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不务正业 不务正业的意思
zhèng

不务正业

简体不务正业
繁体不務正業
拼音bù wù zhèng yè
注音ㄅㄨˋ ㄨˋ ㄓㄥˋ ㄧㄝ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wù,(1) 事情。【组词】:事务。任务。公务。特务。不识时务(不认识时代潮流和当前形势)。(2) 从事,致力。【组词】:务工。务实(从事或讨论具体的工作)。务虚。当务之急。(3) 追求。【例句】:好(hào )高务远。(4) 必须,一定。【组词】:务必。务须。除恶务尽。(5) 旧时收税的关卡(现多用于地名)。【例句】:曹家务(在中国河北省)。(6) 姓。

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yè,(1) 国民经济中的部门。【组词】:工业。农业。 (2) 职务,工作岗位。【组词】:职业。就业。 (3) 学习的功课。【组词】:学业。肄业。毕业。业精于勤。 (4) 重大的成就或功劳。【组词】:创业。丰功伟业。业绩。 (5) 从事。【组词】:业医。业商。 (6) 财产。【组词】:产业。 (7) 既,已经。【组词】:业已。业经。 (8) 佛教名词。【例句】:业报(佛教指善行、恶行的报应)。业障(亦称“孽障”)。 (9) 姓。

基本含义

指人不专心、不认真地从事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是去做一些与工作、学习无关的事情。

不务正业的意思

不务正业 [bù wù zhèng yè]

1. 务,从事。不干正当的工作。多指丢下本职工作,去搞别的事。

生下个儿子,却是很没出息的,长大了,游手好闲,终日不务正业。——清·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do not attend to one's proper business (duties); neglect one's main job;]

不务正业 引证解释

⒈ 谓不从事正当的营生或职业。也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而去搞其他事情。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假和尚》:“金生 者……惜好为巧诈,不务正业。”
艾芜 《海岛上》:“但你要晓得,那全是活该呀,有的人勤吃懒做,有的人不务正业,有的人又嫖又赌。”


国语词典

不务正业 [bù wù zhèng yè]

⒈ 不做正经事,不从事正当的工作。

如:「长久以来,此人一直不务正业,如今更胆大妄为,做起诈骗的事来。」


不务正业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不堪造就释义:指没有培养前途。
    • 2.
      吊儿郎当释义:状态词。 形容仪容不整、作风散漫、态度不严肃等。
    • 3.
      好逸恶劳释义: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 4.
      游手好闲释义:游荡成性,好逸恶劳。游手:闲着手不做事。
    • 5.
      玩物丧志释义:迷恋于玩赏喜好的事物,以致消磨了志气。 《尚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玩:玩赏。丧:丧失。

