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铜元 铜元的意思
tóngyuán

铜元

简体铜元
繁体銅元
拼音tóng yuán
注音ㄊㄨㄥˊ ㄩ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óng, ◎ 一种金属元素,富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它的合金是电气、机械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组词】:紫铜(纯铜。亦称“红铜”)。青铜。黄铜。铜矿。铜器。铜币。铜臭(ch恥 )(指铜钱的臭味,用以讥讽唯利是图的人,如“浑身铜铜”)。铜墙铁壁(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亦称“铁壁铜墙”)。

yuán,(1) 头、首、始、大。【组词】:元凶。元首。元旦。元年。元勋。元帅。状元(科举考试第一名)。(2) 基本。【组词】:单元。元件。元气(精气,根本)。元素。元音。(3) 同“圆”。(4) 未知数。【例句】:一元二次方程。(5) 中国朝代名。【组词】:元代。元曲。(6) 姓。(7) 古同“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以“元”代“玄”。

基本含义

指铜质的货币,也用来形容非常珍贵的东西。

铜元的意思

铜元 [tóng yuán]

1. 从清代末年到抗日战争前通用的铜质辅币,圆形。因与传统的圆形方孔钱不同,中间无孔,故俗亦称“铜板”。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在广东开始铸造。正面有“光绪元宝”四字,背面有蟠龙纹。每枚重库平二钱,当制钱十文,每百枚换银元一元。除当十铜元外,还有一文、二文、五文和二十文等面额。流通最广的是当十铜元,俗称“单铜板”;其次是当二十文的铜元,俗称“双铜板”。宣统年间(公元1909年-1911年),铜元正面改铸“大清铜币”四字。在北洋军阀时期,铜元的种类很多,河南有当五十的铜元,四川有当百和当二百的铜元。后因各省滥发结果,铜元贬值,每枚银元可兑铜元数远远超过百枚,其兑换行市在上海称衣牌。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改革;翌年发行新的铜辅币,有一分、半分两种,旧铜元多被销熔。

铜元 引证解释

⒈ 从 清 代末年到抗 日 战争前通用的铜质辅币,圆形。因与传统的圆形方孔钱不同,中间无孔,故俗亦称“铜板”。 光绪 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在 广东 开始铸造。正面有“光绪元宝”四字,背面有蟠龙纹。每枚重库平二钱,当制钱十文,每百枚换银元一元。除当十铜元外,还有一文、二文、五文和二十文等面额。流通最广的是当十铜元,俗称“单铜板”;其次是当二十文的铜元,俗称“双铜板”。 宣统 年间(公元1909年-1911年),铜元正面改铸“大清铜币”四字。在北洋军阀时期,铜元的种类很多, 河南 有当五十的铜元, 四川 有当百和当二百的铜元。后因各省滥发结果,铜元贬值,每枚银元可兑铜元数远远超过百枚,其兑换行市在 上海 称衣牌。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改革;翌年发行新的铜辅币,有一分、半分两种,旧铜元多被销熔。

鲁迅 《呐喊·一件小事》:“我没有思索的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间或谁一个人身上有一两枚铜元,就到卖狗肉摊边割一块狗肉。”


铜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大子释义:⒈旧时一种较大的铜元,一枚抵普通铜元二枚。 许地山《街头巷尾之伦理》:“抱小孩的大兵,在地下捡了一个大子。”老舍《骆驼祥子》九:“祥子 要了四两白干,三个大子儿的落花生。”⒉即太子。《周礼·夏官·诸子》:“国有大事,则帅国子而致於大子。”《左传·隐公元年》:“惠公 之薨也,有 宋 师,大子少,葬故有闕。”《庄子·人间世》:“颜閤 将傅 卫灵公 大子。”成玄英 疏:“大子,蒯瞶 也。”
    • 2.
      孔雀蓝释义:瓷器釉色之一,“孔雀蓝釉”又称“法蓝”,瓷器釉色名。是以铜元素为着色剂,烧制后呈现亮蓝色调的低温彩釉。
    • 3.
      广西银币释义:铸币简介:1919年,旧桂系军阀陆荣廷主政广西,将清朝留下来的“广西铜元局”改造成“广西造币厂”,自己开铸贰毫银币。1922年,广西造币厂铸造“民国十一年”二毫银币。
    • 4.
      油炸烩释义:即油炸果。《阿英日记·一九二七年八月十日》:“盐买不着,向‘油炸烩’店匀得半斤,铜元八十枚。”参见“油炸果”。
    • 5.
      蚌子释义:方言。 铜元。
    • 6.
      衣牌释义:旧时 上海 钱业市场用语。银元一元兑换铜元的行市。因最初由估衣业挂牌开岀,故称。
    • 7.
      规元释义:也称豆规银、九八规元。 1933年以前,上海 通行的一种记帐货币。规元只作记帐之用,以 上海 银炉所铸二七宝银折算使用。《冷眼观》第九回:“西林 亦以我母亲亡故,是件大事,不便固留,送了我四十两规元。”《新华月报》1955年第3期:“在银两制度的情况下,由于各种秤的分量不一致,分为库平、关平、漕平、市平等,记帐单位是规元等,行使的却主要是银元、银角、铜元。”
    • 8.
      蹦子释义:⒈方言。 小形硬币的俗称。旧时铜元称黄蹦子,镍币称钢蹦子。如:蹦,多作“鏰”。如果他是穷哥儿,我一个蹦子都不能昧他的。⒉谓用绳或带缠绕绑扎成的有弹性的网状物件。
    • 9.
      铜圆释义:从清代末年到抗日战争前通用的铜质辅币,圆形。也作铜元。
    • 10.
      铜壳子释义:铜元。
    • 11.
      铜子释义:铜元。
    • 12.
      铜扣释义:铜元;铜钱。
    • 13.
      铜片释义:⒈铜镜。 ⒉铜元。
    • 14.
      铜角子释义:铜元。 如:我身上还带了九个银角子和十五个铜角子。
    • 15.
      镚子释义:原指 清 末不带孔的小铜币,十个当一个铜元。后把小形的硬币叫钢镚子或钢镚儿。也说镚儿。刘半农《扬鞭集·面包与盐》:“两子儿的面,一个錋子的盐,搁上半喇子儿的大葱。”

铜元(tongy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铜元是什么意思 铜元读音 怎么读 铜元,拼音是tóng yuán,铜元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铜元造句子