难”》:“我们虽然也看见过许多慷慨激昂的诗,什么用死尸堵住敌人的炮口呀,用热血胶住 倭 奴的刀枪呀,但是先生,这是‘诗’呵!”⒊倭 人之奴,汉奸。清 黄遵宪《续怀人诗》之十三:“駡我 倭 奴兼 汉 贼,函
    • 11.
      党项释义:⒈中国古代西北 的少数民族。⒉指党项羌。原为羌族的一支,唐中期以来活动在今宁夏、甘肃和陕西西北一带。北宋初 期,党项首领称夏国王。1038年夏王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1227年被蒙古所灭。⒊辽对夏国境外的各 地党项人的泛称。
    • 12.
      冈比西斯释义:cambyses,波斯帝国国王。 居鲁士的儿子。父死后继位。公元前525年灭亡埃及。后国内发生起义,在返国途中暴卒。
    • 13.
      凡尔赛宫释义:法国王宫宫殿建筑群。建于1661—1756年,在法国巴黎西南23千米处。主要设计人是孟莎特。王宫主体为三合院式的御院,由大理石院以及南北两翼等建筑组成,两翼的总长度达402米。在御院前,由辅助建筑和铁栅围 出前院,前院前面为扇形的练兵广场。广场上有三条大道呈放射形分布。其建筑规模庞大、装饰豪华,曾一度成为欧洲国家仿效的范式。
    • 14.
      函轴释义:卷轴。 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正月二十七日》:“今启视之,则匣内復以黄綾包裹竹筒,筒内有函轴,展视则 嘉庆 二十一年 仁宗 睿皇帝 赐 英吉利 国王敕諭也。”
    • 15.
      初传释义:指城市的官员或国王的代表隆重宣告某件事的行为。
    • 16.
      加冕椅释义:英国皇室国王或女王加冕用的宝座。
    • 17.
      勋爵释义:⒈封建时代朝廷赐予功臣的爵位。⒉英国贵族的一种名誉头衔,由国王授予,可以世袭。
    • 18.
      南柯释义:⒈朝南的树枝。⒉唐李公佐作《南柯太守传》,叙述淳于棼梦至槐安国,娶公主,封南柯太守,荣华富贵,显赫一时。后率师出征战败,公主亦死,遭国王疑忌,被遣归。醒后,在庭前槐树下掘得蚁穴,即梦中之槐安国。
    • 19.
      县公释义:⒈春秋 时,楚 君称王,其县大夫亦僭称公。 《左传·宣公十一年》:“诸侯、县公皆庆寡人。”杜预 注:“楚 县大夫皆僭称公。”⒉爵名。晋 时始置县公之爵,历代因之,亦谓之开国县公,明 以后废。《隋书·百官志下》:“开皇 中,置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为九等者,至是唯留王、公、侯三等。餘并废之。”《新唐书·百官志一》:“﹝司封郎中﹞掌封命、朝会、赐予之级。凡爵九等……五曰开国县公,食邑千五百户,从二品。”《宋史·职官志三》:“司封郎中掌官封、叙赠、承袭之事……列爵九等:曰王,曰郡王,曰国公
    • 20.
      君主释义:君主国的国家元首。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称谓,如皇帝、国王、女王等。其职位是终身的,而且大多数是世袭的。

国王造句

1.狡诈的国王,二桃杀三士,以计谋除去了心头之患。

2.为了防止大权独揽,国王将权力都集中在了自己手中。

3.南郭先生不会吹竽,但他每次都能混在乐队里装模作样地冒充内行,竟然把国王都欺骗了多少年。

4.国王强词夺理地回敬了他几句,随后转过身来拿我出气。

5.国王不但没杀他,还赐给他狠多东西,让他感激涕零。

6.国王的母亲是个令人望而生畏的老妇人。

7.琴说,她不会拨琴给目空一切、只会享乐的国王听。

8.礼尚往来,亨利国王该用什么豪华公馆招待外国贵宾呢?

9.洁白的天鹅每天巡查自己的领土,俨然一个国王

10.那位年轻的国王为了国家的稳定亲自率军北伐,剿灭叛军。

11.我的国王,我听你的。我的女王我尊重你。我的骑士我照顾你。我的兄弟,我珍惜你。而我的公主我爱你。

12.得到国王的赦免后他放声大笑。

13.国王和熊一样,总使照料的人坐立不安。

14.正在谈论,谁知女儿国王忽见林之洋杂在众人中,如鹤立鸡群一般。

15.每个人都有一个国,自己做着小国王

16.每个人都是一个国王,在自己的世界里纵横跋扈,你不要听我的,但你也不要让我听你的。

17.我不清楚国王获得很大的成功。

18.他的举动就好像他是个国王

19.意大利的国王正在看戏。

20.因为我是一个完美的国王

国王(guow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国王是什么意思 国王读音 怎么读 国王,拼音是guó wáng,国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国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