不务正业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埋头苦干释义: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 2.
      奋发有为释义: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不务正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姑六婆释义:三姑指尼姑、道姑、卦姑(占卦的),六婆指牙婆(以介绍人口买卖为业从中取利的妇女)、媒婆、师婆(女巫)、虔婆(鸨母)、药婆(给人治病的妇女)、稳婆(以接生为业的妇女)(见于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卷十)。 旧社会里三姑六婆往往借着这类身份干坏事,因此通常用“三姑六婆”比喻不务正业的妇女。
    • 2.
      不依本分释义:依:安装;本分:本身应尽守的职责和规矩。形容不务正业,不守规矩。
    • 3.
      东荡西游释义:荡:放浪,游荡;游:行走。指到处游荡,不务正业。
    • 4.
      九流中人释义:形容人平时不务正业,游手好闲。
    • 5.
      二流子释义: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
    • 6.
      二溜子释义:是南阳方言,意为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有时也用来骂人流氓,混混等。
    • 7.
      亡赖释义:⒈不务正业。⒉指不务正业的人。⒊谓小儿顽皮狡猾。
    • 8.
      亡赖子释义:不务正业的人。
    • 9.
      亸神释义:方言。指轻薄少年。郭沫若《黑猫》七:“不打牌不吃酒的时候便是看京戏,学做 成都 的所谓‘軃神’,总是要坐在戏场中的第一排,对于自己所捧的旦角怪声叫好。”巴金《家》二五:“刚才我到学堂来,一路上被一些学生同流氓、軃神跟着。”原注:“軃神,即一些专门调戏妇女的年轻人。”徐复《方言溯源·軃神》:“蜀 人谓流薄不务正业者为軃神,音托何切。軃字亦后出俗体,其本字当由耽来。耽,《玉篇》变体作躭,涉隶书相似而讹。自耽变体为躭,而 蜀 人又别造声近之軃字为之。”
    • 10.
      偷狗戏鸡释义:比喻不务正业。
    • 11.
      吃喝嫖赌释义:指某些人不务正业。
    • 12.
      吃白相饭释义:方言。喻不务正业,游荡为生。
    • 13.
      哈耸释义:坏蛋,不务正业的人。
    • 14.
      夜屎佬释义:夜屎佬在桂林方言中,通常形容一个人不务正业去多管闲事的人。
    • 15.
      天棒释义:四川方言俚语,一般是农乡地区使用。 原本指吊儿啷当的,行为不太正经,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好逸恶劳的人。
    • 16.
      好闲释义:⒈容貌美丽,举止闲雅。 ⒉不务正业,不爱劳动。
    • 17.
      小纰漏释义:方言。不务正业的小青年。高晓声《崔全成》:“在这里,聚集着各式各样的人物,有退休的老人,有四郊来的农民……也有借这儿一块宝地虚掷青春的小纰漏。”
    • 18.
      幸民释义:谓侥幸于万一之民。亦指不务正业而得过且过之人。《左传·宣公十六年》:“善人在上,则国无幸民。谚曰:‘民之多幸,国之不幸也’,是无善人之谓也。”宋 王禹偁《上许殿丞论榷酒书》:“某窃听舆言,以为阁下将取一郡榷酒之数,分於编户,然后听其自酿而沽诸。是亦割赤子之肉飫幸民之腹也。”宋 陆游《寄龚实之正言》诗:“至和 嘉佑 须公了,乞向升平作幸民。”
    • 19.
      徵逐释义:⒈谓交往过从。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徵逐。”宋 韩维《送孔先生还山》诗:“蚕桑事未起,农里得徵逐。”清 郑燮《范县署中寄弟墨书》:“徐宗于、陆白义 辈,是旧时同学,日夕相徵逐者也。”⒉特指不务正业,唯在吃、喝、玩、乐上的往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还有那些手头空乏的,虽是空着心儿,亦要充作大老官模样,去逐队嬉游,好像除了徵逐之外,别无正事似的。”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清之狭邪小说》:“作者虽目光始终不离於 赵,顾事跡则仅此,惟因 赵 又牵连租界商人及浪游子弟,杂
    • 20.
      恒舞酣歌释义:恒舞:长时间地舞蹈;酣歌:沉湎于歌乐。 长时间地舞蹈,尽情地欢歌。形容生活奢靡,不务正业。

