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调官 调官的意思
diàoguān

调官

简体调官
繁体調官
拼音diào guān
注音ㄉㄧㄠˋ ㄍㄨ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iào tiáo zhōu, ◎ 朝,早晨。【例句】:《广韵·平尤》:“调,朝也。”

guān,(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组词】: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组词】:官办。官费。官方。官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组词】:感官。器官。五官。官能。(4) 姓。

基本含义

调动官员,指调整官员的职位或岗位。

调官的意思

调官 [diào guān]

1. 选调官职。

调官 引证解释

⒈ 选调官职。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南渡后,疆土狭隘,止 河南、陕西,故仕进调官皆不得遽。”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话説 宋 朝 汴梁 有个 王从事 同了夫人,到 临安 调官。”


调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剿捕释义:⒈讨伐逮捕。 明 唐顺之《海贼分道侵突疏》:“邓城 及守备 杨縉 等又不能设策剿捕,致贼屯聚散劫。”《明史·云南土司传三·木邦》:“罗珪 奏:‘罕落法 与所部交攻,遣人求援。臣等议委 南寧伯 毛胜、都督 胡誌 量调官军,相机剿捕。’”《红楼梦》第一回:“贼盗蜂起,官兵剿捕。”⒉勦捕:讨伐捕捉。《水浒传》第五二回:“我兀自要来勦捕你,今日你到来就缚,此是天教我成功。”《红楼梦》第一回:“偏值近年水旱不收,盗贼蜂起,官兵勦捕,田庄上又难以安身。”
    • 2.
      十年窗下无人问释义:谓科举时代士人为考取功名,长期闭门苦读而不为世人所知。 元 刘祁《归潜志》卷七:“南渡后,疆土狭隘,止 河南、陕西,故仕进调官,皆不得遽入仕……故当时有云:‘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今日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窗下无人问也。’”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岂不闻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信有之也。”元 本 高明《琵琶记·蔡公逼试》:“你为甚十年窗下无人问,也只图一举成名天下知。”
    • 3.
      巡缉释义:巡查缉捕。《元典章·户部八·课程》:“提调官常切用心巡缉,无致匿税。”清 刘大櫆《送黟令孙君改任凤阳序》:“黟 无大猾巨盗,而委巷阡陌,穿窬鼠窃,累年不获,侯为巡缉,往往发其筐篋,出其贜私,故枹鼓不鸣而羣姦歛息。”胡祥翰《上海小志·杂记》:“当道恐发生事端,故必派勇协同该山庄丁役分头巡缉,以免滋扰。”
    • 4.
      幂首释义:古代妇女障面的一种头巾。宋 无名氏《异闻总录》卷四:“宣和 七年春,相州 士人来京师,调官归,出 封丘门,见妇人着红背子,戴紫幂首,行於马前。”
    • 5.
      改转释义:谓迁调官职。 多指提升。
    • 6.
      祖荫释义:⒈祖先荫封。后世子孙以先代官爵而受封。《二刻拍案惊奇》卷七:“仲臣 长子 元广,也是 祝 家女婿,他有祖荫在身,未及调官,今且守孝在 汉州。”明 高濂《玉簪记·破虏》:“腰下雪喷剑,马前云绕旗,百年承祖荫,敢不报明时。”⒉指祖先荫庇。徐懋庸《鸡肋》三:“天下本是父亲打出来的天下,至于儿,本来是没有这个权利的,至多不过是托庇祖荫罢了。”
    • 7.
      翫寇释义:⒈轻视敌寇。语本《左传·僖公五年》:“晋 不可启,寇不可翫。”宋 欧阳修《论盗贼事宜札子》:“今之谋臣,不识已形之祸,以患为乐,以危为安,见盗贼虽多而时有败者,遂生翫寇之意。”《明史·孙传庭传》:“士大夫厌苦 传庭 所为,用法严,不乐其在 秦。相与譁於朝曰:‘秦 督翫寇矣。’”《清史稿·高宗纪二》:“﹝ 乾隆 十一年三月﹞戊寅,庆復 至 打箭鑪,劾 李质粹 等老师翫寇,请续调官兵进勦,允之。”⒉引申为助长寇势。《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废帝 怒曰:‘德钧 父子握彊兵,求大镇,苟能败 契丹 而破 太原,虽
    • 8.
      调官释义:选调官职。
    • 9.
      铨调释义:根据考绩迁调官职。 宋 苏舜钦《上集贤文相书》:“官吏一入人罪者,往往十餘年未尝升擢,或沉於銓调,不与改官。”宋 陆游《王季嘉墓志铭》:“及见除书,从天官銓调 湖南 转运司主管文字以去。”

调官(diaog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调官是什么意思 调官读音 怎么读 调官,拼音是diào guān,调官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调官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