不务正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姑六婆释义:三姑指尼姑、道姑、卦姑(占卦的),六婆指牙婆(以介绍人口买卖为业从中取利的妇女)、媒婆、师婆(女巫)、虔婆(鸨母)、药婆(给人治病的妇女)、稳婆(以接生为业的妇女)(见于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卷十)。 旧社会里三姑六婆往往借着这类身份干坏事,因此通常用“三姑六婆”比喻不务正业的妇女。
    • 2.
      不依本分释义:依:安装;本分:本身应尽守的职责和规矩。形容不务正业,不守规矩。
    • 3.
      东荡西游释义:荡:放浪,游荡;游:行走。指到处游荡,不务正业。
    • 4.
      九流中人释义:形容人平时不务正业,游手好闲。
    • 5.
      二流子释义: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
    • 6.
      二溜子释义:是南阳方言,意为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有时也用来骂人流氓,混混等。
    • 7.
      亡赖释义:⒈不务正业。⒉指不务正业的人。⒊谓小儿顽皮狡猾。
    • 8.
      亡赖子释义:不务正业的人。
    • 9.
      亸神释义:方言。指轻薄少年。郭沫若《黑猫》七:“不打牌不吃酒的时候便是看京戏,学做 成都 的所谓‘軃神’,总是要坐在戏场中的第一排,对于自己所捧的旦角怪声叫好。”巴金《家》二五:“刚才我到学堂来,一路上被一些学生同流氓、軃神跟着。”原注:“軃神,即一些专门调戏妇女的年轻人。”徐复《方言溯源·軃神》:“蜀 人谓流薄不务正业者为軃神,音托何切。軃字亦后出俗体,其本字当由耽来。耽,《玉篇》变体作躭,涉隶书相似而讹。自耽变体为躭,而 蜀 人又别造声近之軃字为之。”
    • 10.
      偷狗戏鸡释义:比喻不务正业。
    • 11.
      吃喝嫖赌释义:指某些人不务正业。
    • 12.
      吃白相饭释义:方言。喻不务正业,游荡为生。
    • 13.
      哈耸释义:坏蛋,不务正业的人。
    • 14.
      夜屎佬释义:夜屎佬在桂林方言中,通常形容一个人不务正业去多管闲事的人。
    • 15.
      天棒释义:四川方言俚语,一般是农乡地区使用。 原本指吊儿啷当的,行为不太正经,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好逸恶劳的人。
    • 16.
      好闲释义:⒈容貌美丽,举止闲雅。 ⒉不务正业,不爱劳动。
    • 17.
      小纰漏释义:方言。不务正业的小青年。高晓声《崔全成》:“在这里,聚集着各式各样的人物,有退休的老人,有四郊来的农民……也有借这儿一块宝地虚掷青春的小纰漏。”
    • 18.
      幸民释义:谓侥幸于万一之民。亦指不务正业而得过且过之人。《左传·宣公十六年》:“善人在上,则国无幸民。谚曰:‘民之多幸,国之不幸也’,是无善人之谓也。”宋 王禹偁《上许殿丞论榷酒书》:“某窃听舆言,以为阁下将取一郡榷酒之数,分於编户,然后听其自酿而沽诸。是亦割赤子之肉飫幸民之腹也。”宋 陆游《寄龚实之正言》诗:“至和 嘉佑 须公了,乞向升平作幸民。”
    • 19.
      徵逐释义:⒈谓交往过从。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徵逐。”宋 韩维《送孔先生还山》诗:“蚕桑事未起,农里得徵逐。”清 郑燮《范县署中寄弟墨书》:“徐宗于、陆白义 辈,是旧时同学,日夕相徵逐者也。”⒉特指不务正业,唯在吃、喝、玩、乐上的往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还有那些手头空乏的,虽是空着心儿,亦要充作大老官模样,去逐队嬉游,好像除了徵逐之外,别无正事似的。”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清之狭邪小说》:“作者虽目光始终不离於 赵,顾事跡则仅此,惟因 赵 又牵连租界商人及浪游子弟,杂
    • 20.
      恒舞酣歌释义:恒舞:长时间地舞蹈;酣歌:沉湎于歌乐。 长时间地舞蹈,尽情地欢歌。形容生活奢靡,不务正业。

不务正业造句

1.那个不务正业的二流子,怎么会摇身一变成为总经理呢?

2.他们几个人成天酒食征逐,不务正业,已引起厂领导的注意。

3.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他终于和那些不务正业的人一刀两断了。

4.这个人一点儿也不务正业,成天在外游荡,靠招摇撞骗过日子。

5.那几个年轻人不务正业,整日花天酒地,时间久了,会走上犯罪道路的。

6.晚清八旗子弟的不务正业,寻花问柳,表明清朝已经走向下坡路了。

7.他失学后,终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沾染上许多坏毛病。

8.那几个富家子弟,不务正业,整日花天酒地。

9.你看他那些朋友,个个都是不务正业,这叫物以类聚。

10.小王业余时间爱写小说,刘主任便认为他不务正业,经常批评他。

11.他终日与一批狐朋狗友混在一起,吃吃喝喝,不务正业

12.他这人一向不务正业

13.王明这个人总是不务正业,看看他的朋友,也大多数没有工作,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物以类聚”。

14.自古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伙不务正业的人凑在一起,准没好事。

15.他成天不务正业,谁都看不惯他。

16.不务正业,经常在外招蜂引蝶。

17.现在不务正业,玩物丧志的人多得很。

18.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终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19.他有班不上,成天钓鱼摸虾,不务正业,真没出息。

20.他成天不务正业、游手好闲。

不务正业是什么意思 不务正业读音 怎么读 不务正业,拼音是bù wù zhèng yè,不务正业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不务正业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